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107729A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111317965.X
申请日:2021-11-09
Applicant: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华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需求侧管理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联邦学习的分布式电采暖互动方法,本专利从分布式电采暖互动需求出发,考虑了传统联邦学习中存在较大传输压力,提出了分布式电采暖设备在云边协同下的基于联邦学习的互动模式。其中通信交互频率可以根据实际电采暖设备通信链路水平进行调节。
-
公开(公告)号:CN116578889B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0789953.X
申请日:2023-06-30
Applicant: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G06F18/23 , F03D17/00 , G06F18/214 , G06N2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电故障诊断方法,该方法包括采集数据、建立风力发电机系统模型、建立故障诊断模型、确定是否故障、确认故障类型和完善故障诊断模型,本方法采用建立风力发电机系统模型和故障诊断模型相结合的方法,采用多维聚类算法对样本数据和故障诊断模型无法识别故障类型的故障数据进行聚类,不断调整初始聚类中心集,并选择聚类正确率最高的故障类型作为运行故障数据对应的故障类型输出。本发明属于故障诊断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发电故障诊断方法,解决了存在故障诊断模型无法识别故障类型的数据的问题、由于诊断方法过于单一而导致的诊断效率低,诊断错误率高的问题和样本数量不足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474806B
公开(公告)日:2022-04-01
申请号:CN201910762755.8
申请日:2019-08-19
Applicant: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通信网关键节点识别方法,包括:依据实际网络架构及业务分布,构建通信网络模型;结合节点和业务路径的关联程度,计算节点‑业务耦合度及节点‑业务耦合度分布,进而建立节点耦合重要度指标;根据节点所在的业务路径和承载的业务等级,计算了节点业务重要度值;综合节点耦合重要度和节点业务重要度值,建立节点综合重要度评估指标。本发明提供的节点重要度计算方法综合考虑了节点的网络拓扑特性及电力业务特性,更具有实际意义。且算法计算形式简洁,复杂度低。
-
公开(公告)号:CN106877382B
公开(公告)日:2019-06-04
申请号:CN201510920966.1
申请日:2015-12-11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 ,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直流功率跟随风电功率波动的发电机组组合方法,发电机组包括火电机组、风电机组和水电机组;包括:确定机组组合目标函数;确定机组组合约束条件;求解机组组合目标函数。本发明可以在直流功率跟随风电功率波动的条件下,为直流互联的交流电网提供机组组合最优方式;该方法通过建立系统的等效负荷持续曲线,在充分考虑了机组故障概率、容量等因素计算出系统更准确合理的旋转备用容量;同时,从电力系统运行费用最小的角度,对最优方式的经济性提供了保证,使机组组合方式更加全面考虑了系统的可靠性和经济性,该方法具有简单、实用、全面、操作性强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6451477B
公开(公告)日:2019-02-12
申请号:CN201610967362.7
申请日:2016-10-31
Applicant: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Inventor: 孙亚璐 , 付兵彬 , 徐昊亮 , 田云飞 , 陈兆雁 , 余泳 , 靳攀润 , 张海生 , 刘正英 , 王仕俊 , 夏懿 , 张中丹 , 宋汶秦 , 贾春蓉 , 杨昌海 , 杨晶 , 雒亿平 , 万小花 , 王鑫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适应集群风光电接入系统的无功电压协调控制方法,包括:电网级是最高级别控制层,电网级控制站依据弱送端电压选择无功优化模式或者电压控制模式;集群级是次高级别控制层,依据上级控制命令,进行相应的模型计算向下级站提出控制目标;场站级既是控制层也是执行层,依据上级提出的控制目标,进行本地控制并选择下级风电机组或光伏组件动作;风电机/光伏组件级是执行层,依据上级命令执行无功调节动作;克服现有技术中集群风光电接入系统的复杂无功电压问题突出,实现全网电压安全稳定运行且尽最大可能实现风光电出力最大化。
-
公开(公告)号:CN108011753A
公开(公告)日:2018-05-08
申请号:CN201711189263.1
申请日:2017-11-24
Applicant: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
Inventor: 田云飞 , 程紫运 , 付兵彬 , 杨德州 , 徐昊亮 , 张海生 , 余泳 , 陈兆雁 , 靳攀润 , 刘正英 , 彭婧 , 王洲 , 陆军 , 王正花 , 龚岩 , 李朋亚 , 李正发 , 司夏河 , 赵宇洋 , 徐慧慧 , 王仕俊 , 杨晶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MATLAB的电力通信网自动带宽预测方法,根据具体网络的汇聚模型,利用MATLAB编写流量汇聚算法,实现对网络所有节点和路径的自动带宽预测,大大提高了工作人员进行带宽流量预测的效率和准确性,切实指导工作人员找出目前网络容量的瓶颈部分,从而引导投资的精准投放。
-
公开(公告)号:CN106877385A
公开(公告)日:2017-06-20
申请号:CN201510925499.1
申请日:2015-12-14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 ,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考虑电网旋转备用容量约束的直流跟随风电功率波动的范围的分析方法,该方法针对连接两个交流电网的直流在跟随风电功率波动的情况下,综合考虑送、受端电网备用成本与风电预测及预测误差造成直流功率波动的关系。目标函数为以综合考虑弃风成本和电网机组旋转备用成本等费用最小化,通过定义多个场景来模拟电力系统的负荷水平和风电通过直流传输潮流的水平,将开机组合问题转为混合整数线性问题,实现合理地、经济地安排未来24小时内旋转备用容量,以此实现了考虑电网旋转备用容量约束条件下计算直流跟随风电功率波动范围的目的,该方法具有简单、实用、全面、操作性强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4392314A
公开(公告)日:2015-03-04
申请号:CN201410661747.1
申请日:2014-11-19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 ,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范雪峰 , 胡殿刚 , 徐昊亮 , 余泳 , 陈乃仕 , 李韶瑜 , 靳攀峰 , 屈富敏 , 田云飞 , 陈兆雁 , 王雁凌 , 杨晶 , 夏懿 , 付兵彬 , 贾春蓉 , 朱文化 , 卢宏达 , 魏勇 , 宋汶秦 , 张中丹 , 杨昌海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Q10/063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针对智能电网建设的整体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包括:依据智能电网规划建设特点,构建“建设时间-建设环节”总体评价框架;在此基础上建立一套“目标-行动-效果”三段式的智能电网整体评价指标体系;根据目标体系设置,确定全过程行动评价体系各维度相应指标项,设定各级指标评判标准;该智能电网全过程行动评价体系,包括一个“时间维度-建设环节维度”的二维技术行动评价体系和一个全面建设阶段的管理行动体系。评价方法为行动阶段评价方法,对智能电网建设全过程行动进行评价。该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可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全面性差、适用范围小和精度低等缺陷,以实现全面性好、适用范围大和精度高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8381110B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807478.9
申请日:2024-06-21
Applicant: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大容量光伏逆变系统接入电网运行的可行域评价方法,属于配电的电路系统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构建大容量光伏逆变模型;步骤2):构建联网光伏发电模型;步骤3):将大容量光伏逆变模型匹配到联网光伏发电模型内,使大容量光伏逆变模型在联网光伏发电模型内运行,再判断大容量光伏逆变模型是否在联网光伏发电模型内运行;步骤4):对大容量光伏逆变模型在联网光伏发电模型内运行的可行域进行评价,得出大容量光伏逆变模型在联网光伏发电模型内运行的可行域;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通过评估联网光伏发电模型内的大容量光伏逆变模型是否在联网光伏发电模型内,以评估大容量光伏逆变系统对联网光伏发电系统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7097726A
公开(公告)日:2023-11-21
申请号:CN202310885476.7
申请日:2023-07-19
Applicant: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云系统接网信息共享系统,属于区块链及计算机存储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上链存证、数据存储、数据维护这三个步骤予以实现。本发明通过源头数据存证、新能源云数据上链存证和后期验证是否被篡改的方式,保证提供给用户的数据真实可信提高平台的公信力,为数据的对外共享提供可信保障。本发明区块链电子合同则无需认证设备费用和认证服务费用,优化了认证环节,提高了认证效率;从工作效率看,传统并网签约效率低。本发明通过共同制定供需双方合理的交易规则,实现供需双方资源的合理分配。本发明优化供需双向的交易流程,促进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