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120669B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申请号:CN201910356619.9
申请日:2019-04-29
Applicant: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电力系统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限制电网短路电流的网架调整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所述方法包括:计算初始网络在正常运行方式下的网络电力数据;根据网络电力数据,获取满足限制短路电流要求的可行网架调整方案,并根据网络潮流计算结果及可行网架调整方案,建立网架调整方案分析模型;然后考虑安装在初始网络的关键线路中潮流控制器的作用,建立潮流控制器与网架调整方案的联合优化模型;计算潮流控制量最优解,并根据潮流控制量最优解对初始网络进行网架调整。本发明选择的网架调整方案在满足短路电流要求的基础上,考虑潮流控制器的潮流控制作用,改善网架调整方案的静态安全性,从而实现网络的短路电流和静态安全性的兼顾。
-
公开(公告)号:CN110120669A
公开(公告)日:2019-08-13
申请号:CN201910356619.9
申请日:2019-04-29
Applicant: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电力系统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限制电网短路电流的网架调整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所述方法包括:计算初始网络在正常运行方式下的网络电力数据;根据网络电力数据,获取满足限制短路电流要求的可行网架调整方案,并根据网络潮流计算结果及可行网架调整方案,建立网架调整方案分析模型;然后考虑安装在初始网络的关键线路中潮流控制器的作用,建立潮流控制器与网架调整方案的联合优化模型;计算潮流控制量最优解,并根据潮流控制量最优解对初始网络进行网架调整。本发明选择的网架调整方案在满足短路电流要求的基础上,考虑潮流控制器的潮流控制作用,改善网架调整方案的静态安全性,从而实现网络的短路电流和静态安全性的兼顾。
-
公开(公告)号:CN109990385B
公开(公告)日:2021-05-04
申请号:CN201910299517.8
申请日:2019-04-15
Applicant: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Inventor: 安佳坤 , 贺春光 , 王涛 , 邵华 , 齐晓光 , 樊会丛 , 王峰 , 胡诗尧 , 孙鹏飞 , 韩璟琳 , 马国真 , 翟广心 , 檀晓林 , 张晶 , 黄凯 , 习朋 , 刘芮 , 杨洋 , 马明禹 , 朱俊栋 , 崔立飞 , 刘雪飞 , 唐帅 , 李光毅 , 段利峰
IPC: F24D19/10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电力监测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分散式电采暖的需求侧管理系统,包括:需求侧管理装置、多个用户的电采暖设备和与电采暖设备一一对应的交采控制终端;需求侧管理装置发送控制指令至交采控制终端;交采控制终端根据控制指令控制电采暖设备的工作状态,并采集电采暖设备的采暖用电信息,以及将采暖用电信息发送至需求侧管理装置;需求侧管理装置还用于接收采暖用电信息,并根据采暖用电信息生成居民用电台账信息。本发明通过在各个用户端设置交采控制终端,既能够实时监测各个用户的采暖用电信息,又能够有针对性的对各个用户的电采暖设备进行控制,从而提高电采暖配套电网设备的整体利用率,改善分散式电采暖的运行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1245025A
公开(公告)日:2020-06-05
申请号:CN202010079877.X
申请日:2020-02-04
Applicant: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综合能源系统运行策略的优化方法、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计算所述综合能源系统中的光伏能源的预测输出功率;基于所述光伏能源的预测输出功率,得到所述综合能源系统的初始运行策略;根据所述光伏能源的预测输出功率和预设的误差概率分布函数,得到目标光伏出力场景;基于预设的目标函数和预设的约束条件,根据所述目标光伏出力场景对所述初始运行策略进行可行性验证;若可行性验证未通过,则松弛约束条件,并基于松弛后的约束条件对所述初始运行策略进行调整,获得目标运行策略,利用本发明得到的综合能源系统的运行策略更稳定,使电网运行更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1027807A
公开(公告)日:2020-04-17
申请号:CN201911101878.3
申请日:2019-11-12
Applicant: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潮流线性化的分布式发电选址定容方法,首先通过同时考虑风光投资的经济效益和配电网的经济成本,建立分布式发电选址定容的双层规划模型,更加贴近电网实际运行场景,具有较好的可行性,精确度较高,鲁棒性较好;然后基于凸松弛法、变量线性化法、二阶锥近似以及基于KKT最优性条件,将本发明原始提出的非凸模型分布式发电选址定容的双层规划模型中的非线性项进行线性化处理,并进一步转换成完全线性可解的单层多目标线性规划模型,极大地降低了模型求解复杂度,计算复杂度较低,更加简单快捷,并且转换后的求解结果与为进行线性化转换的求解结果非常接近,能够在保证精确度的情况下大大降低计算的复杂度。
-
公开(公告)号:CN109990385A
公开(公告)日:2019-07-09
申请号:CN201910299517.8
申请日:2019-04-15
Applicant: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Inventor: 安佳坤 , 贺春光 , 王涛 , 邵华 , 齐晓光 , 樊会丛 , 王峰 , 胡诗尧 , 孙鹏飞 , 韩璟琳 , 马国真 , 翟广心 , 檀晓林 , 张晶 , 黄凯 , 习朋 , 刘芮 , 杨洋 , 马明禹 , 朱俊栋 , 崔立飞 , 刘雪飞 , 唐帅 , 李光毅 , 段利峰
IPC: F24D19/10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电力监测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分散式电采暖的需求侧管理系统,包括:需求侧管理装置、多个用户的电采暖设备和与电采暖设备一一对应的交采控制终端;需求侧管理装置发送控制指令至交采控制终端;交采控制终端根据控制指令控制电采暖设备的工作状态,并采集电采暖设备的采暖用电信息,以及将采暖用电信息发送至需求侧管理装置;需求侧管理装置还用于接收采暖用电信息,并根据采暖用电信息生成居民用电台账信息。本发明通过在各个用户端设置交采控制终端,既能够实时监测各个用户的采暖用电信息,又能够有针对性的对各个用户的电采暖设备进行控制,从而提高电采暖配套电网设备的整体利用率,改善分散式电采暖的运行效果。
-
-
公开(公告)号:CN110110895A
公开(公告)日:2019-08-09
申请号:CN201910276180.9
申请日:2019-04-08
Applicant: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Inventor: 荆志朋 , 王颖 , 邵华 , 张章 , 张倩茅 , 刘雪飞 , 齐晓光 , 马国真 , 袁博 , 胡诗尧 , 唐帅 , 张丽洁 , 习朋 , 郑紫尧 , 刘芮 , 李振伟 , 任惠 , 张爱伟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智能电网与可再生能源接入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优化调度的方法及终端设备,该方法包括:根据获取的目标电动汽车的数量和荷电量信息,获取目标电动汽车的充电优先权值和V2G优先权值;获取执行V2V的电动汽车的V2V功率最大值,并根据V2V功率最大值、充电优先权值和V2G优先权值,确定执行V2V的电动汽车的顺序;根据所确定的执行V2V的电动汽车的顺序,以电动汽车集群充放电站效益最大化作为目标函数,通过整数规划方式,获取目标电动汽车的最优调度策略,可以在充分考虑电动汽车集群充放电站、配电网和电动汽车用户三方的效益的基础上,得到待接受服务的电动汽车的最优调度策略。
-
公开(公告)号:CN109861295A
公开(公告)日:2019-06-07
申请号:CN201910276179.6
申请日:2019-04-08
Applicant: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齐晓光 , 王颖 , 邵华 , 张章 , 张倩茅 , 安佳坤 , 习朋 , 刘芮 , 荆志朋 , 张丽洁 , 郑紫尧 , 胡诗尧 , 韩璟琳 , 樊会丛 , 杨洋 , 唐帅 , 刘雪飞 , 李光毅 , 袁博
IPC: H02J3/3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目标新能源规划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应用于新能源规划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采集典型风电场和光伏电站出力数据;对区域内不同并网方式的新能源,以就近消纳、系统网损最小、购电成本最小为优化目标构建多目标优化模型;根据所述出力数据和所述多目标优化模型确定新能源接网位置和装机容量。本发明提供的多目标新能源规划方法及装置能够有效提高区域内新能源厂站发电利用效率,减少弃风弃光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1654025B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2010537491.9
申请日:2020-06-12
Applicant: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配网间互联输配一体化协调调度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建立输电网安全约束经济调度模型、配电网有功无功联合优化调度模型和输配两级电网一体化优化模型;求解输电网安全约束经济调度模型,并计算各联络线处节点边际电价;各配电网根据对应输电网电价求解各配电网有功无功联合优化调度模型,计算配电网间联络线处节点边际电价;比较相邻配电网间联络线处节点边际电价,决定配电网间是否发生互动,并迭代求解配电网有功无功联合优化调度模型直至收敛;配电网间协调互动达成一致后,进一步求解输电网安全约束经济调度模型直至收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