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149523B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210733073.6
申请日:2022-06-27
Applicant: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太原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考虑风光出力不确定性的充电站配置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电网历史年度运行数据以及多套充电站配置方案,确定各充电站配置方案对应的电源输出功率并确定功率平衡约束、各充电站配置方案对应的电网年化网损函数;根据交通网络拓扑确定各充电站配置方案对应的用户耗费时间函数;以电网年化网损和用户所需时间最小为上层目标函数,对上层多目标配置模型进行求解,得到上层最优配置方案集合,降低了电网年化网损和电动汽车用户充电耗费的时间;并基于下层校验模型,在各典型场景下对弃风弃光量约束中弃风量范围的上限和弃光量范围的上限进行迭代更新,使得弃风弃光量尽可能小,保证了风光新能源的消纳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4677041A
公开(公告)日:2022-06-28
申请号:CN202210399303.X
申请日:2022-04-15
Applicant: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太原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并网的配电网规划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建立适用于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并网的配电网规划指标体系;根据配电网规划指标体系中每个配电网规划指标在各规划方案中的指标值,确定每个所述配电网规划指标的综合权重;根据每个所述配电网规划指标的综合权重采用优劣解距离法,确定各规划方案中的最优规划方案;实施最优规划方案。本发明结合每个配电网规划指标在各规划方案中的指标值确定综合权重,克服了现有的综合评价方法中受主观信息的影响,存在较大偏差的技术缺陷,而且本发明根据综合权重,利用优劣解距离法确定最优规划方案相比与现有的根据加权求和结果进行方案测评的方案,更加的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19692673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731513.X
申请日:2024-11-29
Applicant: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太原理工大学
IPC: G06Q10/0631 , H02J3/00 , H02J3/06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信息论的综合能源系统薄弱环节辨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构建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模型;S2、模拟N‑1故障情形、S3、基于熵值法的脆弱性评估、S4、综合脆弱性评估、S5、线路排序与脆弱线路识别;本发明利用信息熵的概念来评估和识别综合能源系统中的脆弱线路。信息熵作为衡量系统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的工具,能够有效反映系统在能量分布和网络结构上的稳定性,本文通过建立综合能源系统的优化调度模型,详细计算了在正常运行和N‑1故障情形下的系统潮流,包括各条线路的电流流量和各个节点的电压以及各个气节点气压。
-
公开(公告)号:CN119623940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653974.X
申请日:2024-11-19
Applicant: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太原理工大学
IPC: G06Q10/0631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农村能源转型的农村综合能源网的规划方法及终端,基于所述农村综合能源网典型结构,对其中的能源供应设备、能源转换设备和能源存储设备的数学模型进行构建,此外还构建了考虑农业生产的调控负荷模型、建立了包含系统经济效益、环境效益、能源效率等维度的农村综合能源网规划多目标函数、设定了能源网规划优化模型的约束条件,从而形成农村综合能源网规划优化模型,并对每种设备的容量进行迭代,当迭代收敛时得到最优容量,将所述最优容量代入所述农村综合能源网规划优化模型生成规划方案。相比于孤立地规划电网、热网,更有利于实现不同能源间的有机协调和多能互补,提高农村能源利用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862040A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210575018.9
申请日:2022-05-25
Applicant: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太原理工大学
IPC: G06Q10/04 , G06Q10/06 , G06Q50/06 , G06F30/18 , G06F30/25 , G06N3/00 , H02J3/00 , H02J3/38 , H02J3/46 , G06F111/04 , G06F111/06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系统灵活性需求的配电网双层规划方法,应用于配电网规划技术领域,具体步骤包括:获取数据,并进行预测,根据预测结果生成基本场景;确定规划层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构建配电网规划层模型;根据预测结果的时序数据,计算配电系统各时间节点灵活性缺额;利用配电系统各时间节点灵活性缺额,确定模拟层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构建配电网模拟层模型;采用模拟退火粒子群算法对配电网规划层模型和配电网模拟层模型求解,得到配电网规划方案。本发明建立了计及灵活性需求的配电网双层规划模型,可以尽可能减少或者消除消纳限制因素,进一步提高需求侧响应的响应潜力,提高清洁能源的利用效率,减少碳排放成本与网损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5149523A
公开(公告)日:2022-10-04
申请号:CN202210733073.6
申请日:2022-06-27
Applicant: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太原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考虑风光出力不确定性的充电站配置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电网历史年度运行数据以及多套充电站配置方案,确定各充电站配置方案对应的电源输出功率并确定功率平衡约束、各充电站配置方案对应的电网年化网损函数;根据交通网络拓扑确定各充电站配置方案对应的用户耗费时间函数;以电网年化网损和用户所需时间最小为上层目标函数,对上层多目标配置模型进行求解,得到上层最优配置方案集合,降低了电网年化网损和电动汽车用户充电耗费的时间;并基于下层校验模型,在各典型场景下对弃风弃光量约束中弃风量范围的上限和弃光量范围的上限进行迭代更新,使得弃风弃光量尽可能小,保证了风光新能源的消纳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7879047B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410281477.5
申请日:2024-03-13
Applicant: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分布式光伏接入配网的优化方法及系统,涉及电网优化技术领域,其方法包括:基于所有分布式光伏点的输出电压与输出电流确定有功和无功功率;对区域中所有子区域进行光伏可接入判断,获得光伏不可接入和可接入区域;基于有功和无功功率数据将所有分布式光伏点分类为核心光伏点和非核心光伏点,基于核心光伏点与非核心光伏点的联系度构建联系矩阵;基于联系矩阵确定所有非核心光伏点所属的核心光伏点;基于所有非核心光伏点所属的核心光伏点确定多个核心光伏点网,基于核心光伏点位置确定每个核心光伏点网的最佳光伏可接入区域。本发明实现了在分布式光伏接入配网前对分布式光伏进行部分组网,为部分光伏组网寻找了最佳的接入区域。
-
公开(公告)号:CN117767372A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311825443.X
申请日:2023-12-27
Applicant: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布式电源的储能配置方法,包括:设定第一目标函数和第二目标函数,并列出第一目标函数和第二目标函数的约束条件;第一目标函数以分布式储能的净负荷方差最小为目标,第二目标函数以分布式储能的日运行净成本最小为目标;通过对第一目标函数和第二目标函数的求解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得到分布式电源最优的储能配置,即得到分布式储能配置的最优充放电功率和最优容量。优点在于:通过两个目标函数的求解确认分布式储能配置的最优充放电功率和最优容量,解决了配电网向主网功率倒送问题,使储能运行在合理的荷电状态范围内,充分利用了储能容量,延长了储能的寿命,有效提升了储能运行的经济性及配电网对分布式储能的消纳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6011619A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211595396.X
申请日:2022-12-13
Applicant: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贡倍兹定律的碳排放预测方法及系统,属于碳排放检测技术领域,包括:获取当前时刻的碳排放量;使用预先训练好的碳排放预测模型,对获取的当前时刻的碳排放量进行处理,得到下一时刻的碳排放量预测结果;其中,预先训练好的碳排放量预测模型为基于贡倍兹定律结合分数阶累加构建的灰色贡倍兹模型,并结合鲸鱼优化算法训练得到。本发明基于碳排放量满足贡倍兹定律描述,预测准确度高,稳定性好;构建的分数阶累加灰色贡倍兹预测模型计算简便快捷,计算量小,效率高;适合长期的碳排放量准确稳定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13013931B
公开(公告)日:2022-12-20
申请号:CN202110266372.9
申请日:2021-03-11
Applicant: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交直流配电系统功率自适应平衡控制方法,所述控制方法包括:采集DC‑AC变流器的直流侧电流和直流侧电压;对直流侧电流和直流侧电压,进行直流下垂计算和PI计算,得到直流功率控制参考信号;采集DC‑AC变流器的交流侧电流和交流侧电压;根据直流功率控制参考信号、交流侧电流和交流侧电压,采用交流下垂控制策略对DC‑AC变流器进行功率平衡控制。本发明将交流下垂控制策略应用于功率控制中,并且将三相全控桥DC/AC变流器的直流端电压、电流信号均引入至交流下垂控制策略的外环控制中,改进了交流下垂控制,实现了在无通讯条件下,自动平衡分配DC母线与AC母线的功率,使DC母线和AC母线电压都能更加稳定,且母线之间的功率分配也更加合理。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