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241623B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010063279.3
申请日:2020-01-20
Applicant: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电建集团福建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电站道路设施的建模方法及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内容:1)获取待建模变电站中某一道路的关键定位点三维坐标和道路参数;2)根据该道路的关键定位点三维坐标和道路参数,计算该道路中心轴线的轨迹;3)将轨迹点在该道路中心轴线的轨迹上移动,确定该道路截面上所有端点坐标的移动轨迹;4)将该道路截面上所有端点坐标的移动轨迹进行连接,得到待建模变电站中该道路的三维模型;5)根据该道路的关键定位点三维坐标,计算该道路的路缘石长度和道路体积,作为该道路三维模型的属性;6)重复步骤1)~5),直至得到待建模变电站中所有道路的三维模型,完成待建模变电站道路设施的建模,可以广泛应用于变电站技术领域中。
-
公开(公告)号:CN111241623A
公开(公告)日:2020-06-05
申请号:CN202010063279.3
申请日:2020-01-20
Applicant: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电建集团福建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电站道路设施的建模方法及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内容:1)获取待建模变电站中某一道路的关键定位点三维坐标和道路参数;2)根据该道路的关键定位点三维坐标和道路参数,计算该道路中心轴线的轨迹;3)将轨迹点在该道路中心轴线的轨迹上移动,确定该道路截面上所有端点坐标的移动轨迹;4)将该道路截面上所有端点坐标的移动轨迹进行连接,得到待建模变电站中该道路的三维模型;5)根据该道路的关键定位点三维坐标,计算该道路的路缘石长度和道路体积,作为该道路三维模型的属性;6)重复步骤1)~5),直至得到待建模变电站中所有道路的三维模型,完成待建模变电站道路设施的建模,可以广泛应用于变电站技术领域中。
-
公开(公告)号:CN119507407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945568.0
申请日:2024-12-27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福建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减小负摩阻力影响的异形预制方桩,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连接的小截面预制方桩、扩大头段和大截面预制方桩;所述大截面预制方桩通过扩大头段面积渐缩平滑过渡至小截面预制方桩;所述小截面预制方桩设置在中性点以上的负摩阻土层;本发明在负摩阻力土层中采用小截面预制方桩,且减小值可定量分析;正摩阻力土层中采用大截面预制方桩,有效减小土层对桩身的负摩阻力影响。小截面预制方桩底部采用扩大头段的构造,并与大截面预制方桩采用焊接连接,采用目前常规施工方法即可沉桩,施工简便。
-
公开(公告)号:CN113529783A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2111007882.0
申请日:2021-08-30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福建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E02D27/4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输电线路用装配式基础的施工方法,特别是一种变截面“边打槽”圆形底板装配式基础的施工方法,其要点在于,基础底板包括有安装于坑底中心位置的基座以及基础模块体,该基础模块体分为多个相同的、并与基座上榫块一一对应的扇环形拼接模块,每个扇环形拼接模块的内环一侧面上设置有适配连接基座榫块的卯槽,同时还设置有相互拼接的三角凸块和三角凹槽,操作时无需坑内试装,将各个扇环形拼接模块逐一由边侧向基座连接,同时相互之间榫卯连接,完成连接后灌缝填充。本发明优点在于:有效减轻模块的体量,降低了拼接难度,施工简单、方便,且大大简化了施工工序,缩短了施工工期,提高了施工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854981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916658.0
申请日:2024-07-09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福建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E02D29/045 , E02D27/14 , H02G9/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防止电缆沟不均匀沉降的储能电站电缆沟布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电缆主沟布置在相邻的两个预制舱基础间,且贯穿第一条第一电缆支沟连通至第二条第一电缆支沟,电缆主沟架设在预制舱基础间新增的承台梁、第一电缆支沟的侧壁以及电缆入口处的承台上;将第一电缆支沟、第二电缆支沟铺设路径贯穿预制舱基础,将第一电缆支沟架设在预制舱基础的纵向承台梁上,将第二电缆支沟架设在预制舱基础的横向承台梁及第一电缆支沟的侧壁上;分别按照各电缆沟的底板底标高来设置电缆入口处的承台和各承台梁顶标高;对电缆主沟与第一电缆支沟和第一电缆支沟与第二电缆支沟垂直相交产生的电缆沟侧壁孔洞进行加强构造。
-
公开(公告)号:CN117057155A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311107566.X
申请日:2023-08-30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福建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漳州供电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30/1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超静定平面桁架结构的受力及跨中挠度计算方法,将超静定平面桁架受到的水平集中荷载分解为对称水平集中荷载和反对称水平集中荷载,利用结构及荷载的对称性得出超静定平面桁架在对称水平集中荷载作用下的各杆件内力;将超静定平面桁架在反对称水平集中荷载作用下简化为两端固接梁,通过计算两端固接梁某一断面处的弯矩和剪力来计算超静定平面桁架在相同断面处的弯矩和剪力,结合结构及荷载的对称性得出超静定平面桁架在反对称水平集中荷载作用下的各杆件内力;将超静定平面桁架在对称水平集中荷载和反对称水平集中荷载作用下的各杆件内力进行叠加,即可得出超静定平面桁架在水平集中荷载作用下的各杆件内力。
-
公开(公告)号:CN113529783B
公开(公告)日:2022-10-14
申请号:CN202111007882.0
申请日:2021-08-30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福建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E02D27/4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输电线路用装配式基础的施工方法,特别是一种变截面“边打槽”圆形底板装配式基础的施工方法,其要点在于,基础底板包括有安装于坑底中心位置的基座以及基础模块体,该基础模块体分为多个相同的、并与基座上榫块一一对应的扇环形拼接模块,每个扇环形拼接模块的内环一侧面上设置有适配连接基座榫块的卯槽,同时还设置有相互拼接的三角凸块和三角凹槽,操作时无需坑内试装,将各个扇环形拼接模块逐一由边侧向基座连接,同时相互之间榫卯连接,完成连接后灌缝填充。本发明优点在于:有效减轻模块的体量,降低了拼接难度,施工简单、方便,且大大简化了施工工序,缩短了施工工期,提高了施工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733167A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10618642.7
申请日:2023-05-29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福建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E04C3/08 , G06F30/1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工程构架设计的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变电站平面桁架式构架梁结构及其设计方法,包括弦杆、腹杆和端部竖向固接节点,所述弦杆两端与变电构架柱竖向固接,所述弦杆与腹杆相铰接,其使用平面式的构架梁,取消了上弦杆和两侧桁架腹杆,且在平面内外均采用两端固接梁受力模型进行设计,达到节省钢材用量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220790779U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321997814.8
申请日:2023-07-27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福建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电站构架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拉线无端撑的变电站构架柱,包括竖向设置的钢管柱和若干个倾斜设置的拉线组件,所述拉线组件包括拉线、拉线棒和基础,所述钢管柱顶部与变电站构架梁相固定,钢管柱底部与地面相固定;所述拉线一端与钢管柱顶部外壁相固定,拉线另一端与所述拉线棒的一端相固定;所述拉线棒的另一端与埋设于地下的基础顶部相固定,其使用单根钢管柱代替A字柱,并用拉线固定钢管柱,以减小构架柱占用的场地,优化构架柱的设计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219732078U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320626685.5
申请日:2023-03-27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福建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E02D29/045 , E02D15/02 , H02G3/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混凝土电缆沟端部沟壁埋管连接结构,电缆沟端部为低压电缆沟与主变油坑共用的沟壁,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沟端部的两侧平行设置有与所述沟壁尺寸相适应的第一镀锌钢板与第二镀锌钢板,所述第一镀锌钢板与所述第二镀锌钢板相对应的位置分别开设有若干个圆形通孔,所述第一镀锌钢板与所述第二镀锌钢板的每组对应的所述圆形通孔(13)之间设置有穿过所述沟壁的内部中空的钢管,所述钢管的直径与所述圆形通孔的直径相同,所述钢管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镀锌钢板和所述第二镀锌钢板固定连接,该连接结构增强电缆沟端部密闭性,电缆沟端部沟壁与油坑侧壁共用时,防止主变油坑漏油而流入电缆沟,同时增强混凝土浇筑的密实性,减少模板安装及拆除,提高施工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