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797898A
公开(公告)日:2020-02-14
申请号:CN201911063346.5
申请日:2019-10-31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华中科技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2J3/36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特高压直流多馈入系统换相失败预防控制方法及系统,在交流系统发生故障后,距离交流故障点电气距离较近的逆变阀组的换相失败预防控制提前触发较大,可能导致距离交流故障点电气距离较远的逆变阀组发生换相失败。本申请的采用协调控制的方式,根据故障远区逆变阀组的关断角下降值自适应地调节故障近区逆变阀组的换相失败预防协调控制输出,从而达到避免故障远区逆变阀组发生换相失败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0457131B
公开(公告)日:2021-08-20
申请号:CN201910702436.8
申请日:2019-07-31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Docker容器的电力系统超算平台任务调度方法及系统,属于电力系统超算平台领域,包括:节点调整步骤:预测未来集群资源使用率,若偏低,则减少开启节点数量,若偏高,则增加开启节点数量;资源配置步骤:预测未来集群资源使用率,若偏低,则在任务需求允许范围内,增加容器的资源配置,若偏高,则在任务需求允许范围内,减少容器的资源配置;容器调度步骤:部署调度队列中的容器,实现不同资源均衡负载或实现节点负载均衡;以及容器迁移步骤:预测未来所有节点资源使用情况以识别过载节点和轻载节点,将过载节点中部分容器迁移出,将轻载节点中全部容器迁移出以关闭节点。本发明能够提高电力系统超算平台资源利用率,降低能耗。
-
公开(公告)号:CN107681678B
公开(公告)日:2020-05-29
申请号:CN201710772714.8
申请日:2017-08-31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华中科技大学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H02J3/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整流侧触发角紧急控制的换相失败预防方法,根据换相失败的机理分析,在合理假设的前提下,当直流系统一次参数、控制系统及交流系统电压确定时,换相失败是否发生与整流侧触发角和逆变侧触发角存在唯一对应的关系,且整流侧触发角与逆变侧触发角不存在任何耦合关系,因此交流系统故障后,根据一定的逻辑改变整流侧触发角能够快速降低换相失败发生的可能性;由于采用了可变故障检测阈值、可变惯性时间常数,且其直接控制整流侧触发角,不须经过PI控制环节,因此具有响应快速的优点;本方法降低换相失败发生的几率,维持交直流混联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7134801B
公开(公告)日:2020-03-10
申请号:CN201710332920.7
申请日:2017-05-12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华中科技大学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计及换相失败预测控制的直流输电换相失败概率求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确定换流母线换流母线故障相电压跌落程度;(2)以换流母线A相电压正向过零点为端点,将整个时间区间分为长度为0.02s的若干区间;(3)计算在换相失败预测控制的作用下,关键阀组换相过程所对应的换相电压‑时间积分;(4)计算额定直流电流下换相电压‑时间积分需求;(5)计算临界电压跌落范围;(6)计算发生换相失败的故障合闸角范围;(7)计算在换相失败预测控制的作用下,发生换相失败的概率。本发明计及换相失败预测控制,求得换流母线单相电压跌落后发生换相失败的概率,为换相失败预测控制模块的优化以及安稳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0457131A
公开(公告)日:2019-11-15
申请号:CN201910702436.8
申请日:2019-07-31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Docker容器的电力系统超算平台任务调度方法及系统,属于电力系统超算平台领域,包括:节点调整步骤:预测未来集群资源使用率,若偏低,则减少开启节点数量,若偏高,则增加开启节点数量;资源配置步骤:预测未来集群资源使用率,若偏低,则在任务需求允许范围内,增加容器的资源配置,若偏高,则在任务需求允许范围内,减少容器的资源配置;容器调度步骤:部署调度队列中的容器,实现不同资源均衡负载或实现节点负载均衡;以及容器迁移步骤:预测未来所有节点资源使用情况以识别过载节点和轻载节点,将过载节点中部分容器迁移出,将轻载节点中全部容器迁移出以关闭节点。本发明能够提高电力系统超算平台资源利用率,降低能耗。
-
公开(公告)号:CN107134801A
公开(公告)日:2017-09-05
申请号:CN201710332920.7
申请日:2017-05-12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华中科技大学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计及换相失败预测控制的直流输电换相失败概率求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确定换流母线换流母线故障相电压跌落程度;(2)以换流母线A相电压正向过零点为端点,将整个时间区间分为长度为0.02s的若干区间;(3)计算在换相失败预测控制的作用下,关键阀组换相过程所对应的换相电压‑时间积分;(4)计算额定直流电流下换相电压‑时间积分需求;(5)计算临界电压跌落范围;(6)计算发生换相失败的故障合闸角范围;(7)计算在换相失败预测控制的作用下,发生换相失败的概率。本发明计及换相失败预测控制,求得换流母线单相电压跌落后发生换相失败的概率,为换相失败预测控制模块的优化以及安稳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9525001A
公开(公告)日:2019-03-26
申请号:CN201811368752.8
申请日:2018-11-16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华中科技大学
IPC: H02J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特高压分层接入下的换相失败预防协调控制方法及系统,该系统包括电压接入模块、低压逆变阀组的第一换相失败预防控制器、高压逆变阀组的第二换相失败预防控制器、低压协调控制器、高压协调控制器、异或逻辑原件、低压触发控制系统、高压触发控制系统,采用协调控制,当一层系统发生故障后,将非故障层逆变阀组换相失败预防控制器的启动时间提前到与故障层逆变阀组换相失败预防控制器的启动时间相同,实现二者的同时触发,在对称故障及不对称故障情况下均可以有效提升非故障层逆变阀组的换相失败抑制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7681678A
公开(公告)日:2018-02-09
申请号:CN201710772714.8
申请日:2017-08-31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华中科技大学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H02J3/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整流侧触发角紧急控制的换相失败预防方法,根据换相失败的机理分析,在合理假设的前提下,当直流系统一次参数、控制系统及交流系统电压确定时,换相失败是否发生与整流侧触发角和逆变侧触发角存在唯一对应的关系,且整流侧触发角与逆变侧触发角不存在任何耦合关系,因此交流系统故障后,根据一定的逻辑改变整流侧触发角能够快速降低换相失败发生的可能性;由于采用了可变故障检测阈值、可变惯性时间常数,且其直接控制整流侧触发角,不须经过PI控制环节,因此具有响应快速的优点;本方法降低换相失败发生的几率,维持交直流混联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9417982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451501.1
申请日:2024-10-17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马斌 , 饶宇飞 , 梁纲 , 樊彦国 , 黄小川 , 栗晓政 , 李海峰 , 郭威 , 曹东升 , 宋晓燕 , 刘阳 , 魏诗超 , 刘峰 , 申力 , 汪慧峰 , 李文文 , 曹春龙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自标定技术的变电站三维建模方法,涉及变电站三维建模技术领域,该基于自标定技术的变电站三维建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确定点云数据的空间位置;S2、粗配准:对无特定标志的变电设备的点云,根据设备的相对位置关系,与有特定标志的变电设备的点云进行粗配准;S3、数据清理:对点云进行清理和去噪处理,确保数据质量;S4、精确配准:对无特定标志的变电设备的点云,拟合点云线、面信息,进行精确配准;该基于自标定技术的变电站三维建模方法,可以有效管理计算复杂度,粗配准阶段使用高效的描述符来减少数据量,从而提高整体配准速度,并且能够提高稳健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001057B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010619352.0
申请日:2020-06-30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序分量提高电力系统混合仿真稳定性的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在混合仿真的零时刻,完成机电暂态仿真系统初始化,并完成电磁暂态仿真系统初始化;自混合仿真时刻大于零时刻起,在每个机电暂态仿真系统的仿真时步中:从混合仿真系统的边界接口获取电磁暂态仿真系统生成的电流向量;在判断电磁暂态仿真系统生成的电流向量满足预先设定的电磁侧对称稳态运行条件时,确定混合仿真系统进入稳态;在确定混合仿真系统进入稳态时,将机电暂态仿真系统中的二次控制系统投入。该方法提高了混合仿真的计算稳定性和仿真整体效率。(56)对比文件Ye Xiaohui,etc.Electromechanicaltransient and electromagnetic transienthybrid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of MMC-UPFC project《.2018 13th IEEE Conferenceon Industrial Electronics andApplications (ICIEA)》.2018,275-280.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