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460839B
公开(公告)日:2022-04-01
申请号:CN202011072735.7
申请日:2020-10-09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湖州供电公司 , 浙江泰仑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用户舒适度的地源热泵的控制方法及系统,提前根据纬度以及月份信息计算出人能获得最适体感值的室内空气温度ta,然后根据实时的实际室内温度值tb的变化率估算到达室内温度到达ta所需的时间以及所需制冷量,当tb接近ta时,根据所需制冷量智能地提前降低压缩机的功率,使室内温度平稳的维持在ta附近。本发明的实质性效果是:1)可以降低热泵重启频率、减少停机次数,从而延长压缩机寿命,降低热泵的功耗;2)考虑到用户使用时的舒适度,能带来更好的体验感3)添加地震预警功能。现有地源热泵控制方法无法根据人体舒适度调节制冷/制热功率,存在耗电量大、影响制冷/制热效果以及部件受损维修频繁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748532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11397564.9
申请日:2023-10-26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湖州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充电桩聚合负荷参与的频率响应方法,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在充电桩负荷聚合商参与高弹性电网时,调频与调峰服务鲁棒性低,且缺少面向负荷侧的调频与调频服务的问题,包括:基于变参数控制充电桩聚合负荷快速调频:实时采集本地电网的频率偏差,进行分散控制,在t秒内响应,快速处理负荷侧频率下降故障;基于变目标控制充电桩聚合负荷快速调频:控制快速频率响应调谐命令和二次调频命令的优先级,快速频率响应调谐在前t秒内降低电力系统频率降低的幅度和速率,实现基于局部频率偏差的快速功率平衡;二次调频在回复阶段,将电力系统频率恢复到额定值。实现了调峰、调频市场中,充电桩聚合负荷的控制策略优化,且有较好的鲁棒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293873A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2311157110.4
申请日:2023-09-08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湖州供电公司
Abstract: 一种面向移峰填谷的电动汽车充放电在线优化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和在线优化模块;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数据;在线优化模块用于建立系统模型和优化目标,再基于滚动优化算法,输入电动汽车状态数据得到汽车充电时间的滑动窗口,在滑动窗口的范围内执行分布式交替方向乘子算法,在分布式交替方向乘子算法中,输入数据采集模块采集的电动汽车状态数据和充电站负荷数据,得到每辆电动汽车最优充放电功率。本发明的分布式优化方法,具有拓展性强,鲁棒性和可靠性高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6794562A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310697008.7
申请日:2023-06-13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湖州供电公司
IPC: G01R31/56 , G01R31/00 , G01J5/00 , G01J5/48 , G06T7/00 , G06T7/73 , G06T17/00 , G06V10/762 , G06V10/56 , G06V10/764 , G06V10/26 , G06V10/4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设备红外故障检测的背夹及其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设置电力设备的故障图像和三维模型;S2:采集红外视频,基于红外视频得到红外图像;S3:基于红外图像和故障图像确定故障类型和故障评级,基于红外图像和三维模型确定故障位置;S4:在三维模型中展示故障位置、故障类型和故障评级。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能够根据电力设备的红外视频判断电力设备是否存在故障,能够分析发生故障时电力设备的故障位置、故障类型和故障评级。
-
公开(公告)号:CN113587492B
公开(公告)日:2022-12-02
申请号:CN202110784022.1
申请日:2021-07-12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湖州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备冗余热源选择并便于检修的地源热泵,包括四通换向阀、热泵压缩机、用户侧换热器、节流阀、数据采集模块和具有热源选择功能的地源侧换热器;数据采集模块采集运行数据;四通换向阀连接热泵压缩机两端、用户侧换热器和地源侧换热器,地源侧换热器和用户侧换热器通过节流阀相连;地源侧换热器由多个换热模块组成,换热模块包含分枝状内管和包裹内管的外腔,分支状内管可供循环介质流通,外腔和内管间的空间可供热源液体流动。本发明通过改进地源侧换热器,使其能同时连接主热源和备用热源,从而达到对热源进行选择和切换的目的,同时由于换热模块的相对独立性,可以将其隔离出换热器进行维修更换操作,更加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16111596A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211431654.0
申请日:2022-11-15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湖州供电公司
IPC: H02J3/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区域性动态电碳因子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搭建区域电网潮流拓扑结构模型;S2:根据区域电网潮流拓扑结构模型,采集线路的潮流数据,建立区域碳源基础碳排放系数表;S3:计算线路的网损节点的网损负荷、碳源的发电量以及碳荷的负荷;S4:以时间K为粒度,建立区域电网各时刻潮流追踪模型;本发明通过建立区域电网潮流拓扑结构模型,计算各时刻网损节点网损负荷、碳源发电量、碳荷负荷和线路复功率,建立各时刻的潮流追踪模型,并根据线路复功率流向的改变情况不断更新潮流追踪模型,基于复功率潮流追踪和比例共享原则,通过逆流溯源和顺流溯源加权计算碳荷的动态电碳因子,实现区域用电碳排放量的精确计算。
-
公开(公告)号:CN115796341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1432927.3
申请日:2022-11-16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湖州供电公司
IPC: G06Q10/04 , G06Q10/0639 , G06Q30/0201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碳效码的企业低碳经济表现的协同测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构建碳效码单因素基准模型;进行模型初步优化和样本数据清洗;确定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下多因素模型的目标约束函数形式和投入产出要素;确定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下多因素模型的生产函数形式;综合单因素模型和两个多因素模型的效率评估结果;对碳效率加权分析,按照碳效率评价划分企业层级。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综合碳效码单因素基准模型、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下多因素模型和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下多因素模型的效率评估结果,引入TOWA算子对碳效率进行时序加权,并使用k‑means聚类分析,将企业按照碳效率评价划分为五个层级,实现关于工业企业协同环境表现的技术评定。
-
公开(公告)号:CN113865152A
公开(公告)日:2021-12-31
申请号:CN202111096557.6
申请日:2021-09-16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湖州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源热泵流量温差调节方法,克服了现有技术的克服现有技术的温度调节时延性和机组寿命短的问题,包括以下步骤:S1、实时监测传感设备反馈数据并实时计算系统末端用户实际制冷或供暖需求负荷;S2、控制侧判断反馈数据是否需要对子系统进行调整,若需要进行调整则进行下一步直至建立平衡;S3、调整变频器电机输出功率。本发明采用变频调速引用在地源热泵系统中,在节能的通过试验场机组寿命,对系统的指标调节响应更快,优化了系统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3283640A
公开(公告)日:2021-08-20
申请号:CN202110474335.7
申请日:2021-04-29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湖州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用户响应和满意度的峰谷分时电价决策模型构建方法,克服了现有技术的难以制定用户响应满意度高的电价决策模型的问题,先用户对峰谷分时电价响应测量;所述响应包括单时段响应和多时段响应基于多种因素构建用户满意度函数,最后基于用户对峰谷分时电价响应和用户用能满意度构建峰谷分时电价决策模型,本发明考虑了用户负荷曲线将用户用电满意度建立在调整电量与原负荷曲线的差值基础上,实现日负荷曲线最大峰荷最小化、日负荷曲线峰谷差最小化的目的,同时又达到用户的满意度最大化。
-
公开(公告)号:CN116721083A
公开(公告)日:2023-09-08
申请号:CN202310697157.3
申请日:2023-06-13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湖州供电公司
IPC: G06T7/00 , G06T7/62 , G06V10/74 , G06V10/764 , G06V10/77 , G06V10/774 , G06V10/82 , G06N3/0464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电力设备瑕疵的背夹及其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标注标准设备图像的异常情况,基于标准设备图像的设备信息构建分类数据集;S2:采集并存储电力设备的设备图像;S3:选择设备图像和分类数据集;S4:提取设备图像和标准设备图像的特征向量,基于两者的特征向量计算相似度;S5:基于相似度得到相似度评分,显示相似度评分和异常情况。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能评估瑕疵图像和已造成安全事故的标准设备图像的相似度,基于相似度能精确判断电力设备的瑕疵是否会造成安全隐患。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