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657543A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11301426.1
申请日:2022-10-24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扬州供电分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G05B19/04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BIM的变电站智能辅助控制系统设计方法,包括模型导入、模型校验、系统结构设计、场景配置、设备选型和布置、效能仿真校验、二次辅助设计以及线缆自动敷设等步骤,以三维设计模型为基础,通过调用典型设备库、专家策略库,实现前端设备选型布置;利用BIM三维可视化技术和动态模拟算法实现前端设备效能仿真校验,优化前端设备布置;实现屏柜、功能单元与前端设备的连接关系设计,完成二次回路辅助设计,生成线缆连接表,实现自动线缆敷设设计;输出智能辅助控制系统的施工图。本方法能够完善和实践专家策略库、典型设备库,规范智能辅助控制系统的三维设计模型和二维出图表达。
-
公开(公告)号:CN118228336A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410356357.7
申请日:2024-03-27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扬州供电分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G06F30/12 , G06F30/20 , G06V30/422 , G06Q10/20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变电站二次回路可视化系统的搭建及运行方法,系统搭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图纸数据提取,基于特征图符目标检测识别的图纸识别技术,实现变电站二次设计图纸元件及接线信息的快速提取;2)模型元件建设,通过建模软件制作出实物模型,上传配置到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中供识别数据进行匹配;3)参数化建模;通过步骤1)生成的二次回路数字化文件,提取其中识别到的元件物理信息将实物模型进行空间定位,对整站进行建模,然后再通过识别到元件接线关系,确定元器件自身及相互间的连接,生成二次回路效果图,本发明可提升变电站的检修效率,在节约建模成本的同时发挥三维设计模型在变电站全生命周期中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4091151B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111348473.7
申请日:2021-11-15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扬州供电分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基于BIM模型的变电站辅助设备联动逻辑的校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加载变电站BIM模型;2)读取变电站功能区及辅助设备信息;3)匹配功能区内的联动场景;4)调用联动逻辑规则库;5)校验辅助设备;6)生成联动逻辑图。本发明在工作中,根据新一代变电站辅助设备智能监控系统的相关规范要求,提供了一种适用于设计、施工、验收等阶段的联动逻辑校验方法,保障了变电站安全稳定的运行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14091151A
公开(公告)日:2022-02-25
申请号:CN202111348473.7
申请日:2021-11-15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扬州供电分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基于BIM模型的变电站辅助设备联动逻辑的校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加载变电站BIM模型;2)读取变电站功能区及辅助设备信息;3)匹配功能区内的联动场景;4)调用联动逻辑规则库;5)校验辅助设备;6)生成联动逻辑图。本发明在工作中,根据新一代变电站辅助设备智能监控系统的相关规范要求,提供了一种适用于设计、施工、验收等阶段的联动逻辑校验方法,保障了变电站安全稳定的运行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09359383A
公开(公告)日:2019-02-19
申请号:CN201811207908.4
申请日:2018-10-17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扬州供电分公司
Inventor: 丁道军 , 夏睿 , 石慧 , 徐铼 , 翁惠廉 , 王振 , 姬慧 , 邱慧 , 孙应春 , 曹茂勇 , 王黎阳 , 任嘉晨 , 曹伟 , 印海洋 , 粟志元 , 李占群 , 李岩 , 周金桥 , 余秋衡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5009 , G06Q50/06 , G06T1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Revit三维智能辅助系统,包括:用于建立三维模拟模型的三维模型设计模块、与三维模型设计模块连接的前端设备选型布置模块、与前端设备选型布置模块连接的效能仿真校验模块、以及与效能仿真校验模块连接的数据输出模块。本发明还公开了采用所述基于Revit三维智能辅助系统的效能仿真方法。本发明可以及时、准确、直观地发现影响变电站安全稳定运行的潜伏性设备环境隐患和公共安全隐患,进而及时、有效地采取相应的运维与安保措施,提高了安全性,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8426763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667936.3
申请日:2024-05-28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扬州供电分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基于GIM的土建类模型快速建模系统及建模方法,涉及智能变电站设备信息模型领域。包括人机交互界面、模型解析模块、基本图元存储模块和拼接组合模块。通过对现有的复杂模型进行解析,分解出组成模型的最小几何单元,实现了三维模型的轻量化转化;通过对最小几何单元进行参数化修改和拼接组合,形成高阶的复杂土建模型,提高了土建专业的建模及设计工作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949066B
公开(公告)日:2023-09-08
申请号:CN202110240450.8
申请日:2021-03-04
Applicant: 扬州浩辰电力设计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扬州供电分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30/10 , H02J13/00 , G06F113/16
Abstract: 一种基于智能变电站逻辑模型提取二次信号回路方法。提供了一种能够在复杂的二次设备连接中,通过缺陷信号名称便可高效地查询出相应二次回路,方便快速故障定位的基于智能变电站逻辑模型提取二次信号回路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根据SCD、SPCD文件的结构化数据建立存储数据库表;S2、读取SCD、SPCD文件,通过dom4j将xml数据持久化到数据库表;S3、在SCD文件中根据信号名称查询发送装置、接收装置及接收端口;S4、接收SCD文件提供的接收装置、接收端口和发送装置进行SPCD动态解析;S5、合并电图和光缆网线图,形成完整的回路关系。本发明使得二次检修作业智能化,减少对人员经验和水平依赖程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540959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609258.1
申请日:2024-11-12
Applicant: 扬州浩辰电力设计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扬州供电分公司
IPC: G06V30/162 , G06V30/422 , G06V30/19 , G06V20/62 , G06V10/82 , G06N3/0464 , G06N3/08 , G06N3/0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系统的二次图纸矢量化方法,涉及电力系统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UNet图文分离,得到文字子图和线条子图;S2、在文字子图上进行OCR(光学字符识别);S3、在线条子图上进行矢量化以及矢量图的修复和美化;S4、Yolo v5(一种经典的监测网络)检测元器件,并用标准图元替换;S5、成果生成。本发明为电力系统二次图纸处理提供了高效、准确、智能的解决方案,有助于提升图纸矢量化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推动电力领域图纸处理技术的发展。
-
公开(公告)号:CN112949066A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2110240450.8
申请日:2021-03-04
Applicant: 扬州浩辰电力设计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扬州供电分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30/10 , H02J13/00 , G06F113/16
Abstract: 一种基于智能变电站逻辑模型提取二次信号回路方法。提供了一种能够在复杂的二次设备连接中,通过缺陷信号名称便可高效地查询出相应二次回路,方便快速故障定位的基于智能变电站逻辑模型提取二次信号回路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根据SCD、SPCD文件的结构化数据建立存储数据库表;S2、读取SCD、SPCD文件,通过dom4j将xml数据持久化到数据库表;S3、在SCD文件中根据信号名称查询发送装置、接收装置及接收端口;S4、接收SCD文件提供的接收装置、接收端口和发送装置进行SPCD动态解析;S5、合并电图和光缆网线图,形成完整的回路关系。本发明使得二次检修作业智能化,减少对人员经验和水平依赖程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9376425A
公开(公告)日:2019-02-22
申请号:CN201811228635.1
申请日:2018-10-22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扬州供电分公司 , 武汉映瑞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 北京博超时代软件有限公司
Inventor: 丁道军 , 夏睿 , 石慧 , 徐铼 , 翁惠廉 , 王振 , 姬慧 , 邱慧 , 孙应春 , 曹茂勇 , 王黎阳 , 任嘉晨 , 曹伟 , 印海洋 , 李岩 , 余秋衡 , 周金桥 , 粟志元 , 李占群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变电站三维模型的前端设备的自动布置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根据变电站三维模型中各功能区域信息,确定该变电站待布置前端设备的各功能区域;S2,对各待布置前端设备的功能区域,匹配需布置的前端设备;S3,计算各功能区域内各前端设备的数量;S4,根据各前端设备的安装规则计算出其在变电站三维模型中的三维坐标;S5,根据三维坐标将各前端设备的三维模型布置到变电站三维模型中。本发明方法实现将前端设备自动布置到变电站三维模型,降低智能辅助设备布置设计时对设计人员的经验的依赖的目标,提高变电站智能辅助系统的可靠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