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494746B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1811326708.0
申请日:2018-11-08
Applicant: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改进自适应下垂控制的孤岛交直流混联微电网潮流计算方法,主要步骤为:1)建立交直流混联微电网控制模型。2)建立孤岛交直流混联微电网潮流模型。3)建立基于信赖域的LMTR求解算法。4)运用交替迭代法进行孤岛微电网交直流混联系统潮流计算,收敛判别条件是若收敛,则转入步骤5。若不收敛则继续迭代,直至收敛。5)输出潮流计算结果,并改变负荷有功,采用改进的自适应下垂控制策略,更新下垂控制系数,重新进行潮流计算。本发明能维持频率和电压的稳定,当系统内出现功率扰动时,同时也保证所有分布式电源按照电源容量比出力,不会出现过负荷时单个电源出力越界情况,有利于维持系统安全稳定可靠高效的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9494746A
公开(公告)日:2019-03-19
申请号:CN201811326708.0
申请日:2018-11-08
Applicant: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改进自适应下垂控制的孤岛交直流混联微电网潮流计算方法,主要步骤为:1)建立交直流混联微电网控制模型。2)建立孤岛交直流混联微电网潮流模型。3)建立基于信赖域的LMTR求解算法。4)运用交替迭代法进行孤岛微电网交直流混联系统潮流计算,收敛判别条件是若收敛,则转入步骤5。若不收敛则继续迭代,直至收敛。5)输出潮流计算结果,并改变负荷有功,采用改进的自适应下垂控制策略,更新下垂控制系数,重新进行潮流计算。本发明能维持频率和电压的稳定,当系统内出现功率扰动时,同时也保证所有分布式电源按照电源容量比出力,不会出现过负荷时单个电源出力越界情况,有利于维持系统安全稳定可靠高效的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9950935A
公开(公告)日:2019-06-28
申请号:CN201811327528.4
申请日:2018-11-08
Applicant: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孤岛运行的交直流混联微电网概率潮流方法,主要步骤为:1)确定潮流计算模型的随机输入变量X。2)计算服从任意分布的输入变量矩阵R。3)将矩阵R的第k列输入到交直流混联微电网的确定性潮流模型中进行潮流计算。4)设定收敛精度Δd,并判断功率不平衡量绝对值的最大值是否收敛。若收敛,停止该次确定性潮流计算,转入步骤5。5)停止迭代后,令k=k+1,并返回步骤4,直至原始域样本点矩阵R的每一列都进行了确定性的潮流计算,并输出最终的潮流结果。本发明解决了交直流混联微电网中具有强相关性的不确定源的问题,从而对交直流混联微电网进行概率潮流分析,以确保其安全可靠地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9950935B
公开(公告)日:2020-10-27
申请号:CN201811327528.4
申请日:2018-11-08
Applicant: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孤岛运行的交直流混联微电网概率潮流方法,主要步骤为:1)确定潮流计算模型的随机输入变量X。2)计算服从任意分布的输入变量矩阵R。3)将矩阵R的第k列输入到交直流混联微电网的确定性潮流模型中进行潮流计算。4)设定收敛精度Δd,并判断功率不平衡量绝对值的最大值是否收敛。若收敛,停止该次确定性潮流计算,转入步骤5。5)停止迭代后,令k=k+1,并返回步骤4,直至原始域样本点矩阵R的每一列都进行了确定性的潮流计算,并输出最终的潮流结果。本发明解决了交直流混联微电网中具有强相关性的不确定源的问题,从而对交直流混联微电网进行概率潮流分析,以确保其安全可靠地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9813241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411655994.0
申请日:2024-11-19
Applicant: 武汉大学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 ,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电力系统支撑能力评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比例新能源系统电压支撑能力的评估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获取高比例新能源系统的网架结构参数数据、设备参数数据和功率数据;基于网架结构参数数据、设备参数数据和功率数据计算高比例新能源系统中每个新能源并网点的MRSCR指标值;基于不同新能源并网点的MRSCR指标值计算高比例新能源系统的MRSCR整体性指标值、均衡性指标值和安全性指标值;根据MRSCR整体性指标值、均衡性指标值、安全性指标值与对应的权重生成高比例新能源系统的电压支撑能力综合量化结果。由此,解决了相关技术中,没有考虑新能源并网支路之间的相互影响,导致高比例新能源系统的电压支撑能力时准确性较低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518735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599160.2
申请日:2024-11-09
Applicant: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
Inventor: 徐宏雷 , 张旭军 , 杨勇 , 刘文飞 , 李毓中 , 李德龙 , 陈仕彬 , 韩杰祥 , 韩永 , 武艺 , 南岩玮 , 祁莹 , 李延栋 , 王新炜 , 牛浩明 , 边晖 , 赵进国 , 杨瑞 , 王世伟 , 牛甄 , 谢映洲
IPC: H02J3/00 , H02J3/38 , G01R27/02 , G06N3/0442 , G06N3/08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BKA‑BiLSTM模型的新能源GCI dq阻抗获取方法,包括如下内容:首先,基于诺顿定理对新能源并网逆变器进行机理建模,分析新能源GCI等效dq阻抗与端口特性之间的非线性映射关系;其次,利用MATLAB/Simulink软件搭建新能源机组并网系统仿真模型,在多种工况下获取BiLSTM神经网络训练所需的数据集;然后,利用仿真数据对BiLSTM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并采用黑翅鸢优化算法(BKA)对BiLSTM的超参数进行寻优;最后,利用RT‑LAB硬件在环测试技术结合小扰动法对GCI的阻抗特性进行扫描,获取模型验证所需的阻抗实际值。通过算例仿真分析,验证了本发明所提GCI dq阻抗辨识方法的正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146980B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671759.2
申请日:2024-11-21
Applicant: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1C21/2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LoRa自组网的无人机路径规划方法,涉及无线通信网络技术领域,包括:通过应急现场的传感节点收集现场周围的环境数据,并采用LoRa自组网设置包含位置和时间的用于传输环境数据的中继节点,根据自组网的配置参数计算环境数据传输过程中的数据传输率、时间数据和网络传输容量数据以建立无人机的路径规划数学模型,求解得到最佳路径规划结果;本发明通过建立LoRa自组网并精确计算环境数据传输过程中的相关数据来建立无人机的路径规划数学模型,可快速精确的规划最佳路径,解决了数据传输的无线通信与中继无人机的路径规划问题,实现了环境应急信息的实时采集、传输、存储和管理。
-
公开(公告)号:CN119378221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399375.X
申请日:2024-10-09
Applicant: 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 ,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电磁暂态仿真方法与系统,初始化模块用于缓存元件参数和阻抗矩阵参数;在获取到主控模块传输的元件更新使能指令时,元件更新模块用于根据元件参数和上一个仿真时段的节点电压向量,获取仿真时段内各个元件的历史电流;在获取到主控模块传输的求解指令,求解模块用于根据仿真时段内各个元件的历史电流和阻抗矩阵参数进行解算,以得到仿真时段内的节点电流向量和/或节点电压向量。通过元件更新模块快速准确地获取每一个元件的历史电流,从而使得求解模块可以快速确定节点电流向量和/或节点电压向量,从而满足微秒级或纳秒级的仿真步长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9363304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356791.1
申请日:2024-09-2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 ,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非满载OCDM系统的误码率分析方法,涉及无线通信系统的性能分析技术领域,给出了非满载OCDM系统的调制、解调过程,推导、分析了该系统的BER性能;将时域信道循环矩阵对角化,给出了单径、两径瑞利信道下的通用BER表达式,基于此推导了系统在单径、两径瑞利信道下的BER表达式;推导出第二种信道环境下的BER上界与下界,仿真结果证明了BER理论值及其上下界推导的有效性与准确性,也证明了本发明方法有效性与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487138A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410596115.5
申请日:2024-05-14
Applicant: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2B1/48 , H01H3/28 , H02B1/46 , H02B1/28 , H02J3/18 , A62C3/16 , A62C31/00 , A62C31/28 , B65G15/00 , B65G23/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调相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国网新能源集群分布式调相机及其布点方法,包括分布式调相机壳体,所述分布式调相机壳体的内侧壁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分布式调相机壳体的前表面通过铰链设置有箱门本体,所述分布式调相机壳体的内顶面固定连接有顶架,所述顶架的下表面设置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下表面设置有挤压块,所述顶架的内底壁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电源开关和第一电机开关。本发明能够快速的将调相机模块组件推出,同时调相机模块组件即将接触到箱门本体时箱门本体能够快速的打开,整体联动效果较好,能够较为稳定的将调相机模块组件进行推出,从而对调相机模块组件的保护效果较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