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721549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658810.6
申请日:2024-11-19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蚌埠供电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合肥工业大学
Inventor: 朱晟 , 刘同旭 , 刘同同 , 朱明星 , 冯飞波 , 尹晓峰 , 王平 , 张满 , 孙慧 , 李莉莉 , 杨晓艳 , 任卫明 , 沈世林 , 张健 , 娄伟 , 孙立成 , 张诗寒 , 杨晓东
IPC: G06Q10/0631 , H02J3/00 , G06Q10/20 , G06Q50/06 , G06Q50/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考虑高供电可靠性的“三微”融合主动配电网‑交通网规划方法,涉及配电网领域,包括建立“三微”融合主动配电网‑交通网耦合系统结构、建立“三微”融合主动配电网‑交通网耦合系统模型以及建立配电网和交通网协同规划模型。本发明提出考虑高供电可靠性的“三微”融合主动配电网‑交通网协同规划方法,统筹分布式电源接入方式、农具电气化、农村微型交通充换电等建立“光、车、储、网、荷”和配电自动化设备一体化组合的三微融合主动配用电系统规划模型,提升乡村配电系统的应急保供能力,为建设“零停电”高可靠乡村配电示范区提供网架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9852971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311352528.0
申请日:2023-10-18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蚌埠供电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合肥工业大学
IPC: H02J3/00 , H02J3/38 , H02J3/06 , G06Q10/0637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弹性配电网多类型远控开关与软开关联合规划方法,涉及配电网领域,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建立以软开关和多类型远控开关的投资成本与故障中失电成本之和最小的目标函数;步骤2):建立考虑主动孤岛、退化、故障隔离和故障恢复多个阶段和保护约束的配电网运行模型;步骤3):采用二次项线性化方法将所述运行模型转换为混合二阶锥整数规划模型进行求解。本方法创新性地多阶段协调实际存在的多种远控开关和保护约束,有效提升了配网抵御灾害的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9627835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311171258.3
申请日:2023-09-12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蚌埠供电公司 , 合肥工业大学
IPC: H02J3/00 , H02J3/32 , G06Q50/06 , G06Q10/0631 , G06Q10/0639 , G06F17/10 , G06F30/20 , G06F111/04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故障场景的新型配电系统源网荷储协调规划方法,涉及配电领域,本发明方法包括:第一步,建立新型配电系统源网荷储协调规划模型的目标函数,包括投资和运行两个阶段;第二步,建立正常运行场景下新型配电系统的协调优化模型,主要包括源网荷储各组件的数学模型;第三步,建立故障运行场景下新型配电系统恢复模型,主要包括多个故障恢复阶段;第四步,求解新型配电系统源网荷储协调规划,获得最优配置;第五步,建立评价体系论证SOP接入对配网运行的提升作用,选择合适的规划结果。本发明将故障场景创新性地纳入源网荷储协调规划,提升了新型配电系统故障抵御水平和故障恢复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9647028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568962.7
申请日:2024-11-05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蚌埠供电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合肥工业大学
IPC: G06F30/18 , H02J3/00 , H02J3/28 , H02J3/32 , H02J3/38 , G06F30/20 , G06N5/04 , G06F113/04 , G06F11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三微融合配电网‑交通网系统运行模式设计方法,包含以下步骤:步骤1、建立三微融合配电网‑交通网耦合系统结构;步骤2、建立三微融合配电网‑交通网耦合系统模型;步骤3、建立基于纳什‑哈萨尼理论的三微运行模式。本发明所提出的方案能够最优地协调所有资源,可以显著提高运营经济性和资源利用率,体现了所提出的三微融合配电网‑交通网耦合系统运行模式的优越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813170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411854422.5
申请日:2024-12-17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 合肥工业大学
IPC: H02J3/00 , H02J3/06 , G06F30/18 , G06F30/27 , G06F113/04 , G06F111/04 , G06N5/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可重组式智能软开关支撑的柔性配电网交互能源控制方法,以下步骤:步骤1、构建可重组式智能软开关MOP约束,并建立基于可重组式智能软开关支撑的柔性配电系统的潮流模型;步骤2、构建配电网运营商模型,构建可重组式智能软开关MOP约束和电网运行商约束;步骤3、构建产消者模型,获得产消者的目标函数,构建约束产消者约束;步骤4、模型线性化与松弛处理。本发明基于可重组式智能软开关的柔性配电网潮流精准调控,增强安全保障能力;提出源‑荷多资源的精细化时序时空协同调控模型,既能保障规模化分布式光伏接入下的电压安全,也能提高系统运行的经济性,即提升系统的安全、经济运行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9496190A
公开(公告)日:2025-02-21
申请号:CN202411757362.5
申请日:2024-12-03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重构的含可重组式软开关配电系统优化运行方法,包括:1、基于不对称电压源换流器容量和馈线选择的自储能型重组式智能软开关拓扑构造;2、对自储能型重组式智能软开关建模;3、对基于重构的含可重组式软开关的柔性配电系统建模,通过求解优化运行模型获得配电系统的最优运行策略。本发明能合理利用配电系统的多元可控设备,以提高传统多端智能软开关对电压源换流器容量的利用率,并能提高传统多端智能软开关的最大传输功率,从而能降低配电系统运行损耗、提高新能源消纳。
-
公开(公告)号:CN116933526A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310894152.X
申请日:2023-07-20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17/16 , G06F18/22 , G06F18/2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人体舒适度指数的空调负荷预测方法,包括:1、分别利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计算主观权重、客观权重来构建不同季节不同温度条件下的人体舒适度模型;2、对实际气象数据进行评分,再将各项指标评级值乘以相应综合权重系数后求和,得到综合人体舒适度指数;3、基于综合人体舒适度指数选择建模样本日;4、利用人工神经网络搭建空调负荷预测模型。本发明能根据不同地区的地理和气候差异形成适合当地的人体舒适度模型,考虑同一季节当中的差异性,提高了模型适应性;利用综合人体舒适度指数,解决多个单一气象数据输入导致的神经网络训练速度较慢问题,从而能提高空调负荷预测结果的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706969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742558.6
申请日:2023-06-21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智能软开关的含多微网柔性配电系统交互调控方法,包括:1构建基于双层博弈的多微网柔性配电系统(含SOP)交互架构,微电网参与本地P2P能源交互并将能源交互计划上交给柔性配电网运营商,柔性配电网运营商将会验证所有微电网的交互计划,并判断这些计划是否满足柔性配电系统的安全性标准;2采用一种基于DADMM‑ATC的分布式求解算法来处理交互模型并实现对各主体隐私保护;3构建实时阶段的多微网柔性配电系统交互模型,根据新的预测对剩余时刻的交互策略和调控计划进行新的规划,以减少新能源发电的不确定性给能源交互带来的不利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7748598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11760965.6
申请日:2023-12-20
Applicant: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合肥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交流弱电网的并网点电压控制参数设计方法、装置及介质,该方法包括:1根据系统的传递函数,采用零极点消除的方法得到交流电压环的控制参数;2采样滤波器LCL的电容电压,并以该电压作为并网变流器控制器中交流电压环的输入信号,所述输入信号经由交流电压环控制产生输出信号,将该输出信号处理后得到脉冲发生信号。本发明能根据系统运行电压、电流及相关控制环路参数,即可设计相关调节系数,从而能消除弱电网下阻抗增大带来的并网点电压下降问题,使得并网逆变器能在极大电网阻抗的弱电网下运行,并能显著提高并网逆变器器的运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013591A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2310406940.X
申请日:2023-04-17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合肥工业大学
IPC: H02J3/38 , H02J3/48 , H02J3/50 , H02J3/28 , H02J3/06 , H02J3/00 , G06Q10/04 , G06Q10/0637 , G06Q40/04 , G06Q50/06 , G06Q30/0201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基于主从博弈的多主体柔性配电系统综合交互调控方法,包括:S1:构建多主体柔性配电系统互动框架,并根据配电系统的物理特性和市场特性,确定物理和市场结构以及市场博弈框架;S2:构建基于主从博弈的多微网配电系统综合决策模型,其中,多微网配电系统综合决策模型包括所述上层决策模型和所述下层决策模型;S3:制定基于供需比的价格机制和基于博弈迭代的求解措施;S4:获取优化多微网配电系统所需的相关参数,对多微网配电系统综合决策模型进行求解。本发明提升了多微网系统内部交易的灵活性,降低了各博弈方的运行成本。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