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269114B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111526120.1
申请日:2021-12-14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5K7/20 , G06F21/55 , G06F21/81 , H04L41/0631 , H04L41/0663 , H04L1/22 , H04L12/12 , H04L67/01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工控协议的安全识别方法及装置,属于工控协议领域,通过在每个执行单元与直孔单元之间均安装有核对单元,可以对主控单元上发出的指令进行识别,避免主控单元上的指令有误导致执行单元进行错误运行造成损失,通过将备用控制单元与核对单元进行电连接,使得核对单元在识别主控单元指令有误时,可以紧急调用备用控制单元上的指令继续控制执行单元工作,避免执行单元停机,并通过将降温单元安装在机体上,并根据机体内的实际稳定自动调控,提高机体内各单元运行效率的同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节约能耗。
-
公开(公告)号:CN118713299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0829222.8
申请日:2024-06-25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配电台区协同控制拟态防御网络架构。包括智能终端层、网络通信层、平台层和应用层和安全风险识别与防御模块;智能终端层用于实时采集、传输和处理配电台区的相关数据,通过网络通信层传输至平台层;平台层接收来自智能终端层的数据,进行统一物联管理;应用层根据平台层提供的数据监控光伏系统的运行状态,识别潜在的安全风险,并基于所述风险分析调整和优化逆变器的控制策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通过对光伏逆变器的通信和控制,实现分布式光伏的接入和调度;安全风险识别与防御模块对智能终端、网络通信以及系统架构的安全风险进行分析,采取相应的防御措施,实现配电台区协同控制互动的安全稳定运行。本发明的方案实现了对配电台区各层的安全风险全面识别和分析,提高了安全性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834143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311527781.5
申请日:2023-11-16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4L9/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schnorr签名的零信任分布式身份认证方法,通过维护一个历史信用值数据库作为信用评价基准,零信任网关将资源请求者的信息发布给多个认证节点,认证节点通过历史信用数据库中的信用值结合自己的加权评分计算得到当前评分值,使用schnorr签名算法对评分值进行签名提交,确保数据的可靠性。零信任网关通过综合所有评价节点的评分,实现对资源请求节点的信任度评判和认证。
-
公开(公告)号:CN117707613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1803249.1
申请日:2023-12-26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程序代码的异构方法、异构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属于软件安全技术领域。所述异构方法包括:获取程序代码易被突破的目标攻击面,根据目标攻击面获取需要异构处理的关键函数;生成程序代码的抽象语法树,根据抽象语法树获取关键函数的树状结构信息,根据关键函数的树状结构信息将对应关键函数划分为多个基本块;获取基本块之间的逻辑关系;使用动态不透明谓词混淆基本块;构建混淆后基本块的后继基本块的克隆体,对克隆体的指令进行混淆,并将进行指令混淆后的克隆体与混淆后的基本块建立联系。本发明能够主动防御未知攻击行为,提高了程序代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640223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660913.1
申请日:2023-12-06
Applicant: 河海大学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4L9/40 , H04L41/16 , H04L67/12 , G06F18/15 , G06F18/213 , G06F18/214 , G06F18/22 , G06N3/0442 , G06N3/09 , G06F12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物联网设备信任度动态评估方法、系统、设备和介质,所述方法包括:按时间顺序获取目标物联网设备的原始网络流;从每一条原始网络流中提取出表征网络流信息的多个特征,对所有网络流的特征进行归一化,通过滑动窗口的方式生成用于训练的训练集;使用训练集训练一个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模型;使用训练好的LSTM模型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设备的网络流,构成预测集;获取对应预测时间段内设备网络流的k个真实值,构成真实集,计算预测集与真实集之间的相似度;根据相似度,通过递归计算得到当前设备的信任度,其中递归计算时信任度增量遵循惩罚机制。
-
公开(公告)号:CN110868716B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1911153421.7
申请日:2019-11-22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无线通信物理层安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连续子载波分组的物理层安全传输方法,适用于结合OFDM技术特点的多载波通信网络,通过建模、分组处理将CSI估计误差分散到子载波组中,平均化由信道估计误差带来的排序错乱,同时子载波分组处理中频域信道系数模值平方的求和运算拉大了不同组信道平均增益之间的差异,一定地提高了排序的鲁棒性,从而改善了系统误比特率性能。分组处理仿真结果表明,子载波分组处理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本系统由信道估计误差影响下的鲁棒性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3238230B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110391633.X
申请日:2021-04-12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河南九域恩湃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李哲 , 卢明 , 梁允 , 姚德贵 , 郭志民 , 刘善峰 , 王超 , 王津宇 , 王磊 , 李帅 , 杨磊 , 苑司坤 , 高阳 , 马建伟 , 耿俊成 , 吕卓 , 陈岑 , 刘莘昱 , 张小斐 , 刘昊 , 杨文
Abstract: 一种针对电网生产的夏季强对流引起的大风预警方法,基于风暴单体自动识别、跟踪SCIT算法和模糊逻辑原理,首先根据大量的历史数据,统计雷暴大风的雷达识别指标及其对应的权重系数和隶属函数,得到雷暴大风识别算法模型;其次在实施过程中将雷达基数据转化为雷达回波拼图资料,进而对雷达三维组网拼图数据进行风暴单体自动识别和跟踪,对识别到的每个风暴单体进行跟踪识别判断,计算风暴单体产生大风概率;当满足灾害性大风阈值标准时,会及时提醒预警或实时显示。本方法适用于灾害性大风短临预警业务,提高雷暴大风自动、快速识别能力,最大限度降低灾害大风对电网及电网设备造成的损失。
-
公开(公告)号:CN116366326A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310306547.3
申请日:2023-03-27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面向智能化配电终端的安全防护系统和方法,所述系统包括终端身份认证模块,用于进行配电二次系统轻量级身份管理与认证;报文快速加解密模块,用于进行智能化配电终端报文加解密;智能化终端本地运维模块,用于进行智能化配电终端的安全本地运维;终端容器安全模块,用于进行终端多角度容器资源综合隔离,保证配电智能化终端的安全防护。本发明可基于区块链技术实现智能化配电终端身份认证,基于国产高强度商用密码算法实现智能化配电终端报文快速加解密,可实现支撑RFID、蓝牙等近距离通信方式的智能化配电终端本地运维安全防护,以及实现配电终端内核级的容器资源隔离防护。
-
公开(公告)号:CN113313289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110490634.X
申请日:2021-05-06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河南九域恩湃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姚德贵 , 梁允 , 李哲 , 王超 , 郭志民 , 王磊 , 王津宇 , 卢明 , 刘善峰 , 李帅 , 杨磊 , 苑司坤 , 高阳 , 崔晶晶 , 马建伟 , 耿俊成 , 吕卓 , 陈岑 , 刘莘昱 , 张小斐 , 刘昊 , 杨文
Abstract: 一种基于多数据源的电网气象预警系统,包括数据解析层、数据存储层、数据分析层以及数据应用层:数据解析层进行数据的下载与解析,将解析后的数据存储至所述数据存储层中对应的数据库;数据分析层从所述数据存储层调用所需数据进行逻辑处理,并将结果发送至所述数据应用层进行展示与应用。本发明的系统可结合运用多种数据进行更加精准的解析与预警,其中数据分析层结合多种数据源判断气象灾害与设备故障关联敏感性,山火对路线影响分析模型使用多种数据对山火情况进行分析,同时可应用改进的覆冰舞动天气与设备故障关联分析模型对覆冰舞动天气与设备故障进行预警,实现更加准确的多功能电网气象预警。
-
公开(公告)号:CN114629712B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210295870.0
申请日:2022-03-24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武汉大学
Abstract: 一种面向智能电网V2G的可控匿名隐私保护系统及方法,具有实现隐私保护、安全高效等特点,能够保护电动汽车对电网V2G供需双方的隐私安全,通过使用短随机签名,电动汽车将电力需求以匿名方式发送到汇聚单元,汇聚单元将需求发送到区块链上,等待充电站在区块链上发送服务请求。匹配成功后,充电站使用短随机签名进行匿名身份认证。特别地,在发生争执时,可信权威TA可以追溯电动汽车/充电站。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