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压器检修用高处防坠落装置及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807137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1102905.X

    申请日:2024-08-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变压器检修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变压器检修用高处防坠落装置及使用方法,包括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固定安装在变压器上,所述固定组件具有两个,两个固定组件分别安装在两个变压器的顶部,两个所述固定组件之间设置有换位组件;固定组件包括支腿;电磁支脚,铰接安装在所述支腿底部;竖杆,安装在所述支腿的顶部。通过在两个并列的变压器上分别安装固定组件,当需要对两个并列的变压器进行分别检修时,施工人员穿上安全护具然后将安全护具挂设在吊绳底部,在平移块的滑移作用下,将施工人员从其中一个变压器滑移至另外一个变压器,从而免去了检修人员需要频繁上下的问题。

    一种用于设备集中管理的机柜

    公开(公告)号:CN211480615U

    公开(公告)日:2020-09-11

    申请号:CN202020487535.7

    申请日:2020-04-0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设备集中管理的机柜,通过设置柜体、抽拉式托盘体、集成电源供给模块和移动装置;通过在托盘上内侧的集成电源供给模块,托盘上外侧还间距安装有用于放置设备的上层板;集成电源供给模块包括集成电路供给单元和防护隔离罩;防护隔离罩的一端安装设在托盘的后端,另一端安装在上层板的后端;防护隔离罩和上层板之间还设有连通的线路通道,用于实现上层板上的设备与集成电路供给单元的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托盘上设置集成电源供给模块,即可实现在柜体内的对电力辅助设备进行充电,保证了电力辅助设备的在柜体内的托盘上放置,还可保证电力辅助设备的及时充电;且整个柜体的底部还设有移动装置,移动更加方便快捷。

    一种变电站手持式对时异常信号辅助检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8450135U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22910820.7

    申请日:2022-11-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变电站手持式对时异常信号辅助检测装置,它包括北斗/GPS授时电文接收模块、高精密时钟同步模块、核心CPU处理模块、对时采集模块、人机界面模块和锂电池充放电路及电源模块;北斗/GPS授时电文接收模块的输出端与高精密时钟同步模块的输入端连接,高精密时钟同步模块和对时采集模块与核心CPU处理模块相互连接,核心CPU处理模块与人机界面模块相互连接;锂电池充放电路及电源模块的供电输出端与各个模块的供电输入端连接。通过高精密时钟同步模块,可自动接收北斗/GPS系统的授时电文校核本地时间的有效性和正确性,保证后期即使短时间内无法接收到北斗/GPS授时电文,亦能保证本地时间基准的正确性。

    一种线路参数测试辅助仪

    公开(公告)号:CN212159879U

    公开(公告)日:2020-12-15

    申请号:CN202020658323.0

    申请日:2020-04-2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线路参数测试辅助仪,包括箱体及与箱体配合使用的上盖和提手,所述箱体内设置有绝缘板,所述绝缘板下方设置有A相换相空开J1本体、B相换相空开J2本体、C相换相空开J3本体和接地开关J4本体,电线路末端引下线A、B、C三相分别与设置在绝缘板上的换相空开J1、换相空开J2、换相空开J3的输入接线端子相连,所述接地开关J4的输入端与相换相空开J1、换相空开J2、换相空开J3的输入端并联连接,所述接地开关J4的输出端接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携带方便,简化放电、短路和接地等程序,消除了调换接地线过程中易触碰裸露试验线的安全隐患,从而确保人身安全。

    低压继电保护消缺仪器

    公开(公告)号:CN219016357U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223102570.0

    申请日:2022-11-2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低压继电保护消缺仪器,属于继电保护测试仪技术领域。低压继电保护消缺仪器,包括仪器本体,所述仪器本体的两侧均设有方形状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壁设有与仪器本体内部连通的圆形开口,所述安装槽的内壁贴合有相适配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一侧设有与圆形开口连通的外壳,所述外壳的表面设有两个对称的卡接槽,所述外壳的内部安装有散热风扇;本实用新型通过外壳、安装板、散热风扇连通设于仪器本体一侧对应的圆形开口处,是为了配合散热风扇能够对仪器本体内部元件产生的热量进行有效降温,保证了该仪器本体具有良好散热的使用特点,并有效避免了仪器本体内部元件因温度过高,影响运行或发生烧毁的问题发生。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