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082697B
公开(公告)日:2021-08-24
申请号:CN201910395573.1
申请日:2019-05-13
Applicant: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1R3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标定雷电定位系统性能参数的方法与装置,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规划标定信号源装置的行进路线,通过高/低频雷电信号发生器产生模拟的雷电电磁波信号,并经由高/低频天线向外发送,触发待标定的雷电定位系统开始记录数据;标定过程中根据卫星定位系统对装置进行定位,与雷电定位系统的定位结果进行对比,以计算雷电定位系统的定位精度、探测效率,及传感站的测时精度和测向精度;所述标定信号源装置包括卫星导航定位模块、高/低频雷电信号发生器、高/低频天线、波形记录模块和频谱分析模块。本发明所述方法可对雷电定位系统在其覆盖范围内的整体运行性能进行标定,同时可标定三维雷电定位系统的性能参数。
-
公开(公告)号:CN110082697A
公开(公告)日:2019-08-02
申请号:CN201910395573.1
申请日:2019-05-13
Applicant: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1R3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标定雷电定位系统性能参数的方法与装置,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规划标定信号源装置的行进路线,通过高/低频雷电信号发生器产生模拟的雷电电磁波信号,并经由高/低频天线向外发送,触发待标定的雷电定位系统开始记录数据;标定过程中根据卫星定位系统对装置进行定位,与雷电定位系统的定位结果进行对比,以计算雷电定位系统的定位精度、探测效率,及传感站的测时精度和测向精度;所述标定信号源装置包括卫星导航定位模块、高/低频雷电信号发生器、高/低频天线、波形记录模块和频谱分析模块。本发明所述方法可对雷电定位系统在其覆盖范围内的整体运行性能进行标定,同时可标定三维雷电定位系统的性能参数。
-
公开(公告)号:CN108828332B
公开(公告)日:2020-11-06
申请号:CN201810580766.X
申请日:2018-06-07
Applicant: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计算雷电定位系统探测效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雷电流幅值划分成若干个区段,对各个幅值区段计算雷电定位系统中每一个探测站的探测效率;S2:将被评估区域划分为若干个测定区域,计算各个所述测定区域内各个幅值区段雷电的探测效率;S3:计算各个所述测定区域的总雷电探测效率。通过本技术方案,可以更加真实反映雷电定位系统探测效率,从而更准确地评估雷电定位系统运行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9687584B
公开(公告)日:2020-12-25
申请号:CN201811618050.0
申请日:2018-12-28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 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路永玲 , 徐江涛 , 刘洋 , 周赞东 , 范鹏 , 王海涛 , 陈舒 , 姜海波 , 高超 , 李鸿泽 , 贾骏 , 刘子全 , 张照辉 , 徐阳 , 杨景刚 , 黄强 , 李杰 , 冯万兴 , 严碧武 , 姚翔宇 , 郑雷 , 程远 , 李涛 , 江栋 , 周盛 , 尹齐心
IPC: H02J1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输电物联通信网络接入优化方法,步骤:(1)接收采集终端发送的入网请求;(2)进行双层次自诊断,判断采集终端和通信网络是否正常;(3)根据输电线路在线监测数据,结合输电线路状态评估技术,提取出告警状态的采集终端相关数据;(4)对于异常或者告警频繁的采集终端进行重点监测,赋予较高的通信请求权重值;(5)基于上述步骤,确定相应的通信接入策略,对于异常或者告警频繁的采集终端给予更多的通信资源。本发明采用优先级和权重值设置的方法,对处于极端环境或者频繁发生事故的输电线路杆塔进行重点监测,保证输电线路运维人员第一时间赶赴现场,避免事故发生。
-
公开(公告)号:CN109687584A
公开(公告)日:2019-04-26
申请号:CN201811618050.0
申请日:2018-12-28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 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路永玲 , 徐江涛 , 刘洋 , 周赞东 , 范鹏 , 王海涛 , 陈舒 , 姜海波 , 高超 , 李鸿泽 , 贾骏 , 刘子全 , 张照辉 , 徐阳 , 杨景刚 , 黄强 , 李杰 , 冯万兴 , 严碧武 , 姚翔宇 , 郑雷 , 程远 , 李涛 , 江栋 , 周盛 , 尹齐心
IPC: H02J1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13/007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输电物联通信网络接入优化方法,步骤:(1)接收采集终端发送的入网请求;(2)进行双层次自诊断,判断采集终端和通信网络是否正常;(3)根据输电线路在线监测数据,结合输电线路状态评估技术,提取出告警状态的采集终端相关数据;(4)对于异常或者告警频繁的采集终端进行重点监测,赋予较高的通信请求权重值;(5)基于上述步骤,确定相应的通信接入策略,对于异常或者告警频繁的采集终端给予更多的通信资源。本发明采用优先级和权重值设置的方法,对处于极端环境或者频繁发生事故的输电线路杆塔进行重点监测,保证输电线路运维人员第一时间赶赴现场,避免事故发生。
-
公开(公告)号:CN108828332A
公开(公告)日:2018-11-16
申请号:CN201810580766.X
申请日:2018-06-07
Applicant: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计算雷电定位系统探测效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雷电流幅值划分成若干个区段,对各个幅值区段计算雷电定位系统中每一个探测站的探测效率;S2:将被评估区域划分为若干个测定区域,计算各个所述测定区域内各个幅值区段雷电的探测效率;S3:计算各个所述测定区域的总雷电探测效率。通过本技术方案,可以更加真实反映雷电定位系统探测效率,从而更准确地评估雷电定位系统运行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9310517A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411476649.0
申请日:2024-10-22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R35/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能计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充电桩电能计量的智能修正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方法包括:采集充电桩输出端的电流和电压,将电流信号特征分解为直流信号和非稳态信号;对直流信号和非稳态信号分别进行电能计量并相加,得到初步电能计量结果;建立温度误差修正模型;建立自适应修正模型;通过温度误差模型、自适应修正模型、获取的电动汽车所记录的充电电能数据、获取的充电桩内部的标准负载电能计量结果,对初步电能计量结果进行修正,得到最终电能计量结果。本发明能够对充电桩电能计量结果进行智能修正,减少电能计量的故障上报率,延长定检周期,延长充电桩内部电能计量模块电子元器件使用寿命,提高计量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698452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410166528.X
申请日:2024-02-06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B60L5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联网环境下电动汽车主动充电引导方法及相关装置,本发明在考虑电动汽车到充电站的随机性和周边预设范围内交通状态的变化性的情况下预测充电等待时长,根据充电等待时长和到达时间进行充电引导,可有效缓解充电拥堵。
-
公开(公告)号:CN117601697A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311836282.4
申请日:2023-12-28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动车辆电池充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机的功率冗余配置方法、系统及充电机,方法包括:接收来自候补车辆的充电请求和候补顺序信息;将充电请求转发至正在充电的车辆,且等待车辆的第一响应;将分享充电功率的第一响应转发至充电机;在确认无分享充电功率的第一响应后,搜索候补顺序在前的前序车辆,并在搜索到前序车辆后,将充电请求切换为调换候补顺序请求而转发至前序车辆,并等待前序车辆车主的第二响应;将调换候补顺序的第二响应转发至充电机。本发明中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机的功率冗余配置方案,可有效解决在停车场中充电机功率受到限制导致充电机功率必须保持在一定大小的情况下,而为更多车辆充电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100775A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310328755.3
申请日:2023-03-30
Applicant: 北京智慧能源研究院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向拉伸聚丙烯膜(BOPP)的制备方法,所述聚丙烯膜为三层复合薄膜,包括芯层和上、下皮层。所述方法通过在挤出过程中对皮层和芯层设置不同的温度得到三层复合片状流体,再经激冷辊进行铸片成型得到片材,将上述片材依次进行纵向拉伸和横向拉伸,即得到所述双向拉伸聚丙烯膜。本发明所制备的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皮‑芯层结构不同,皮层具有一定β晶体,转变后得到适宜的粗糙结构,芯层为致密α晶体,以提高其击穿场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方法工艺过程简单、经济成本低、击穿场强的提高显著,能批量均匀地改性任意尺寸的BOPP膜,特别适用于商业化应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