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911891A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410078041.6
申请日:2024-01-18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常州供电分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双创中心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设备识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待识别遥感图像,所述待识别遥感图像中包含待识别的目标电力设备;对待识别遥感图像进行切片处理得到多个子图像,切片处理时相邻切片间的重叠区域的尺寸与设备集中的电力设备的尺寸相关,所述设备集至少包括待识别的目标电力设备;对每个子图像进行图像识别,将识别得到的候选电力设备的信息进行整合并去重,得到待识别遥感图像中所有目标电力设备对应的目标识别信息。该方法在切片处理时将相邻切片间的重叠区域的尺寸与设备集中的电力设备的尺寸相关联,可以避免漏检现象,同时通过去重的操作可以避免检测到的目标电力设备重复,提高对电力设备进行识别的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094582A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211597151.0
申请日:2022-12-12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常州供电分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4B10/07 , H04B10/07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RPA的光缆光功率异常监测系统,包括:RPA数据采集单元,RPA数据采集单元用于通过机器人流程自动化方式非侵入获取网管系统采集的光模块光功率数据;数据存储单元,数据存储单元用于对RPA数据采集单元获取的光模块光功率数据进行解析,得到光路业务信息,并存储光路业务信息;异常检测单元,异常检测单元用于基于数据分析、人工智能技术,根据光路业务信息判断是否有光路存在光功率异常,并进行隐患预警;界面交互单元,界面交互单元用于提供用户操作界面、数据交互接口,并对光路业务信息和光路是否存在光功率异常的状态进行可视化展示。本发明能够实时监测光缆光功率,并智能预警光缆故障,从而有效保障通信网的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6345097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310213871.0
申请日:2023-03-07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常州供电分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1P1/2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宽带带通滤波器,包括垂直安装基板电路结构,垂直安装基板电路结构包括垂直基板、水平基板、垂直安装平行双线电路结构和垂直安装单线电路结构,其中,垂直基板垂直贴合安装于水平基板上表面,垂直安装平行双线电路结构包括两个位于垂直基板、且相互对称的平行传输线和两个位于水平基板、且相互对称的平行传输线,垂直安装单线电路结构包括一个金属条带线,金属条带线贴合安装于垂直基板任一侧面。由此,采用垂直安装基板电路的三维结构设计宽带带通滤波器,来实现所需的电磁紧耦合和高阻抗线电路,可以在提高信号完整性的情况下实现宽阻阻带,具有宽通带、宽谐波抑制的优点,插入损耗低,且设计简单易实现。
-
公开(公告)号:CN116192195A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211596595.2
申请日:2022-12-12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常州供电分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线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业务共存下的电力线通信非正交多址接入方法,首先,中继采用基于最大比合并的波束成形技术接收室内用户的信号,波束最大方向对准URLLC用户;其次,中继广播可接入信道的阈值,每个时隙调度一个满足阈值条件的eMBB用户,采用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与URLLC用户共享频谱资源,并且进一步通过基于阈值判断的自适应功率控制算法调整自身发射功率;最后,中继将解码后的多个用户信号在频率域叠加后传输到目的节点。本发明将eMBB业务和URLLC业务在同一时频资源进行复用,在保证URLLC业务的低时延高可靠特性的同时,以较低的功率开销保证eMBB用户的服务质量需求,从而完成多业务共存条件下的通信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16996133B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311253235.7
申请日:2023-09-27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常州供电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力线载波通信设备身份认证及窃听定位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采集每个所述子节点的信号;S2,从每个所述子节点的信号中提取节点指纹;S3,根据每个所述子节点的节点指纹和预设节点指纹库中对应的基准节点指纹进行身份认证;S4,如果身份认证不通过,则根据所述多个子节点之间的拓扑关系建立双向链表,并根据所述双向链表进行窃听定位。本发明能够提高窃听定位的效率且可靠性较高。
-
公开(公告)号:CN116996133A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2311253235.7
申请日:2023-09-27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常州供电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力线载波通信设备身份认证及窃听定位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采集每个所述子节点的信号;S2,从每个所述子节点的信号中提取节点指纹;S3,根据每个所述子节点的节点指纹和预设节点指纹库中对应的基准节点指纹进行身份认证;S4,如果身份认证不通过,则根据所述多个子节点之间的拓扑关系建立双向链表,并根据所述双向链表进行窃听定位。本发明能够提高窃听定位的效率且可靠性较高。
-
公开(公告)号:CN108711862B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1810582930.0
申请日:2018-06-07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淮安供电分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2J3/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定义一种间歇式能源功率波动对多层级配电网电压影响的评估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定义间歇式能源深度指标,并以此定义多层级配电网中间歇式能源功率波动对于并网点电压影响的指标;2)定义拓扑连接的间歇式能源并网深度指标与多层级配电网节点负荷的节点平均电压,并以此定义多层级配电网中间歇式能源波动对于平均电压影响的指标。本发明计算的指标值与实际值拟合较好,能够对多层级配电网的电压变化进行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08711862A
公开(公告)日:2018-10-26
申请号:CN201810582930.0
申请日:2018-06-07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淮安供电分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2J3/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3/12 , H02J2003/0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定义一种间歇式能源功率波动对多层级配电网电压影响的评估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定义间歇式能源深度指标,并以此定义多层级配电网中间歇式能源功率波动对于并网点电压影响的指标;2)定义拓扑连接的间歇式能源并网深度指标与多层级配电网节点负荷的节点平均电压,并以此定义多层级配电网中间歇式能源波动对于平均电压影响的指标。本发明计算的指标值与实际值拟合较好,能够对多层级配电网的电压变化进行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13270856A
公开(公告)日:2021-08-17
申请号:CN202110496204.9
申请日:2021-05-07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河南九域恩湃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分公司 ,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郑州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2H7/26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电流过零点进行同步的线路纵联差动保护方法,包括:检测故障前电流的过零点并分类;保护启动元件动作后,选取一个过零点作为基准点,并虚拟一个正弦波作为基准相量;以虚拟的基准相量为参考计算电流相量的幅值及相位;以当前采样时刻与基准点的时间差作为时间标签;将包含电流相量的幅值及相位、时间标签、过零点类型的本侧电流信息发送给对侧;比较本侧和对侧的电流信息,对对侧电流信息进行处理;利用时间标签相同的本侧、对侧电流信息计算差动电流和制动电流,实现两侧电流的同步。本发明不受收、发通道延时不一致的影响,对通信速率和通道性能的要求低,对纵联通道的依赖性不强,具有经济性强、可靠性高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3010225B
公开(公告)日:2022-07-26
申请号:CN202110246491.8
申请日:2021-03-05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河南九域恩湃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 河南送变电建设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分公司 ,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智能变电站配置文件自动装载方法及系统,利用变电站站控层网络作为传输通道,以实现配置文件管控服务器和包含应答装载模块的二次设备之间的通讯,其中配置文件管控服务器包括权限确认模块、SCD文件召唤模块、SCD文件管控模块和SCD文件下装模块;基于该自动装载系统实现从终版SCD文件到二次设备终端的自动封闭装载环境,保证SCD文件装载过程中的一致性和准确性,减少人工干预,提高装载效率,降低SCD文件装载过程中的安全风险。极大限度地利用了站内现有设备及传输信道,仅添加部分设备和软件程序,无需进行过多额外投资,经济性好,易于实现。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