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227708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310225918.5
申请日:2023-03-10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G06Q10/04 , G06Q50/06 , G06F30/27 , G06N3/044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Prophet‑LSTM的电动汽车充电负荷预测方法。首先,将电动汽车充电负荷时间序列利用VMD方法分解为k个中心频率不同的本征模态函数并利用过零率将各本征模态函数划分为高、低频序列;其次,统筹考虑Prophet预测模型以及LSTM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的优缺点,利用Prophet预测模型对低频序列进行预测,利用LSTM神经网络对高频序列进行预测;最后将高低频序列的预测结果合并得到最终的预测结果。结果表明本发明组合预测方法充分发挥了各预测方法的优势,所提出的预测方法相较于传统方法具有更好的适用性,且预测效果更好。
-
公开(公告)号:CN115693737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1275041.2
申请日:2022-10-18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V2G电动汽车聚合参与配电网调度的方法,包括:根据历史数据预测配电网日负荷曲线、风电和光伏可发功率、电动汽车可调度功率和电池电量约束、电网峰谷电价以及电动汽车充放电效率;配电网基于给定电网峰谷电价,依据可再生能源可发功率预测曲线对电动汽车峰谷充电电价进行调整;以配电网可再生能源自利用率最高、电动汽车用户成本最小为目标,建立双层调度模型;利用二阶锥规划方法对配电网潮流约束进行凸化和线性化;利用ADMM分布式算法求解日前每小时分布式电源的出力、与外网间的电能交换量以及配电网与电动汽车聚合商的交易电量;配电网调度中心向区域内各电动汽车聚合商发布最优调度计划。该方法有利于提升可再生能源消纳。
-
公开(公告)号:CN114465358B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210084330.8
申请日:2022-01-25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分布式光伏逆变器控制系统及方法,包括多个光伏逆变器、物联开关和智能融合终端;多个所述光伏逆变器分别通过物联开关与智能融合终端建立连接。以解决光伏逆变器的远端控制调度指令较难实现、安全性能不足、有功无功调节能力未充分利用的问题。结合智能融合终端与物联开关,通过光伏逆变器手拉手通信方式与物联开关基于指令进行数据中继通信方式,提升通信效率,降低初期建设成本,同时保证信息通信安全,实现台区功率平衡与电压智能管控。
-
公开(公告)号:CN114024060B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111191722.6
申请日:2021-10-13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福建时代星云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1M10/613 , H01M10/617 , H01M10/627 , H01M10/633 , H01M10/6556 , H01M10/6568 , A62C3/16 , A62C37/11 , A62C9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环境适应性高安全型储能电池系统及其工作方法,该系统包括若干个储能电池单元,所述储能电池单元包括电箱、火探管消防管路和液冷管路,所述电箱内设置有由若干电芯组成的电池模组,所述火探管消防管路布置在电箱内上部,所述火探管消防管路从电池模组的每一个电芯的防爆阀上方经过,所述火探管消防管路与电箱外部的消防瓶连接,所述液冷管路布置在电箱内底部,所述液冷管路上设有液冷板,所述液冷板与各电芯底部接触并换热,以对电芯产生的热量进行散热,所述液冷板上安装有电磁阀喷头,所述液冷管路通过连接管路与电箱
-
公开(公告)号:CN113793999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110976401.0
申请日:2021-08-24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福建时代星云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1M10/613 , H01M10/627 , H01M10/6568 , H01M10/655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新型储能集装箱热管理系统,用于向集装箱内作为储电设备使用的电箱提供散热功能,电箱内以多个电芯形成储电模块,所述热管理系统包括设于电箱内部的水冷管道;电箱底部的水冷管道形成对电芯的底面部位进行散热的第一散热结构;电箱内的电芯之间的水冷管道竖向设置形成对电芯侧壁部位进行散热的第二散热结构;所述第二散热结构内的水冷管道还延伸至电芯的母排处形成对母排散热的第三散热结构;所述热管理系统还包括安装于集装箱内冷却水路管网顶部处的温控设备,所述温控设备对集装箱内空气的温度和湿度进行调节以避免水路管道处形成冷凝水;本发明能高效地对储能电箱内的电芯散热,同时以围绕电芯的水冷管道网形成热屏蔽层。
-
公开(公告)号:CN114884070A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210643196.0
申请日:2022-06-08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台区光伏并网点电压调整方法,其首先输入当前时刻光伏发电功率和并网点电压;其次,判断当前时刻光伏并网点电压是否越限。如果并网点电压越限,降低光伏发电功率。如果并网点电压没有越限,不限制光伏发电功率。如果并网点电压在越限值附近波动,则将当前时刻的功率值作为光伏发电的最大功率;最后,根据光伏并网点电压是否越限调整光伏发电功率。本发明采集当前时刻台区光伏发电功率和并网点电压数据,通过限制下一时刻光伏的最大输出功率来调整光伏并网点电压,实现光伏并网点电压满足电压质量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4465358A
公开(公告)日:2022-05-10
申请号:CN202210084330.8
申请日:2022-01-25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分布式光伏逆变器控制系统及方法,包括多个光伏逆变器、物联开关和智能融合终端;多个所述光伏逆变器分别通过物联开关与智能融合终端建立连接。以解决光伏逆变器的远端控制调度指令较难实现、安全性能不足、有功无功调节能力未充分利用的问题。结合智能融合终端与物联开关,通过光伏逆变器手拉手通信方式与物联开关基于指令进行数据中继通信方式,提升通信效率,降低初期建设成本,同时保证信息通信安全,实现台区功率平衡与电压智能管控。
-
公开(公告)号:CN113793999A
公开(公告)日:2021-12-14
申请号:CN202110976401.0
申请日:2021-08-24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福建时代星云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1M10/613 , H01M10/627 , H01M10/6568 , H01M10/655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新型储能集装箱热管理系统,用于向集装箱内作为储电设备使用的电箱提供散热功能,电箱内以多个电芯形成储电模块,所述热管理系统包括设于电箱内部的水冷管道;电箱底部的水冷管道形成对电芯的底面部位进行散热的第一散热结构;电箱内的电芯之间的水冷管道竖向设置形成对电芯侧壁部位进行散热的第二散热结构;所述第二散热结构内的水冷管道还延伸至电芯的母排处形成对母排散热的第三散热结构;所述热管理系统还包括安装于集装箱内冷却水路管网顶部处的温控设备,所述温控设备对集装箱内空气的温度和湿度进行调节以避免水路管道处形成冷凝水;本发明能高效地对储能电箱内的电芯散热,同时以围绕电芯的水冷管道网形成热屏蔽层。
-
公开(公告)号:CN114010989A
公开(公告)日:2022-02-08
申请号:CN202111191718.X
申请日:2021-10-13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福建时代星云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电池储能系统的智能化消防系统及其工作方法,该系统包括储能电池单元、消防装置、消防联动控制系统和声光报警装置,储能电池单元包括电箱、电池模组、电池管理系统、火灾感应传感器、消防支管和电磁阀,消防支管布置在电箱内上部,电磁阀安装于消防支管末端;消防装置包括消防管路、加压泵、消防介质储罐和绝缘液储罐,消防介质储罐连接消防管路,绝缘液储罐经加压泵连接消防管路,消防管路与电箱内的消防支管相连接,消防联动控制系统与声光报警装置连接;电池管理系统分别与电池模组、火灾感应传感器和电磁阀电性连接,电池管理系统还与消防联动控制系统数据通讯。该系统有利于提高电池储能系统工作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312429B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210092468.2
申请日:2022-01-26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智能融合终端与物联开关的电动汽车充电桩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当有电动汽车接入智能充电桩启动充电时,智能充电桩将当前充电数据发送给物联开关;步骤S2:判断是否通过数据中继方式且不在物联开关本地解析;步骤S3:智能融合终端采集物联开关将解析后的充电数据,将数据包上传至云主站,并在本地进行计算、研判,获取充电桩控制数据;步骤S4:将充电桩控制数据打包后下方至物联开关;步骤S5:物联开关充电桩控制数据分发给对应的智能充电桩,根据充电桩控制数据控制智能充电桩。本发明通过电动汽车充电桩手拉手通信方式与物联开关基于指令进行数据中继通信方式,提升通信效率,同时保证信息通信安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