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753838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484622.7
申请日:2022-11-24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武义县供电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金华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适用于环形钢筋结构杆塔的反射式腐蚀检测方法及装置,包括基于预设的扫描频率对未腐蚀的环形钢筋混凝土结构杆塔进行动态扫描,基于动态扫描结果确定是否发生腐蚀的基础反射系数;基于预设的扫描频率对目标环形钢筋混凝土结构杆塔进行动态扫描,获取动态扫描结果内包含的反射系数;对反射系数与基础反射系数进行对比,得到目标环形钢筋混凝土结构杆塔的腐蚀结果。通过向钢筋混凝土结构杆塔发射微波入射信号,获得反射系数。对比反射系数可以发现发生腐蚀的钢筋,还可以定位腐蚀发生的具体位置,同时对比反射系数变化量可以判断钢筋腐蚀程度。解决了射线法检测结果不精准,以及声波法受外界影响导致误差大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266769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0889648.3
申请日:2022-07-27
Applicant: 浙江武义电气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武义县供电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金华供电公司 , 三峡大学
IPC: G01N22/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微波检测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内部腐蚀状态成像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设定矩形波导沿X轴上的移动跨步D1和扫描频率f1以及矩形波导沿Y轴上的移动跨步D2和扫描频率f2;S2、利用矩形波导扫描获取钢筋在混凝土基础中的位置区间;S3、利用矩形波导扫描混凝土基础得到钢筋未发生腐蚀的基准值矩阵Γ0;S4、利用矩形波导对钢筋混凝土基础进行X轴平行扫描,得到表征钢筋腐蚀程度的透射系数矩阵集合Γ,根据腐蚀程度对透射系数矩阵集合Γ中的子集进行标注;S5、将透射系数矩阵集合Γ以及对应的腐蚀钢筋的位置信息导入MATLAB进行数据成像处理得到三维的立体成像图。方案便于工程技术人员能够直观的获得钢筋混凝土基础的内部腐蚀状况。
-
公开(公告)号:CN116231599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310028457.2
申请日:2023-01-09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武义县供电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金华供电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5G切片技术的电力网馈线自动化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将电力网中的多个电力设备分为多个业务区间;为每个业务区间分配5G切片;多个业务区间中的电力设备基于5G技术进行横向通信连接;基于横向通信连接对所述多个电力设备的工作状态进行评估;在电力设备出现故障时,对故障的电力设备进行馈线自动化处理。本申请能够在保障配电网经济性的同时,极大改善配电网供电的可靠性,也能够大大缩短区域自愈的动作时间,同时减小配网主站的负担。
-
公开(公告)号:CN116207718A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310028452.X
申请日:2023-01-09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武义县供电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金华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利用5G技术的配电网差动保护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为配电网的生产控制区中的多个电力设备配置5G通信单元;确定5G连接的通信参数;基于所述通信参数通过5G通信单元将所述多个电力设备进行通信连接;基于通信连接所述多个电力设备之间进行实时通信;根据实时通信中的数据对配电网进行差动保护。本申请能够建立完善的配电网差动保护方案,适应5G通信的时延与抖动问题,满足高渗透率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网的发展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6014684A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310028453.4
申请日:2023-01-09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武义县供电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金华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5G智能分布式配电网保护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多个配电终端执行配电网络中的实时命令进行操作;多个配电终端在配电网络中基于5G技术进行分布式通信连接;多个配电终端基于分布式通信连接将实时数据通过5G通信单元进行交互;在配电终端故障时,配电终端内的保护控制单元通过开关装置切断该配电终端和配电网的连接以对配电网进行保护。本申请涉及的5G智能分布式配电网保护方法及系统,能够采用5G技术实现分布式处理,借助相邻元件的运行信息,对配电网故障进行精准隔离,实现对配电网的保护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5902749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204036.2
申请日:2022-09-29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武义县供电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金华供电公司
IPC: G01R35/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配网互感器校验设备,包括:信号调理模块,其配置有第一信号调理通道和第二信号调理通道,其中第一信号调理通道用于获取基准校验数据,第二信号调理通道用于获取关于待测配网互感器的待校验数据;信号采集模块,其配置为与信号调理模块连接,并用于同步采样基准校验数据和待校验数据;信号校验模块,其配置为与信号采集模块连接,并用于对同步采样得到的基准校验数据和待校验数据进行校验分析,以实现对待测配网互感器的校验。通过本发明的方案,可以利用配网互感器校验设备中各个模块之间的配合实现对配网互感器的不停电校验。
-
公开(公告)号:CN115085172A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210637878.0
申请日:2022-06-07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武义县供电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金华供电公司
Abstract: 一种用于10kV带电作业的消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消弧开关处于断开位置;将引流端与带电导线连接;受电端与电缆直搭引流线下桩头连接;合上消弧开关;拆除电缆直搭引流线的上桩头,确认负荷由消弧开关承担后,用操作杆断开消弧开关,此时,负荷通过消弧开关被切断,操作所产生的弧光被消弧开关消除,此时消弧开关与电缆直搭引流线处于无电状态,拆除作业完毕;短杆带电作业消弧装置包括第一杆和第二杆,所述第一杆和第二杆的一端分别设有夹头部件,所述第一杆上设有消弧开关,所述消弧开关的一端连接有第一电缆,第一电缆的另一端与第二杆连接。本发明简化了作业流程,减少了作业过程中的遮蔽措施,提高了作业效率以及作业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759799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203996.7
申请日:2022-09-29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武义县供电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金华供电公司
IPC: G06Q10/0639 , H04L67/12 , G06Q10/20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云边协同的配网互感器运行状态评价方法,包括获取配网互感器的现场测试数据;从远端服务器侧获取所述配网互感器的历史校验数据;利用目标状态评测模型对所述现场测试数据和所述历史校验数据进行综合分析,以得到所述配网互感器的运行状态评价结果。通过本发明的方案,能够对配网互感器的运行状态的智能化评价,从而实现对配网互感器的有效管控,大大节省人力资源。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公开(公告)号:CN115901810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484845.3
申请日:2022-11-24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武义县供电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金华供电公司
IPC: G01N22/00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用于环形钢筋混凝土结构杆塔的透射式腐蚀定位方法,包括基于波导阵列对未腐蚀环形钢筋混凝土结构杆塔、待检测环形钢筋混凝土结构杆塔进行轴向扫描,得到基础透射参数以及目标透射系数;基于基础透射参数以及目标透射系数,确定待检测环形钢筋混凝土结构杆塔内的腐蚀垂直位置。通过对比腐蚀钢筋透射参数与未腐蚀钢筋透射参数的差值大小,考虑腐蚀面积和腐蚀深度,综合确定钢筋的具体腐蚀程度。通过执行上述腐蚀检测方法,能够为实现钢筋混凝土结构杆塔腐蚀状态的无损检测,使微波透射法应用于大规模输变电钢筋混凝土结构腐蚀检测成为可能。避免了线性极化法对设备的高精度要求以及铁离子检测法对试样的污染度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5347669A
公开(公告)日:2022-11-15
申请号:CN202210740646.8
申请日:2022-06-27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武义县供电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金华供电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东阳市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极早期电力环境智能监测系统、方法、装置及设备,该系统包括:数据采集单元、数据汇总单元、数据传输单元和远程监测终端;本申请通过多种类型的数据采集单元及采样方式,如最先进的烟雾粒子双光源光电探测技术监测烟雾浓度,能够对早期电气火灾做出预警,通过实时监测一氧化碳含量,对早期电气隐患包括过热或高温阴燃做出预警;通过实时监测臭氧含量,对异常的空气电离及各类微放电等电气绝缘故障隐患做出早期预警;通过实时监测温度及湿度,便于设备状态的综合预判;便于提前做出正确预判和处理,避免重大电力安全事故或减小事故损失。并且采用多种数据传输方式,能够保证数据传输稳定性,为监控提供有力保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