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948491A
公开(公告)日:2020-11-17
申请号:CN202010806360.6
申请日:2020-08-12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聊城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公开提出了基于暂态信号的有源配电网多端量故障识别方法及系统,首先采用暂态电压构造保护启动判据;再比较保护时间窗内零模电压的积分平均值与零模整定门槛值的大小,判断是否发生接地故障,并比较保护时间窗内各相暂态电压滤除零模分量后的积分平均值与设定门槛值,识别故障相;然后根据故障相与故障类型,选择相应的暂态信号进行加窗傅里叶变换,提取对应特征频段的电压和电流,计算出所需特征频段下的暂态阻抗,并通过比较暂态阻抗均方根值与保护整定阻抗值的大小判断故障方向;最后通过多端故障方向信息判断故障位置。本公开的方法基本不受过渡电阻、DG渗透率、网络运行状态等因素影响,且对通信条件要求较低,可实现有源配电网的故障识别和全面保护。
-
公开(公告)号:CN111948491B
公开(公告)日:2022-03-18
申请号:CN202010806360.6
申请日:2020-08-12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聊城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公开提出了基于暂态信号的有源配电网多端量故障识别方法及系统,首先采用暂态电压构造保护启动判据;再比较保护时间窗内零模电压的积分平均值与零模整定门槛值的大小,判断是否发生接地故障,并比较保护时间窗内各相暂态电压滤除零模分量后的积分平均值与设定门槛值,识别故障相;然后根据故障相与故障类型,选择相应的暂态信号进行加窗傅里叶变换,提取对应特征频段的电压和电流,计算出所需特征频段下的暂态阻抗,并通过比较暂态阻抗均方根值与保护整定阻抗值的大小判断故障方向;最后通过多端故障方向信息判断故障位置。本公开的方法基本不受过渡电阻、DG渗透率、网络运行状态等因素影响,且对通信条件要求较低,可实现有源配电网的故障识别和全面保护。
-
公开(公告)号:CN111781462A
公开(公告)日:2020-10-16
申请号:CN202010579503.4
申请日:2020-06-23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聊城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选线方法、系统、介质及设备,获取流过馈线区段各开关处的三相电流和中性点电压;当中性点电压大于第一预设阈值时,单相接地故障发生,设定为第一时刻;获取各个开关处的零序电流幅值,当第一时刻后的预设时间内中性点的电压依然大于第一预设阈值时,向中性点消弧线圈的并联电阻发出投入指令;再次计算相应开关处的零序电流幅值,得到并联电阻投入前后馈线各开关处零序电流幅值差的绝对值;计算馈线相邻开关处零序电流幅值差的绝对值之比,当该值大于第二预设阈值时判定为故障区段,故障区段所在线路为故障线路;本公开仅利用零序电流信息,即可实现故障选线与区段定位,在高阻接地情况下具有较高的灵敏度。
-
公开(公告)号:CN113030643A
公开(公告)日:2021-06-25
申请号:CN202110255289.1
申请日:2021-03-09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聊城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公开提出了一种配网电压源型分布式电源的故障分析方法及系统,包括:建立电力电子变换器的有向图,基于有向图比较电力电子变换器正常工作和各种故障状态下的工作路径,进行电力电子变换器结构性故障定位;故障定位之后,根据低电压穿越策略比较不同故障条件下的短路响应,计算在不同故障期间的短路电流穿越电力电子变换器的端电压和通断时间,得到穿越时间与电力电子变换器短路电流的关系。本公开基于有向图论进行电力电子变换器结构性故障诊断,通过邻接矩阵可以直接比较故障前后特征电量的变化情况,简单直观,自动化程度高,可以达到故障诊断的目的,并且可以推广到其他电力电子变换器的故障诊断。
-
公开(公告)号:CN111900704A
公开(公告)日:2020-11-06
申请号:CN202010773180.2
申请日:2020-08-04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聊城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需数据严格同步的有源配电网电流差动保护方法及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实时获取被保护馈线两侧的三相电流,由相电流突变量启动判据检测故障;以检测到故障发生时刻作为参考时刻,以参考时刻为基准,分别收集被保护馈线两侧故障前后各一个周波的数据,计算被保护馈线两侧的电流故障分量;根据被保护馈线两侧的电流故障分量信息计算差动电流与改进的制动电流;判断任一相的差动电流是否大于或等于相应改进的制动电流,若是,则判定被保护馈线发生区内故障,否则被保护馈线未发生区内故障。该方法具有无需电压信息、可靠性与灵敏性高、不受故障类型与DG类型影响,抗过渡电阻能力强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3030643B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110255289.1
申请日:2021-03-09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聊城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公开提出了一种配网电压源型分布式电源的故障分析方法及系统,包括:建立电力电子变换器的有向图,基于有向图比较电力电子变换器正常工作和各种故障状态下的工作路径,进行电力电子变换器结构性故障定位;故障定位之后,根据低电压穿越策略比较不同故障条件下的短路响应,计算在不同故障期间的短路电流穿越电力电子变换器的端电压和通断时间,得到穿越时间与电力电子变换器短路电流的关系。本公开基于有向图论进行电力电子变换器结构性故障诊断,通过邻接矩阵可以直接比较故障前后特征电量的变化情况,简单直观,自动化程度高,可以达到故障诊断的目的,并且可以推广到其他电力电子变换器的故障诊断。
-
公开(公告)号:CN112531641B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011364240.1
申请日:2020-11-27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聊城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有源配电网故障区段定位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直轴电流的有源配电网差动保护方法及系统。其中,基于直轴电流的有源配电网差动保护方法包括获取被保护区段两端的三相电流;检测到被保护区段发生故障后,分别计算被保护区段两端的故障后各个采样点的直轴电流,且交换被保护区段两端的各采样点信息;计算被保护区段两端各对应采样点的差动量和制动量;其中,差动量为被保护区段两端的直轴电流之和的绝对值;制动量为被保护区段两端的直轴电流之差的绝对值再与制动系数相乘的积;求取一个周期内所有采样点的差动量均值和制动量均值,根据差动量均值和制动量均值的比较结果来判别故障区段。
-
公开(公告)号:CN112531641A
公开(公告)日:2021-03-19
申请号:CN202011364240.1
申请日:2020-11-27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聊城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有源配电网故障区段定位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直轴电流的有源配电网差动保护方法及系统。其中,基于直轴电流的有源配电网差动保护方法包括获取被保护区段两端的三相电流;检测到被保护区段发生故障后,分别计算被保护区段两端的故障后各个采样点的直轴电流,且交换被保护区段两端的各采样点信息;计算被保护区段两端各对应采样点的差动量和制动量;其中,差动量为被保护区段两端的直轴电流之和的绝对值;制动量为被保护区段两端的直轴电流之差的绝对值再与制动系数相乘的积;求取一个周期内所有采样点的差动量均值和制动量均值,根据差动量均值和制动量均值的比较结果来判别故障区段。
-
公开(公告)号:CN114938069A
公开(公告)日:2022-08-23
申请号:CN202210299564.4
申请日:2022-03-25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聊城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配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配电信息分析系统,包括主控机,所述主控机的输出端连接有数据库,所述数据库用于储存数据,所述数据库的输出端连接有对比单元,所述对比单元用于进行数据对比,所述对比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有指令发出模块,所述指令发出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有指令接收模块,所述指令接收模块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有警报模块以及应急模块,所述主控机的输入端通过局域网模块连接有传输模块。本发明在提高供配电的安全性的同时保证了电路在损坏时,服务器能够被正常供电使用,且能够提高管理力度并避免出现盗电现象,同时能够提高维修的方便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316684A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410456877.5
申请日:2024-04-16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聊城供电公司
IPC: H04L9/40 , G06N3/0499 , G06N3/084 , G06F16/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电网领域内外网数据单向传递方法及系统,属于电网数据通信技术领域,内网终端的储存器中储存有电网信息以及电网外传信息编码;内网终端基于电网外传信息编码和预设密钥加密方式生成加密电网信息密钥,得到电网外传加密信息,并进行显示;采集终端采集显示的电网外传加密信息,外网终端将采集的电网外传加密信息进行提取并解析出电网信息,保存至外网终端的数据库中;外网用户基于外网终端访问数据库调取电网信息。本发明在避免外网设备接入内网情况下,将电力信息进行传递,保证内网数据安全的同时实现了数据实时“隔空”自动传递。实现了内网数据信息的单向传递,减少内网安全风险,保障数据安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