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377993A
公开(公告)日:2022-11-22
申请号:CN202210873424.3
申请日:2022-07-21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清华大学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功电压分布式控制方法、服务器、控制器及存储介质,方法采用在线联邦学习与分布式控制并行的控制架构,包括:在本地控制器上部署多智能体深度强化学习算法;通过本地控制器与集中服务器之间的边际变量交换,本地控制器学习得到各本地控制器的控制策略;各本地控制器基于控制策略和本地量测数据,执行电网无功电压控制;其中,所述集中服务器用于协调各个本地控制器上的智能体的学习过程。本发明无需被控配电网的精确模型即可实现近似最优的无功电压控制,各个本地控制器可以快速执行控制策略,进而保证了高速的本地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5566686A
公开(公告)日:2023-01-03
申请号:CN202211108468.3
申请日:2022-09-13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清华大学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H02J3/06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量测驱动的线性化最优潮流生成方法及装置,属于电力系统运行和控制技术领域。其中,所述方法包括:构建一个线性化最优潮流回归模型,所述模型的约束条件包括:线性化潮流抗差模型约束和线性化节点电压幅值约束;根据历史量测断面,对所述线性化潮流抗差模型约束和所述线性化节点电压幅值约束的回归系数进行辨识;根据所述回归系数的辨识结果,求解所述线性化最优潮流回归模型以生成最优潮流。本发明不依赖于网络参数模型,且克服已有基于数据驱动的线性化潮流模型用于最优潮流计算时存在的节点功率失配量问题,有效提升了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340705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211545155.4
申请日:2022-12-01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清华大学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的运行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分布式电源集群输出功率的等值聚合方法及系统。本发明的目的是构建一种集群输出功率的等值聚合方法及系统。首先,构建集群中发电机、光伏、风机和储能设备功率的输出模型;随后,构建集群网络潮流技术约束模型,基于线性支路潮流方程构建节点电压和支路潮流约束条件;然后,构建集群输出功率聚合等值域的内接椭球模型;通过构造和求解特定的优化问题,求解内接椭球模型的参数值。所提出的集群输出功率的等值聚合方法,与现有方法相比,计算速度大幅加快,求解结果的精度得到大幅提升,可以实现快速的集群输出功率的等值聚合,在实际应用中具有较大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5714382A
公开(公告)日:2023-02-24
申请号:CN202211470739.X
申请日:2022-11-23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清华大学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安全强化学习的主动配电网实时调度方法及装置,属于电力系统运行控制技术领域。其中,所述方法包括:建立含分布式发电资源的主动配电网实时调度模型;将所述实时调度模型转化为带约束的马尔科夫决策过程模型;利用强化学习算法对所述带约束的马尔科夫决策过程模型进行训练,得到所述主动配电网实时调度的策略神经网络;利用所述策略神经网络输出所述主动配电网实时调度的最优策略,以实现所述主动配电网的实时调度。本发明可以在缺少主动配电网模型的情况下最大化主动配电网运行的经济性,同时满足主动配电网的安全约束,提升主动配电网运行的安全性,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5642613A
公开(公告)日:2023-01-24
申请号:CN202211125739.6
申请日:2022-09-15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清华大学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电场鲁棒频率协调控制方法、系统和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根据风电场内不同时刻的发电单体风机转速、风机有功指令和风速,建立初始数据集;将初始数据集进行鲁棒模态分解,确定风机动态模型;将不同发电单体的风机动态模型合并为控制模型;根据控制模型,建立关于风速和风机转速的目标函数,设置目标函数的优化目标为使发电单体的调频任务在对应发电单体发电水平的基础上进行分配,优化风机转速的波动程度,设置时序、有功指令区间和初始状态的约束条件;对目标函数求解,得到有功调节指令,根据有功调节指令对风电场频率进行调节。能够满足实际控制环节中响应精度和速度的要求,对数据噪声的抗干扰能力更强。
-
公开(公告)号:CN114899869A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2210582527.4
申请日:2022-05-26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清华大学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协同多类调频资源的电力系统调度方法及装置,属于电力系统运行控制领域。所述方法包括:构建电力系统调度模型的目标函数,所述目标函数使得火电机组费用、新能源场站调频备用费用和储能装置的运行成本之和最小化;构建所述电力系统调度模型的约束条件,所述约束条件包括频率安全约束,所述频率安全约束用于保证所述电力系统在设定功率扰动下的频率动态安全;求解所述电力系统模型,得到所述火电机组、所述新能源场站和所述储能装置的调度计划。本发明在保证电力系统频率动态安全的同时实现多类调频资源的协调配合,通过计算给出火电机组启停和储能装置充放电计划,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经济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2186767B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011129877.2
申请日:2020-10-21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中国农业大学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宁德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含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海岛微电网频率稳定的优化控制方法,通过构建含有虚拟同步发电机的海岛微电网系统模型,得到系统的微分‑代数方程组;利用时域仿真法分析虚拟同步发电机的虚拟惯量和虚拟下垂控制系数对海岛微电网系统频率稳定的影响,获取相应控制参数的变化区间;创建衡量系统扰动后能量不平衡大小的最优二次型目标函数,并利用优化控制理论结合约束条件和目标函数对虚拟同步发电机模型的虚拟惯量和虚拟下垂控制系数进行优化设计,实现海岛微电网系统频率稳定性的优化控制。其能够显著提升海岛微电网系统频率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186767A
公开(公告)日:2021-01-05
申请号:CN202011129877.2
申请日:2020-10-21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中国农业大学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宁德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含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海岛微电网频率稳定的优化控制方法,通过构建含有虚拟同步发电机的海岛微电网系统模型,得到系统的微分‑代数方程组;利用时域仿真法分析虚拟同步发电机的虚拟惯量和虚拟下垂控制系数对海岛微电网系统频率稳定的影响,获取相应控制参数的变化区间;创建衡量系统扰动后能量不平衡大小的最优二次型目标函数,并利用优化控制理论结合约束条件和目标函数对虚拟同步发电机模型的虚拟惯量和虚拟下垂控制系数进行优化设计,实现海岛微电网系统频率稳定性的优化控制。其能够显著提升海岛微电网系统频率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390980A
公开(公告)日:2019-02-26
申请号:CN201811439463.2
申请日:2018-11-29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华北电力大学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宁德供电公司
IPC: H02J3/46 , G06Q50/06 , C01D3/06 , C02F9/10 , C02F103/08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海水淡化技术的核电调峰系统及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调峰系统包括:分为并行工作的A组和B组的多个淡化厂、以及分为并行工作的A组和B组的多个制氯厂,每一组的每一淡化厂之间为并行工作;A组的淡化厂连接A组的制氯厂,组成第一组联合淡化厂;B组的淡化厂连接B组的制氯厂,组成第二组联合淡化厂;淡化厂和制氯厂由核电机组供电,每一淡化厂独立供电。调峰方法在负荷高峰期令核电机组满出力运行,两组联合淡化厂中一组退出运行生产,在非高峰期两组联合淡化厂同时投入运行。利用水电联产的方式,满足核电机组参与调峰的要求,延长核电带基荷运行时间,提高核电机组最低运行功率,进而提高核电运行的安全性与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443410A
公开(公告)日:2019-11-12
申请号:CN201910618891.X
申请日:2019-07-10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华北电力大学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宁德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区域多能源系统的运行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构建区域多能源系统的多目标运行优化模型;步骤S2:以系统运行成本最小、排放量最小以及系统可再生能源消纳效益最大为优化目标,对所述多目标运行优化模型进行求解,得到区域多能源系统的最优规划。本发明针对区域多能源系统的多能协同优化运行问题,以系统运行成本最小、CO2排放量最小以及系统可再生能源消纳效益最大为优化目标,综合考虑了储能、燃料电池、热电联合系统、光伏发电、与外部电网交互以及用户可响应负荷等出力约束,较为全面地构建了兼容用户可响应负荷的区域多能源系统的优化运行模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