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741660A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2210458529.2
申请日:2022-04-28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受端电网直流承载能力计算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其中,方法包括:获得目标全域受端电网的电网初始数据组和落点区域配置组,确定当前直流馈入容量,基于预设电网频率算法,根据电网初始数据组和当前直流馈入容量,获得在第一预设运行状态下的当前电网频率组,判断其是否不满足约束条件中的至少一项,若是,则将当前直流馈入容量之前投入的各直流馈入容量之和,确定为全域直流承载容量,基于预设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分析算法,获得各落点区域直流承载容量组,根据全域直流承载容量和各落点区域直流承载组,确定目标全域受端电网的各受端节点的综合直流承载能力。本发明提高了受端电网的直流承载能力的计算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728506A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410175515.9
申请日:2024-02-08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Inventor: 但扬清 , 孙可 , 王蕾 , 李继红 , 顾益磊 , 王晨轩 , 孙飞飞 , 刘铁 , 郑朝明 , 郑伟民 , 汪扬 , 何英静 , 张笑弟 , 陈鹏 , 王岑峰 , 许恩超 , 姜鹏 , 丁一凡 , 杨宏基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电网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构网型储能自适应平滑并网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获取构网型储能换流器输出的储能侧三相电压,将储能侧三相电压经过锁相环,得到储能换流器的储能侧输出角频率和储能侧相位角;获取网侧三相电压,将网侧三相电压经过锁相环,得到网侧角频率和网侧相位角;根据储能侧相位角和网侧相位角作差,得到储能侧和网侧的相角差和相角差变化率;将相角差和相角差变化率进行相角预同步控制,得到调节输出值;根据储能侧输出角频率和网侧角频率作差,得到储能侧与网侧的角频率差;将角频率差和调节输出值作差,并经过调节器进行频率预同步控制,提升构网型储能接入电网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728506B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410175515.9
申请日:2024-02-08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Inventor: 但扬清 , 孙可 , 王蕾 , 李继红 , 顾益磊 , 王晨轩 , 孙飞飞 , 刘铁 , 郑朝明 , 郑伟民 , 汪扬 , 何英静 , 张笑弟 , 陈鹏 , 王岑峰 , 许恩超 , 姜鹏 , 丁一凡 , 杨宏基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电网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构网型储能自适应平滑并网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获取构网型储能换流器输出的储能侧三相电压,将储能侧三相电压经过锁相环,得到储能换流器的储能侧输出角频率和储能侧相位角;获取网侧三相电压,将网侧三相电压经过锁相环,得到网侧角频率和网侧相位角;根据储能侧相位角和网侧相位角作差,得到储能侧和网侧的相角差和相角差变化率;将相角差和相角差变化率进行相角预同步控制,得到调节输出值;根据储能侧输出角频率和网侧角频率作差,得到储能侧与网侧的角频率差;将角频率差和调节输出值作差,并经过调节器进行频率预同步控制,提升构网型储能接入电网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123289B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2111450511.X
申请日:2021-11-29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及其振荡抑制方法,该方法可以建立出柔性直流输电系统中预设变换器的非线性模型;非线性模型包括锁相环模型及直流电压外环模型;然后基于非线性模型,得到预设变换器的反馈输出功率,并控制预设变换器以反馈输出功率进行输出,实现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振荡抑制,解决了现有相关方案在弱电网条件下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电压源变换器建模不足,导致电压源变换器的振荡和不稳定机理不清晰,无法对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电压源变换器的振荡和不稳定进行抑制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123289A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11450511.X
申请日:2021-11-29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及其振荡抑制方法,该方法可以建立出柔性直流输电系统中预设变换器的非线性模型;非线性模型包括锁相环模型及直流电压外环模型;然后基于非线性模型,得到预设变换器的反馈输出功率,并控制预设变换器以反馈输出功率进行输出,实现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振荡抑制,解决了现有相关方案在弱电网条件下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电压源变换器建模不足,导致电压源变换器的振荡和不稳定机理不清晰,无法对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电压源变换器的振荡和不稳定进行抑制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797879A
公开(公告)日:2020-02-14
申请号:CN201911120060.6
申请日:2019-11-15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H02J3/1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控制技术领域,现有电网内外部条件变化会带来局部地区高低电压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规避电压越限的电网无功资源配置方法包括,步骤1:计算片区电网中下层电网高压母线的无功负荷;步骤2:设定片区电网中下层电网高压母线的电压允许范围;步骤3:计算片区电网中下层电网高压母线的电压越限值;步骤4:判断片是否存在电压越限情况;若不存在,则进入步骤7;若存在,则对发生电压越限的下层电网高压母线按越限值从大到小依次排序;步骤5:选择越限值最大的,计算将其无功补偿装置容量QN;步骤6:按照计算配置,返回步骤3;步骤7:根据上层电网高压母线的功率因素的要求;为其低压侧母线配置的无功补偿容量Q′0。
-
公开(公告)号:CN114741660B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210458529.2
申请日:2022-04-28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受端电网直流承载能力计算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其中,方法包括:获得目标全域受端电网的电网初始数据组和落点区域配置组,确定当前直流馈入容量,基于预设电网频率算法,根据电网初始数据组和当前直流馈入容量,获得在第一预设运行状态下的当前电网频率组,判断其是否不满足约束条件中的至少一项,若是,则将当前直流馈入容量之前投入的各直流馈入容量之和,确定为全域直流承载容量,基于预设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分析算法,获得各落点区域直流承载容量组,根据全域直流承载容量和各落点区域直流承载组,确定目标全域受端电网的各受端节点的综合直流承载能力。本发明提高了受端电网的直流承载能力的计算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0336293A
公开(公告)日:2019-10-15
申请号:CN201910185455.8
申请日:2019-03-12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浙江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片区电网不同电缆化率情况下的无功配置方法和系统。无功配置既要满足规程规范的要求,又要解决电缆化率逐渐提高的新的电网形势。本发明首先计算片区电网的电缆和架空充电功率,再次根据计算片区电网的无功损耗和无功电源情况来判断片区电网的无功情况,在分析片区电网电压水平和功率因数的基础上,给出不同种类片区电网的无功配置方法,并通过仿真计算的电压波动和无功配置率等指标进行校验,确定最终的无功配置方案。本发明方便对片区电网不同电缆化率水平下的无功配置进行指导,既适用于现存片区电网的无功配置校核,也适用于规划片区电网的无功设备建设安排。
-
公开(公告)号:CN108805328A
公开(公告)日:2018-11-13
申请号:CN201810405916.3
申请日:2018-04-30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浙江大学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热电站热电联供微网系统的优化运行方法。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首先,提出在热电联供微网系统中引入光热电站以辅助系统运行,并结合风电站、电储能装置、热泵等能量转换设备构建一种新的微网系统架构;之后,以零售电价和零售热价为信号引导微网内用户参与需求响应,并基于价格弹性矩阵建立了电负荷和热负荷的需求响应模型;在此基础上,考虑风电和光电出力的不确定性,以最大化微网运行效益为目标建立了模糊机会约束规划模型。然后,对模型做了简化,最终形成混合整数线性规划问题,并用高效的商业求解器CPLEX求解。本发明考虑了风电和光电出力的不确定性,最大化微网系统运行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8960479A
公开(公告)日:2018-12-07
申请号:CN201810405917.8
申请日:2018-04-30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浙江大学 , 国家电网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Q10/04 , G06K9/6226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气集成能源系统随机优化的方法。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包括:建立电‑气集成能源系统,其中通过P2G装置和燃气机组来实现电力系统和天然气系统的双向耦合和闭环运行;采用快速搜索密度聚类算法对历史风速数据进行场景聚类,以处理风电出力的随机特性;建立计及风电出力随机特性的电‑气集成能源系统优化运行模型,并以最小化系统运行成本为目标;考虑电力系统、天然气系统和两系统耦合节点相关的运行要求,确定整个电‑气集成能源系统的运行约束条件。本发明能够考虑风电出力的随机特性,并且通过引入P2G装置来提升电力系统和天然气系统运行的灵活性,并为消纳风电等间歇性可再生能源发电提供新途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