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864839A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411838801.5
申请日:2024-12-13
Applicant: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微电网储能优化配置方法及系统,涉及储能系统优化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方法通过建立以微电网的储能构网能力为评价标准的微电网储能配置和优化调度模型;以微电网的整体运行效益最优为目标建立目标函数;基于微电网储能配置和优化调度模型,确定多个约束条件;根据微电网的实际参数,对目标函数和多个约束条件进行求解,得到微电网的优化配置和调度结果,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能够根据电网实际场景确定优化配置和调度结果,进而得到不同时间段对应的调度策略。能够在降低储能投资建设成本、减少微电网运行成本、提高新能源利用率的同时,保证扰动条件下系统具有足够的惯量水平和频率调节能力,满足用户在不同使用场景下的使用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7709781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1696205.3
申请日:2023-12-11
Applicant: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IPC: G06Q10/0639 , G06Q50/06 , G06F18/10 , G06F18/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储能多场景选型主客观权重融合方法、介质及系统,属于储能选型技术领域,其中,所保护的方法包括:建立多场景下储能选型指标集,包含多个储能选型指标;获取专家多轮模糊评价制定每个储能选型指标的主观权重;对所述储能选型指标集进行去模糊化处理,得到确定性指标集;制定确定性指标集中每个储能选型指标的客观赋权;基于最大方差原则实现主客观权重融合,构建综合评价权重;采用综合评价权重确定最终的储能选型的方案。解决了现有储能选型方法在计算指标权重时存在对储能选型指标进行主客观评价时,往往忽略对定性指标的定量分析,使得得到的最终指标方案主观性大,对选型结果的最优性有一定影响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982132A
公开(公告)日:2024-11-19
申请号:CN202410878040.X
申请日:2024-07-02
Applicant: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山东理工大学 ,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 , G06Q50/06 , G06Q10/0639 , G06Q10/06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主客观权重的储能多场景适用性分析方法和系统,涉及储能适用性分析技术领域,方法包括:建立用于对多场景下储能方案的适用性进行分析的技术指标集;获取并根据技术指标集中的每个技术指标的数据,构建评价指标数据矩阵;对技术指标集对应的直接影响矩阵进行处理,计算得到每个技术指标在不同场景下的主观权重;基于评价指标数据矩阵,计算每个技术指标在不同场景下的客观权重;对每个技术指标在不同场景下的主观权重和客观权重进行融合,得到每个技术指标在不同场景下的综合权重;根据每个技术指标在不同场景下的综合权重,确定不同场景下的最优储能方案。本发明能客观反映不同技术指标之间的差异性,计算结果更加客观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15330557B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210959188.7
申请日:2022-08-1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分布式电源调峰智能合约系统及分布式电源控制装置,所述系统包括多个调峰组织、至少一个合约节点、第一排序节点、第二排序节点以及系统服务单元,还包括物理上互相隔离的合约通道与调峰通道;调峰组织包括至少一个控制单元以及多个电力节点,每个电力节点均与分布式电源连接,调峰组织通过合约通道进行调峰合约的投标,以及根据签订的调峰合约通过调峰通道进行电网的调峰;合约节点通过合约通道进行调峰合约的招标、竞标及签订,以及根据调峰结果更新各个调峰组织的信用评分;每个调峰组织与每个合约节点均保存合约账本,每个电力节点均保存调峰账本。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能够合理地调度分布式电源进行电网调峰。
-
公开(公告)号:CN113162062B
公开(公告)日:2023-01-03
申请号:CN202110116826.4
申请日:2021-01-2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IPC: H02J3/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去中心化的孤岛微网二级L2增益调频控制方法及控制器,方法包括:基于逆变器的一级频率下垂控制模型构建逆变器动态行为的二阶Kuramoto模型;将构建的所述逆变器动态行为的二阶Kuramoto模型转换为端口控制的Kuramoto‑哈密顿模型;基于所述端口控制的Kuramoto‑哈密顿模型构建微网分散式L2增益扰动衰减控制模型。实现能够在无通讯的情况下实现频率恢复和功率共享,提高了系统的鲁棒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330557A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2210959188.7
申请日:2022-08-1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分布式电源调峰智能合约系统及分布式电源控制装置,所述系统包括多个调峰组织、至少一个合约节点、第一排序节点、第二排序节点以及系统服务单元,还包括物理上互相隔离的合约通道与调峰通道;调峰组织包括至少一个控制单元以及多个电力节点,每个电力节点均与分布式电源连接,调峰组织通过合约通道进行调峰合约的投标,以及根据签订的调峰合约通过调峰通道进行电网的调峰;合约节点通过合约通道进行调峰合约的招标、竞标及签订,以及根据调峰结果更新各个调峰组织的信用评分;每个调峰组织与每个合约节点均保存合约账本,每个电力节点均保存调峰账本。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能够合理地调度分布式电源进行电网调峰。
-
公开(公告)号:CN111724014A
公开(公告)日:2020-09-29
申请号:CN201910213542.X
申请日:2019-03-2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Weighted-SALSA算法的电力系统节点重要度计算方法。本发明首先依据拓扑连接情况将电力系统抽象为无向无权图。其次,为综合考虑拓扑结构和电网运行方式对节点重要度的影响,引入电力系统潮流计算结果,将图内边的方向设置为潮流的方向,边的权重设置为视在功率的绝对值进一步将电力系统抽象为有向有权图,并且将节点的点度作为迭代计算的初值。接着根据设定的初值,迭代计算得到节点权威值和枢纽值。最终结合电力系统实际情况,定义节点重要度的衡量指标为节点权威值和枢纽值之和,实现电力系统节点重要度的计算。本发明能够综合考虑拓扑结构、运行方式对节点重要度的影响,进而合理有效地计算出电力系统各节点的重要度。利用本发明确定出的电力系统节点重要度,可以应用到各级电网的风险评估和实时在线监测等方面。
-
公开(公告)号:CN111064284A
公开(公告)日:2020-04-24
申请号:CN201811202981.2
申请日:2018-10-1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Abstract: 一种具有NFC功能的谐振式无线电能接收终端,包括分流电容、基于带阻滤波器的大阻抗电路。本发明通过在无线电能接收线圈上并联分流电容,可以抑制无线电能传输电路元件辐射噪声;通过在无线电能接收线圈上串联大阻抗电路,可以抑制无线电能传输谐振线圈和NFC天线之间的并发干扰。
-
公开(公告)号:CN104199308A
公开(公告)日:2014-12-10
申请号:CN201410442148.0
申请日:2014-09-0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IPC: G05B17/02
Abstract: 一种轴桨推进和吊舱式推进两种推进形式一体化的船舶电力推进模拟实验平台。通过轴桨推进子系统、吊舱转台子系统和监控子系统三部分协调配合实现一体化,可在实验室中模拟实际海况,完成船舶推进过程运动控制的相关实验。本发明既能节约现有船舶电力推进模拟实验平台的制造成本,又能对轴桨推进和吊舱推进两种推进形式进行充分研究分析,便于对比两种推进形式的优势与劣势;本平台推进电机为永磁同步电机,推进变频器采用直接转矩控制,负载变频器采用能够进行电能回馈的四象限变频器,满足船舶电力推进调速系统的高效率、高性能、低耗能的应用需求;此外,负载电机不但可模拟螺旋桨负载特性,还可模拟其他类型的运动控制系统载荷,因此本系统还可作为多种运动控制系统的实验平台,开展基于直接转矩控制的永磁同步电机变频调速系统的实验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115085570A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210824407.0
申请日:2022-07-1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IPC: H02M7/537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三相逆变器载波同步控制装置及电力系统,其中,电力系统中的三相逆变器经过依次连接的滤波器Lf、电阻Rline以及电感lline与电力系统的交流母线相连;三相逆变器载波同步控制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预处理单元、控制率单元、VDP单元与载波调制单元;预处理单元基于三相逆变器输出的三相电流确定开关频率的零序电流分量;控制率单元基于开关频率的零序电流分量及三相逆变器的输出线路的感抗确定输入VDP单元的控制率;VDP单元基于控制率输出振荡电压;载波调制单元基于振荡电压生成三相逆变器的同步控制信号并控制三相逆变器的渐近同步。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能够快速有效地实现并联逆变器系统的全局同步。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