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669757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748130.3
申请日:2024-12-02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京供电分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双创中心 , 南京苏逸实业有限公司
IPC: G06F18/214 , G06F18/2431 , G06Q10/0639 , G06Q50/06 , G06N7/02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一种充电站关键指标确定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多个样本充电站的各个充电量关联指标的数据值得到多个样本指标数据,并将各个样本指标数据转换为模糊变量;基于模糊变量确定条件变量和结果变量;以及基于条件变量和结果变量从各个充电量关联指标中确定出影响充电站充电量的充电量关键指标。本发明实施例能够准确地确定出充电站的充电量关键指标。
-
公开(公告)号:CN118330310B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0388767.X
申请日:2024-04-01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京供电分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双创中心 , 南京苏逸实业有限公司
Inventor: 楚成博 , 张国利 , 冯隆基 , 方磊 , 汪自虎 , 孙少斌 , 谢林红 , 何映虹 , 朱云毓 , 徐正安 , 周倩 , 徐俊 , 解文涛 , 王子成 , 张志伟 , 蔡明明 , 杜渐
IPC: G01R22/06 , G01R35/04 , G06F16/215 , G06F16/2458
Abstract: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电能计量故障下差错电量的计算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属于电力计量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先采集历史运行数据,在采集的历史运行数据中构建判断数据集合L来对电流积分法计算出的预估用电量与实际用电量之间的偏差程度,当偏差程度较大时,进行校正补偿。本发明增加了电流积分法计算出的预估用电量与实际用电量之间的偏差判断,同时对电流积分法计算出的预估用电量进行了校正补偿,大大提高了电流积分法计算电能计量故障下差错电量的准确率,使得电量退补工作可以公平公正的进行。同时,本发明搭建了承载电能计量故障下差错电量的计算方法的系统平台和存储介质,使得计算方法可以更加流畅的应用于不同的场景。
-
公开(公告)号:CN118330310A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410388767.X
申请日:2024-04-01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京供电分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双创中心 , 南京苏逸实业有限公司
Inventor: 楚成博 , 张国利 , 冯隆基 , 方磊 , 汪自虎 , 孙少斌 , 谢林红 , 何映虹 , 朱云毓 , 徐正安 , 周倩 , 徐俊 , 解文涛 , 王子成 , 张志伟 , 蔡明明 , 杜渐
IPC: G01R22/06 , G01R35/04 , G06F16/215 , G06F16/2458
Abstract: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电能计量故障下差错电量的计算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属于电力计量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先采集历史运行数据,在采集的历史运行数据中构建判断数据集合L来对电流积分法计算出的预估用电量与实际用电量之间的偏差程度,当偏差程度较大时,进行校正补偿。本发明增加了电流积分法计算出的预估用电量与实际用电量之间的偏差判断,同时对电流积分法计算出的预估用电量进行了校正补偿,大大提高了电流积分法计算电能计量故障下差错电量的准确率,使得电量退补工作可以公平公正的进行。同时,本发明搭建了承载电能计量故障下差错电量的计算方法的系统平台和存储介质,使得计算方法可以更加流畅的应用于不同的场景。
-
公开(公告)号:CN119231598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384044.9
申请日:2024-09-30
Applicant: 南京苏逸实业有限公司 , 南京苏逸实业有限公司科技信息网络分公司 , 南京华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鸿蒙操作系统的用户侧储能系统及电力预分配方法,所述系统包括储能设备,用于存储电能;数据处理单元,用于采集和处理储能设备的数据;EMS系统,安装于用户侧,用于根据采集的储能设备的数据和预设策略控制储能设备的充放电过程,并实时监测储能设备的充放电状态和电能质量;EMS系统包括预测模块,预测模块用于根据用户侧的电能消耗数据预测各用户未来的电能需求;鸿蒙操作系统,用于负责处理系统任务和调度资源,控制和管理EMS系统。本发明实采用鸿蒙操作系统作为EMS系统的运行和管理平台,具有更高效、更智能的控制和管理能力,能够预测储能设备的充放电状态和电能需求,从而实现更高效、更智能的储能管理和控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