-
公开(公告)号:CN115689304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1309619.1
申请日:2022-10-25
Applicant: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G06Q10/0637 , G06Q10/067 , G06Q10/0631 , G06Q30/0283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电网项目决策方法、系统、处理设备及存储介质,包括:基于预先构建的微电网项目量化模型,确定微电网项目的投资回收期以及盈亏平衡时的购电电价和售电电价;根据微电网项目的建设边界条件,确定微电网项目的系统组网方案,并设置期望的投资回收期;基于预先构建的微电网项目量化模型,根据确定的投资回收期、盈亏平衡时的购电电价和售电电价以及期望的投资回收期,确定该系统组网方案是否满足要求,若否,则重新根据微电网项目的建设边界条件,确定系统组网方案,直至系统组网方案满足要求,本发明能够为建设微电网项目提供决策依据,可以广泛应用于微电网领域中。
-
公开(公告)号:CN111724025A
公开(公告)日:2020-09-29
申请号:CN202010339627.5
申请日:2020-04-26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供电单元优化划分的高压配电网网架规划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对待规划区进行数据收资;步骤S2:根据获取的待规划区数据,进行供电单元优化划分;步骤S3:对已优化划分且电气相互独立的供电单元,进行目标网架规划,得到目标网架接线方案;步骤S4:根据得到的目标网架接线方案,构建过渡网架接线方案。本发明通过优化划分供电单元,将规划区化大为小,化繁为简,使得网架规划在各个电气相互独立的供电单元内实现技术安全,提升规划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342461B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010236133.4
申请日:2020-03-30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考虑网架动态重构的配电网优化调度方法及系统,首先进行主动配电网元件时序建模;然后以配电网调度的经济性以及快速电压的稳定性为目标,建立考虑网络动态重构的主动双层优化调度模型,接着对每个基本环路中的支路进行十进制编码,设置网架种群的迭代条件,将配电网网架辐射式约束条件加入迭代策略,并求解上述主动双层优化调度模型。本发明能够有效降低配电网运行费用,平滑配电系统电压水平,提升系统电压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342461A
公开(公告)日:2020-06-26
申请号:CN202010236133.4
申请日:2020-03-30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考虑网架动态重构的配电网优化调度方法及系统,首先进行主动配电网元件时序建模;然后以配电网调度的经济性以及快速电压的稳定性为目标,建立考虑网络动态重构的主动双层优化调度模型,接着对每个基本环路中的支路进行十进制编码,设置网架种群的迭代条件,将配电网网架辐射式约束条件加入迭代策略,并求解上述主动双层优化调度模型。本发明能够有效降低配电网运行费用,平滑配电系统电压水平,提升系统电压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724025B
公开(公告)日:2022-12-06
申请号:CN202010339627.5
申请日:2020-04-26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供电单元优化划分的高压配电网网架规划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对待规划区进行数据收资;步骤S2:根据获取的待规划区数据,进行供电单元优化划分;步骤S3:对已优化划分且电气相互独立的供电单元,进行目标网架规划,得到目标网架接线方案;步骤S4:根据得到的目标网架接线方案,构建过渡网架接线方案。本发明通过优化划分供电单元,将规划区化大为小,化繁为简,使得网架规划在各个电气相互独立的供电单元内实现技术安全,提升规划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884632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411596530.7
申请日:2024-11-11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沈阳工程学院 ,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改进粒子群反向传播神经网络的覆冰速率预测方法,涉及输电线路冰灾防治策略研究领域,步骤为:建立输电线路在低温雨雪冰冻环境下的覆冰生长机理模型;通过数值模拟改变多环境参数,利用覆冰生长机理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获得多场景、多时刻、多气象以及多地形等覆冰工况数据;利用空气中液态水含量、环境温度、水滴直径、风速4项环境特征值作为网络的输入量,输电线路覆冰速率作为网络的输出量,从而构建BPNN预测模型;同时利用IPSO对BPNN的权值和阈值进行优化,实现对输电线路覆冰速率的精准预测。本发明方法简单可行、算法寻优速度快、模型预测精准性强,为输电线路覆冰预测、预警工作提供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18826151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0781907.X
申请日:2024-06-18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电网群系统的分布式控制方法及终端,建立微电网群系统的分布式通信方式,基于分布式通信方式计算微电网群系统的整体功率缺额具体值,以微电网群系统的公共并网点功率交互量最小化建立目标函数,并基于整体功率缺额具体值建立约束条件,以此构建微电网群系统能量调度模型,并对模型进行求解,得到各子微电网的出力分配策略,基于分布式通信方式下发并执行各子微电网的出力分配策略,以此实现了微电网群系统微电网间的分布式通信,且通过整体功率缺额具体值构建微电网群系统能量调度模型得到各子微电网的出力分配策略,对自身功率缺额进行弥补,从而有效地实现微电网群系统的供需平衡。
-
公开(公告)号:CN118659347A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410621472.2
申请日:2024-05-20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H02J3/00 , G06F30/20 , H02J3/06 , H02J3/46 , H02J3/14 , G06F111/04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通信系统故障的配电网动态网络重构方法及终端,在极端天气发生后,确定配电网中通信网络节点的通信功能的状态以及配电系统故障区域,建立最小化系统甩负荷成本的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得到配电网动态网络重构模型,基于通信网络节点的通信功能的状态以及配电系统故障区域对模型进行求解,得到最优的灾后配电网动态网络重构策略、切负荷策略以及电源出力策略,基于其对配电网进行恢复,以此通过确定的配电网中通信网络节点的通信功能的状态以及配电系统故障区域以及配电网动态网络重构模型得到更加有效的灾后配电网动态网络重构策略、切负荷策略以及电源出力策略,从而提高极端天气灾害下配电系统的韧性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7728389A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311605312.0
申请日:2023-11-27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源荷集群基于蜂巢状配电网结构的调控方法与终端,各个源荷集群的能量管理中心进行所属的所述源荷集群内部的功率优化调配,并通过蜂巢状的配电网的能量交互基站进行富余/缺额功率的发布;所述配电网的配电网调控中心根据各个所述能量管理中心发布的富余/缺额功率,以及各个所述源荷集群间的互联情况,进行功率的二次流动分配,仅在各个所述源荷集群之间的功率无法实现互补时,由所述配电网进行功率的进一步支撑;蜂巢状的所述配电网中,相邻的所述源荷集群之间通过所述能量交互基站进行互联,所述能量交互基站监控各个源荷集群之间的能量以及信息交互;本发明在确保分布式负荷电能质量的基础上,实现分布式电源的最大化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7196573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006288.9
申请日:2023-08-10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G06Q10/20 , G06Q50/06 , G06Q10/06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配电网的韧性提升方法及终端,在故障修复过程中将配电网故障修复时间的不确定性加以考虑,以加权缺供电量最少为目标,建立配电网多阶段故障恢复模型,以维修人员调度以及移动应急电源车调度作为优化变量,并根据模型求解结果对维修人员以及移动应急电源车进行协调调度。相比于现有技术将故障修复时间作为已知条件进行考虑,忽略了灾后维修人员调度、移动应急电源车调度与故障修复时间之间的耦合影响过程,本发明综合考虑了故障修复时间的不确定与负荷恢复的多阶段过程,确保灾后关键负荷的快速恢复,从而综合提升配电终端对于极端天气的抵御能力和恢复能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