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363345A
公开(公告)日:2019-10-22
申请号:CN201910629585.6
申请日:2019-07-12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南瑞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雷电防护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雷电流幅值概率预测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构建雷电流幅值累积概率分布函数,所述雷电流幅值累积概率分布函数的未知参数包括中值电流a和曲线陡度相关的参数b;根据待预测区域的历史数据,以及中值电流a的物理意义,求得未知参数a和b;将求得的未知参数a和b代入雷电流幅值累积分布函数中,构成待预测区域的雷电流幅值累积概率分布模型;针对待预测区域,运用所述雷电流幅值累积概率分布模型进行雷电流幅值概率预测。本发明能够客观计算当前待预测的雷电流幅值概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161304A
公开(公告)日:2019-08-23
申请号:CN201910445144.0
申请日:2019-05-27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重雷作用下线路避雷器吸收能量和残压的计算方法。目前输电线路避雷器保护有效性的计算和验证只考虑单回击雷击情形,然而实际运行中输电线路可能遭受多重雷也即多回击雷电雷击过程,各次回击均在避雷器中注入能量,此时避雷器吸收的能量极可能超过单回击情况。本发明基于线路避雷器雷击计算模型,通过计算各次回击导致的避雷器电阻片温升,更新后续回击下的避雷器吸收能量和残压计算过程中的伏安特性曲线,最后通过累加各次回击下的避雷器吸收能量并综合各次回击绝缘间隙残压,获得避雷器吸收能量和总体残压。本发明考虑了各次回击对避雷器伏安特性的影响,能够更为准确地计算得到多回击雷电作用下线路避雷器吸收能量和残压。
-
公开(公告)号:CN110161304B
公开(公告)日:2021-07-06
申请号:CN201910445144.0
申请日:2019-05-27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重雷作用下线路避雷器吸收能量和残压的计算方法。目前输电线路避雷器保护有效性的计算和验证只考虑单回击雷击情形,然而实际运行中输电线路可能遭受多重雷也即多回击雷电雷击过程,各次回击均在避雷器中注入能量,此时避雷器吸收的能量极可能超过单回击情况。本发明基于线路避雷器雷击计算模型,通过计算各次回击导致的避雷器电阻片温升,更新后续回击下的避雷器吸收能量和残压计算过程中的伏安特性曲线,最后通过累加各次回击下的避雷器吸收能量并综合各次回击绝缘间隙残压,获得避雷器吸收能量和总体残压。本发明考虑了各次回击对避雷器伏安特性的影响,能够更为准确地计算得到多回击雷电作用下线路避雷器吸收能量和残压。
-
公开(公告)号:CN107506521A
公开(公告)日:2017-12-22
申请号:CN201710567947.4
申请日:2017-07-11
Applicant: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温州供电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输电铁塔三维风荷载模拟方法,结合具有空间相关性三维随机风场的数学模型,利用双POD模型和蒙特卡罗模拟法,提出了具有空间相关三维风场的数值模拟方法;利用POD方法,得到三维相关风场的功率谱密度矩阵,将矩阵进行分解,得到功率谱密度矩阵的频谱特征值和特征向量,最终获得频谱主分量的功率谱密度矩阵;突破了规范的限制,充分考虑输电塔三维风场的特点,不仅进行了输电塔顺风向的风场描述,还同时进行了输电塔横风向与竖直向的风场描述,获得了三维空间相关的风场频谱特性,保证了输电铁塔抗风设计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506521B
公开(公告)日:2021-02-23
申请号:CN201710567947.4
申请日:2017-07-11
Applicant: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温州供电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20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输电铁塔三维风荷载模拟方法,结合具有空间相关性三维随机风场的数学模型,利用双POD模型和蒙特卡罗模拟法,提出了具有空间相关三维风场的数值模拟方法;利用POD方法,得到三维相关风场的功率谱密度矩阵,将矩阵进行分解,得到功率谱密度矩阵的频谱特征值和特征向量,最终获得频谱主分量的功率谱密度矩阵;突破了规范的限制,充分考虑输电塔三维风场的特点,不仅进行了输电塔顺风向的风场描述,还同时进行了输电塔横风向与竖直向的风场描述,获得了三维空间相关的风场频谱特性,保证了输电铁塔抗风设计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014435A
公开(公告)日:2017-08-04
申请号:CN201710259631.9
申请日:2017-04-20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D21/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D2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输电线路台风灾害观测塔。目前对台风作用于实际输电线路杆塔的过程缺乏实际观测数据,导致输电线路设计、建设、运行等环节防台风工作缺乏数据支持。本发明包括输电线路杆塔,所述的输电线路杆塔上设有视频监测装置、移动通信单元、光伏电池系统、微气象监测单元、塔材应力监测单元和供电控制系统;供电控制系统向塔材应力监测单元、微气象监测单元和视频监测装置供电,塔材应力监测单元、微气象监测单元和视频监测装置将监测信号传送至移动通信单元。本发明可为台风风载荷作用下的杆塔材料的损坏机理研究提供试验平台、为输电线路杆塔设计、建设、运行等环节防台风工作积累监测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114371365B
公开(公告)日:2023-09-08
申请号:CN202210030652.4
申请日:2022-01-12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西安交通大学
IPC: G01R3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缆缺陷定位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用以解决现有电缆缺陷定位方法,不能对电缆缺陷进行精确定位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方法包括:信号发生器将第一预设探测信号由待测电缆首端输入,信号采集器在待测电缆首端采集第一预设探测信号的探测返回信号;对探测返回信号进行希尔伯特变换以获得变换信号,并基于变换信号及探测返回信号,确定待分析复数信号;其中,待分析复数信号用于分析待测电缆的缺陷位置;将待分析复数信号与第二预设探测信号进行相关性比较,以确定待测电缆的缺陷位置。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电缆缺陷定位方法,不能对电缆缺陷进行精确定位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358227B
公开(公告)日:2022-10-14
申请号:CN202110431256.8
申请日:2021-04-21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1J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绝缘子发热缺陷局部温差计算方法及系统。目前的方法依赖人工识别复合绝缘子红外图谱发热区域、确定温度对比基准点,容易受到操作人员主观影响;对于部分表面温度变化较慢的发热缺陷,人工难以准确确定发热区域的边缘和基准点,给局部温差的计算带来误差。本发明为一种利用复合绝缘子芯棒温度分布及其低频分量梯度信息确定发热缺陷局部温差的方法及系统,其通过温度梯度自动确定复合绝缘子发热区域范围,并采用所识别的发热区域温度跨度作为局部温差,避免了人工识别复合绝缘子红外图谱发热区域和确定温度对比基准点容易受主观影响的不足,可大幅提升现场复合绝缘子发热缺陷局部温差计算准确度与计算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487732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210055054.2
申请日:2022-01-18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重庆大学
IPC: G01R31/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暂态扰动特征的电缆缺陷检测方法及系统。本发明通过电缆局部绝缘缺陷试验获取电缆局部绝缘缺陷产生的电压扰动信号;对电压扰动信号的主要特征进行分析,得到不同特征参数的变化范围,并对电压扰动信号去噪后进行幅值转换以提取特征参数;将所述电压扰动信号的特征参数用于电缆局部绝缘缺陷检测,先对电压扰动信号的阈值进行检测,判断其是否超出正常阈值,然后判断电压扰动信号的特征参数是否符合要求,并对下一个周期信号重复判断,以评估电缆局部绝缘缺陷的严重程度。本发明利用电缆运行时的电压扰动信号判断电缆局部绝缘缺陷,能够及时预警便于检修,避免局部绝缘缺陷发展成永久性故障。
-
公开(公告)号:CN114065317A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2111285068.5
申请日:2021-11-01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10 , G06F30/23 , G06F30/28 , G06T17/20 , G01D21/02 , G01R31/58 , G06F113/08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底电缆复合检测与故障诊断方法及系统。本发明的诊断方法包括:建立海底电缆数据库;对海底电缆进行几何建模,得到海底电缆模型,并进行含三棱柱与六面体的复合网格划分;根据海底电缆数据库设置海底电缆模型的物性参数与边界条件,并对海底电缆模型采用传热方程、力学方程和电学方程进行多场耦合,建立热‑流‑固多场耦合仿真模型;在海底电缆运行的监测过程中,将海底电缆数据库中的数据与之后的海底电缆检测值进行对比,诊断海缆故障状态。本发明使仿真结果更加贴合实际,将仿真结果运用到海底电缆的监测过程中,实现具体环境与运行工况下的参数分析,并与检测系统联合实现高精度的故障诊断。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