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017625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311270738.5
申请日:2023-09-28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马鞍山供电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当涂县供电公司
Inventor: 叶汉新 , 葛成 , 黄群 , 潘翀 , 陆建平 , 王绪利 , 朱立中 , 蔡成君 , 李志伟 , 杨欣 , 胡海峰 , 冯志成 , 吴春阳 , 王峰 , 陈艳 , 张婷婷 , 王飞 , 张颖
IPC: H02J5/00 , H02J3/46 , G06F18/2337 , G06F18/23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快速微分动态时间的交直流配电网电能质量治理方法,涉及交直流配电网电能质量调控领域。该发明通过采集交直流配电网电能质量监测数据,运用电能质量评估方法将原始数据转化为融合时间序列,并对其进行降维和去噪处理,再引入快速微分动态时间规整和模糊C均值聚类分区算法,以处理融合时间序列数据,有效地将数据划分为不同的区域并确定每个区域的主导节点,将治理装置安装在各区域内距离聚类中心最近的节点上,从而有效改善各个区域的电能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7353368A
公开(公告)日:2024-01-05
申请号:CN202311271272.0
申请日:2023-09-28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马鞍山供电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当涂县供电公司
Inventor: 叶汉新 , 李志伟 , 胡海峰 , 冯志成 , 陈艳 , 葛成 , 王绪利 , 潘翀 , 黄群 , 朱立中 , 陆建平 , 蔡成君 , 杨欣 , 吴春阳 , 王峰 , 张婷婷 , 陈帅 , 周云 , 王敏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资源匹配的配电台区柔性互联通道传输功率分配方法,涉及交直流配电网优化控制技术领域。该本发明通过采集给定的配电台区柔性互联通道传输功率曲线及配电台区内分布式光伏的最大功率预测值,利用动态时间弯曲(DTW)算法计算分布式光伏的输出特性与特高直流外送功率曲线的匹配度,针对不同的匹配度对分布式光伏采取不同的降功率运行控制方式,并通过优化算法确定各分布式光伏的有功备用份额,实现配电台区柔性互联通道传输功率的优化分配。
-
公开(公告)号:CN117353311A
公开(公告)日:2024-01-05
申请号:CN202311170599.9
申请日:2023-09-12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H02J3/06 , H02J3/38 , H02J3/48 , H02J3/50 , H02J3/36 , H02J3/14 , G16B20/00 , G06Q10/063 , G06Q50/06 , G06Q10/0635
Abstract: 一种交直流分层协同消纳的交直流混合配电网消纳方法及系统,包括:基于不确定性因素和预先构建的预测误差概率模型进行概率潮流计算,得到节点电压的偏移量和支路传输功率的概率密度函数;基于节点电压的偏移量和支路传输功率的概率密度函数进行交直流配电网功率互补性评估;基于节点电压的偏移量和支路传输功率的概率密度函数进行交直流网络间功率变化影响分析得到支路功率灵敏度;基于评估结果、支路功率灵敏度确定交直流混合配电网消纳方案。本发明进行了交直流配电网功率互补性评估,分析了交直流配电网功率的时空耦合机理,从而为交直流改造互联提供参考;而且还提出了交直流网络间功率变化影响分析,实现精确快速的配电网优化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7353309A
公开(公告)日:2024-01-05
申请号:CN202311125684.3
申请日:2023-09-01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能源管控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交直流配电网区域分层能量管理控制方法及装置,包括:具体按功能划分采用两层优化控制结构,第一层为就地控制层,第二层为集群控制层。该控制方法可实现多个电网群直流互联后的直流电压平衡、能量分配、分布式能源的充分利用以及提升电网经济效益的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7318143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062777.6
申请日:2023-08-22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H02J3/3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交直流配电网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分布式电源接入中低压配电网方案的确定方法及装置,构建了上层规划模型和下层规划模型,并基于上层规划模型和下层规划模型的迭代计算生成最优的分布式电源接入中低压配电网方案,该方案可以提高配电网的传输容量并实现交流线路与直流线路之间灵活的功率转移,可以缓解因光伏功率溢出带来的电压越限,功率返送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318135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032282.9
申请日:2023-08-16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H02J3/38 , G06Q10/0631 , G06Q50/06 , G06N3/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配电网的集群划分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配电网集群划分方法及装置,包括:利用配电网各节点所属电网集群编号确定哈里斯鹰编码;基于所述哈里斯鹰编码,采用哈里斯鹰算法求解预先构建的目标模型,得到配电网各节点所属电网集群编号对应的优化结果。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将当前兴起的哈里斯鹰优化算法应用到配网集群划分当中,具有使用参数少,搜索精度高,简单易行,计算速度快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6706981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367571.8
申请日:2023-04-07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外网阻抗估计和DFIG出力可调范围的风电场PCC点电压控制方法,包括:1采用FOA算法估计外网阻抗,并得到外网阻抗估计值与PCC点无功电压灵敏度关系;2基于所述灵敏度关系,设计PCC点与DFIG无功电压自适应下垂控制策略;3计及RSC容量约束,确定超速模式下DFIG有功下限与最佳有功削减值;4根据MPP模式下风电场无功容量能否满足无功需求设计PCC点电压协调控制方法;5根据LAPL模式下风电场无功容量能否满足无功需求设计PCC点电压协调控制方法。本发明计及外网阻抗估计值对PCC点电压控制效果的影响,充分利用风电场可调无功容量的同时尽量减少有功损失,使PCC点电压保持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09524970A
公开(公告)日:2019-03-26
申请号:CN201811457307.9
申请日:2018-11-30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蚌埠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分布式光储系统的配电网电压控制系统及方法,包括光伏电池板、光伏DC/DC变换器、直流侧电容、储能电池组、储能DC/DC变换器、储能DC/DC变换控制器、光储DC/AC变换器,光储DC/AC变换控制器,所述光伏DC/DC变换器的输入端与电池板连接,其输出端经直流侧电容与光储DC/AC变换器的输入端连接,光储DC/AC变换器的输出端经滤波器与配电网连接,所述储能DC/DC变换器的输入端与电池组连接,其输出端与光储DC/AC变换器的输入端连接。本发明能有效地控制配电网电压,解决大规模分布式光储系统接入配电网后引起的电压越限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674993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886933.5
申请日:2024-12-20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计及PSO‑GWO‑PID算法的分布式调相机附加励磁系统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结合粒子群算法对并网母线电压的前馈环节的PID参数进行预处理,基于灰狼算法得到最佳的前馈环节PID控制器参数;获取调相机第一数据,结合李雅普诺夫函数对调相机暂态稳定水平进行评价,得到机端电压附加给定值;将最佳的前馈环节PID控制器参数和所述机端电压附加给定值引入到常规调相机原有的励磁系统基础上,得到调相机附加励磁系统。本申请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分布式调相机的暂态稳定性较弱和调相机的励磁系统常规控制策略对母线电压的调节作用不明显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323651A
公开(公告)日:2025-01-17
申请号:CN202411514919.2
申请日:2024-10-29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 合肥工业大学
IPC: G06T17/05 , G06T15/04 , G06T5/80 , G06V20/17 , G06V10/26 , G06V10/44 , G06T7/10 , G01C11/02 , G01C11/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敏感因素识别的无人机倾斜摄影建模方法,涉及无人机倾斜摄影建模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获取目标区域的正射、倾斜摄影数据;对获取的正射、倾斜摄影数据实施匀光匀色与畸变校正预处理得到第一数据;对第一数据进行图像分割,并对图像中的预设的敏感因素用不同颜色进行标记;对预处理后的图像数据实施空中三角测量生成基础三维模型;基于基础三维模型分别对预处理后和标记敏感因素后的图像数据进行纹理映射,生成目标区域的实景三维模型及标记敏感因素后的三维模型。通过无人机倾斜摄影数据获取三维实景模型,同时又得到与三维实景模型对应的标记敏感因素的三维模型,更加真实、直观地分析敏感因素对于工程实施的影响。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