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065100B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111334994.7
申请日:2021-11-11
Applicant: 国网河北能源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华北电力大学
IPC: G06F17/10 , G06F18/23213 , G06Q10/04 , G06Q50/06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锅炉氮氧化物排放量控制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包括:根据历史数据获取多个数据样本,每个数据样本的输入参数为锅炉的工作状态参数,包括可调参数和不可调参数,输出参数为NOx排放量的值;根据每个数据样本的输入参数对多个数据样本进行聚类,得到t个子集,通过每个子集分别对预设模型进行训练,得到t个子模型;根据给定工况下锅炉的不可调参数,在t个子模型中确定目标模型;以锅炉的出口NOx排放量最低确定目标函数,根据目标函数和目标模型对锅炉的可调参数寻优,得到锅炉的可调参数的优化值。本发明能够优化锅炉运行参数,以降低NOx的排放量。
-
公开(公告)号:CN114399149A
公开(公告)日:2022-04-26
申请号:CN202111466272.7
申请日:2021-12-03
Applicant: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河北能源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多场景技术的综合能源微网两阶段随机规划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建立不确定因素的分时段概率分布模型;步骤2:基于混合Copula函数的时间相关性模型及参数优化;步骤3:基于典型场景建立综合能源微网的第一阶段随机规划模型;步骤4:基于非型场景建立综合能源微网的第二阶段随机规划模型。本发明充分考虑光伏、风电、价格和负荷的不确定性,更加符合实际统计规律,减小不确定性对综合能源微网规划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4330835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111482608.9
申请日:2021-12-07
Applicant: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河北能源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
IPC: G06Q10/04 , G06Q30/02 , G06Q50/06 , G06F30/20 , G06F111/04 , G06F119/06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综合能源微网中电/热混合储能系统的优化配置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确定综合能源微网;步骤2、建立以运行成本为目标的综合能源系统的优化运行目标函数;步骤3、获取系统的约束条件,并转化为混合整数规划的形式;步骤4、建立电/热混合储能的优化配置模型。本发明计及了系统的经济性,在保证系统经济运行的同时,可以降低系统的碳排放,提高供电和供热平衡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065100A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2111334994.7
申请日:2021-11-11
Applicant: 国网河北能源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华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锅炉氮氧化物排放量控制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包括:根据历史数据获取多个数据样本,每个数据样本的输入参数为锅炉的工作状态参数,包括可调参数和不可调参数,输出参数为NOx排放量的值;根据每个数据样本的输入参数对多个数据样本进行聚类,得到t个子集,通过每个子集分别对预设模型进行训练,得到t个子模型;根据给定工况下锅炉的不可调参数,在t个子模型中确定目标模型;以锅炉的出口NOx排放量最低确定目标函数,根据目标函数和目标模型对锅炉的可调参数寻优,得到锅炉的可调参数的优化值。本发明能够优化锅炉运行参数,以降低NOx的排放量。
-
公开(公告)号:CN116258055A
公开(公告)日:2023-06-13
申请号:CN202211467239.0
申请日:2022-11-22
Applicant: 国网河北能源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27 , H02J3/00 , G06F18/214 , G06Q10/04 , G06N3/0442 , G06N3/048 , G06N3/08 , G06F17/16 , G06F17/18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发电控制中机组负荷及动态调节能力在线预测方法,采用:步骤1.对历史运行数据的采集,步骤2.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清洗和筛选;步骤3.确定LSTM神经网络模型的输入输出变量,选择数据的训练集和验证集;步骤4.得到基于贝叶斯优化的LSTM机组负荷动态调节能力预测模型;本发明实现机组自动发电控制运行过程中,机组的负荷及动态调节能力的在线预测,实现整个自动发电控制过程中的在线预警,确保电网安全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15800341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1355062.5
申请日:2022-11-01
Applicant: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河北能源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面向电力调峰的分布式储能聚合控制方法及装置,获取调峰响应过程中各组分布式储能系统的优先调用系数,采用动态扩充方法确定参与当前调峰时间段的分布式储能系统第一响应集合,分布式储能系统第一响应集合的总输出功率大于等于响应功率且响应时间不低于1小时;在当前调峰时间段内,通过对分布式储能系统第一响应集合进行闭环控制,对分布式储能系统第一响应集合进行动态扩充得到分布式储能系统第二响应集合,分布式储能系统第二响应集合的总输出功率等于调峰控制指令;通过在分布式储能聚合控制过程中采用控制策略同时保证分布式储能被公平调用、储能SOC处于安全区间、聚合输出能力以及聚合商收益,实现面向用户侧的储能设施聚合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3949075A
公开(公告)日:2022-01-18
申请号:CN202111138977.6
申请日:2021-09-27
Applicant: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河北能源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网源协调调频、惯量支撑在线监测分析系统及方法,本发明适用于新能源厂站的监测分析工作,解决了新能源厂站运行数据的高效采集与融合问题,解决了电厂一次调频及惯量支撑能力在线计算评估问题,有助于发现影响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因素,优化机组调度运行。新能源网源协调调频、惯量在线监测分析系统,实现主站远程监测及评估子站整厂站、集电线、单机的运行状态参数、调频支撑能力、惯量支撑能力。新能源网源协调调频、惯量在线监测方法,实现了主站远程监测及评估子站整厂站、集电线、单机的运行状态参数、调频支撑能力、惯量支撑能力及评价。
-
公开(公告)号:CN113887786A
公开(公告)日:2022-01-04
申请号:CN202111072152.9
申请日:2021-09-14
Applicant: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河北能源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PSO‑LSTM的一次调频能力评估与预测系统,包括如下步骤:采集火力发电机组DCS系统中的历史数据;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得到能反映一次调频过程的有效数据;选择数据的训练集和验证集,确定模型的输入输出变量;构造LSTM神经网络并使用PSO算法优化网络模型,得到基于PSO‑LSTM的一次调频能力评估与预测模型;本发明通过利用火电机组的历史运行数据,确定影响一次调频能力的变量因素,确定一次调频性能评估的方法,并通过构建LSTM神经网络模型,对火电机组的一次调频能力进行预测,辅助调度人员可以在发生扰动时进行紧急的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1614128A
公开(公告)日:2020-09-01
申请号:CN202010432431.0
申请日:2020-05-20
Applicant: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河北能源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2J3/4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并网背景下供热机组AGC协调控制优化方法,涉及电厂自动控制技术领域;其包括S1对AGC负荷指令进行加强和S2调节汽机主控变参数的步骤,所述步骤S1对AGC负荷指令进行加强包括S101对负荷指令限速并微分和S102对负荷指令限幅的步骤;其通过S1对AGC负荷指令进行加强和S2调节汽机主控变参数的步骤等,实现了供热机组AGC调节性能较好。
-
公开(公告)号:CN110716513A
公开(公告)日:2020-01-21
申请号:CN201910875770.3
申请日:2019-09-17
Applicant: 国网河北能源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5B19/4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EXCEL的间接式模拟量原始数据采集方法,其包括图像采集过程和数据复原过,图像采集过程使用拍照设备对工业现场原有控制系统显示器上的曲线进行拍摄以采集原有控制系统内集成的数据采集系统所采集的模拟量曲线图像;数据复原过程将采集的模拟量曲线图像为导入至EXCEL中,通过建立和描绘曲线,复原所有曲线的真实数据点信息,并将数据点信息以一定的数据格式保存成文件;本发明为非接触式采集,无需接入控制系统即可完成数据采集,安全性高,对工业控制系统无任何影响,本发明的方法与工业控制现场使用的控制系统品牌无关,无需考虑系统间不同通信协议的兼容性,通用性强。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