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卧式放线装置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362550B

    公开(公告)日:2017-11-17

    申请号:CN201410580499.8

    申请日:2014-10-27

    IPC分类号: H02G1/06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卧式放线装置,包括底座和立轴,立轴通过轴承垂直安装在底座上,立轴的外侧壁上沿周向设有至少三个放线支撑杆,放线支撑杆的一端分别与立轴相铰接,放线支撑杆的另一端分别铰接一行走轮,各行走轮到立轴的距离相等;放线支撑杆上分别设有多个限位盲孔,各放线支撑杆上的限位盲孔形成一组圆心在立轴上的同心圆,各限位盲孔中插接有一限位杆。限位杆为伸缩杆。该方案既便于携带又便于用后存放,且可用于同时承载多种电力线缆,便于施工的进行与施工效率的提高;并能够依据实际需要,调节用于承载同一电力线缆所形成的线缆线圈的空间,防止线缆线圈过大时引起的破圈现象的发生,便于施工搬运。

    开关柜布线工具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048331A

    公开(公告)日:2015-11-11

    申请号:CN201510438970.4

    申请日:2015-07-23

    IPC分类号: H02G1/00

    摘要: 开关柜布线工具,用于解决硬线拉直、切割不方便的问题。它包括基座、硬线放置总成、夹紧总成、切割总成、导轨和行走总成,在基座左端设有硬线放置总成,硬线放置总成包括托盘、立柱、弹簧和弧形板,托盘水平放置并转动安装在基座上,自托盘的中心向上延伸一立柱,在立柱的外围设有若干弧形板,在每一弧形板与立柱之间设有弹簧;在导向器右端的安装板上设有夹紧总成,通过固定夹紧块和活动夹紧块实现对硬线的夹紧;在夹紧总成右端的安装板上设有切割总成,通过固定刀具和活动刀具实现对硬线的切断;行走总成行走实现对硬线的拉伸。该工具可实现对硬线的拉直和定长切割,以减轻人的体力劳动,且工作效率高。

    一种卧式放线装置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362550A

    公开(公告)日:2015-02-18

    申请号:CN201410580499.8

    申请日:2014-10-27

    IPC分类号: H02G1/06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卧式放线装置,包括底座和立轴,立轴通过轴承垂直安装在底座上,立轴的外侧壁上沿周向设有至少三个放线支撑杆,放线支撑杆的一端分别与立轴相铰接,放线支撑杆的另一端分别铰接一行走轮,各行走轮到立轴的距离相等;放线支撑杆上分别设有多个限位盲孔,各放线支撑杆上的限位盲孔形成一组圆心在立轴上的同心圆,各限位盲孔中插接有一限位杆。限位杆为伸缩杆。该方案既便于携带又便于用后存放,且可用于同时承载多种电力线缆,便于施工的进行与施工效率的提高;并能够依据实际需要,调节用于承载同一电力线缆所形成的线缆线圈的空间,防止线缆线圈过大时引起的破圈现象的发生,便于施工搬运。

    一种卧式放线盘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362539A

    公开(公告)日:2015-02-18

    申请号:CN201410580441.3

    申请日:2014-10-27

    IPC分类号: H02G1/00 B65H75/40 B65H75/44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卧式放线盘,包括底座、立轴和放线轮盘,立轴垂直设在底座上,立轴外侧通过轴承安装有绕线轴,放线轮盘垂直套设在绕线轴的外侧壁上;放线轮盘上设有多组限位盲孔,每组限位盲孔分别设在以立轴为圆心的圆周上,每组限位盲孔的每个限位盲孔中插接有一限位杆。限位杆为伸缩杆。底座的侧面上还设有一抽屉。抽屉的底的中部设有一竖板,抽屉内通过所述的竖板形成两个腔体。该方案能够调节承载同一电力线缆所形成的线缆线圈的空间,防止线缆线圈过大时引起的破圈现象的发生,便于施工搬运,且可用于同时承载多种电力线缆,便于施工效率的提高。

    配电网接地自适应控制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092206A

    公开(公告)日:2014-10-08

    申请号:CN201410277801.2

    申请日:2014-06-20

    IPC分类号: H02H9/08 H02H7/26

    摘要: 配电网接地自适应控制系统,其在原系统基础上增加了母线PT、自适应控制并联回路及自适应控制模块等,在该系统的支持下,通过自适应控制方法,使开关的投切和电阻值的调整通过自适应控制模块实现了优化调整,该方法还对消弧线圈和可变电阻档位调整提出了一种自适应控制的优化策略。本发明提高了跳开故障线路的准确性,有效降低下一次故障时控制调整的误差,有效防止了接地故障信号的错发,大幅提高了系统单相接地的选线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