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098023B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2010017298.2
申请日:2020-01-08
Applicant: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IPC: H02J3/18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统一潮流控制器串联换流器改进前馈控制方法,包括功率/电压前馈控制环节、电压控制外环、电流控制内环。将统一潮流控制器所控制线路实测功率Pr与参考功率Pref、所串入线路送端实测电压Ur与参考电压Uref经过前馈控制环节后作为电压控制环输入量Udref、Uqref,电压控制外环根据前馈控制环的输出量Udref、Uqref计算后进入下一个环节电流控制内环,经电流控制内环计算后输出D轴、Q轴阀侧电流参考值Usdref、Usqref。然后经过dq反变换后作为统一潮流控制器串联换流器控制的三相参考电压。与现有技术相比,该策略通过控制串联嵌入电压可在稳态及动态情况下实现全网潮流快速调节,可实现系统潮流快速有效调节,适应性较强。
-
公开(公告)号:CN113098023A
公开(公告)日:2021-07-09
申请号:CN202010017298.2
申请日:2020-01-08
Applicant: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IPC: H02J3/18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统一潮流控制器串联换流器改进前馈控制方法,包括功率/电压前馈控制环节、电压控制外环、电流控制内环。将统一潮流控制器所控制线路实测功率Pr与参考功率Pref、所串入线路送端实测电压Ur与参考电压Uref经过前馈控制环节后作为电压控制环输入量Udref、Uqref,电压控制外环根据前馈控制环的输出量Udref、Uqref计算后进入下一个环节电流控制内环,经电流控制内环计算后输出D轴、Q轴阀侧电流参考值Usdref、Usqref。然后经过dq反变换后作为统一潮流控制器串联换流器控制的三相参考电压。与现有技术相比,该策略通过控制串联嵌入电压可在稳态及动态情况下实现全网潮流快速调节,可实现系统潮流快速有效调节,适应性较强。
-
公开(公告)号:CN113067321B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申请号:CN202010001829.9
申请日:2020-01-02
Applicant: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统一潮流控制器的过电压保护装置,所述过电压保护装置包括第一~第五避雷器、旁路断路器和电阻I;第一避雷器安装于并联变压器阀侧;第二避雷器安装于换流阀交流侧,并经电阻I接地;第三避雷器并联于串联变压器阀侧,经第四避雷器接地,第三避雷器中性点与串联变压器中性点连接;第五避雷器和旁路断路器跨接在串联变压器线路侧两端;该过电压保护装置降低了统一潮流控制器的过电压,提高其可靠性和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067321A
公开(公告)日:2021-07-02
申请号:CN202010001829.9
申请日:2020-01-02
Applicant: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统一潮流控制器的过电压保护装置,所述过电压保护装置包括第一~第五避雷器、旁路断路器和电阻I;第一避雷器安装于并联变压器阀侧;第二避雷器安装于换流阀交流侧,并经电阻I接地;第三避雷器并联于串联变压器阀侧,经第四避雷器接地,第三避雷器中性点与串联变压器中性点连接;第五避雷器和旁路断路器跨接在串联变压器线路侧两端;该过电压保护装置降低了统一潮流控制器的过电压,提高其可靠性和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776711A
公开(公告)日:2018-11-09
申请号:CN201810187713.1
申请日:2018-03-07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银川供电公司 ,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力系统暂态样本数据提取方法及系统,将获取的电力系统设置参数输入至预先建立的仿真系统模型中,生成评估模型;利用机器学习算法提取所述评估模型中的电力系统暂态样本数据。本计算程序实现了在暂态稳定数据文本文件中自动批量生成和修改计算输入数据卡,并自动调用程序完成仿真工作,减轻了生成仿真数据的工作量,使用效果良好,明显提高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963789A
公开(公告)日:2023-04-14
申请号:CN202211612027.7
申请日:2022-12-02
Applicant: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天津大学 ,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
IPC: G05B19/418 , G06F30/20 , G06F30/18 , G06N7/01 , G06F111/08 , G06F113/04 , G06F113/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建模方法、装置、电子设备,涉及综合能源领域。方法包括:建立电力系统模型,得到电力系统的潮流冲击分布熵的表达式;建立热力系统模型,得到热力系统的热力熵的表达式;建立信息系统模型,得到信息系统的信息熵的表达式;根据电力系统模型、热力系统模型、信息系统模型建立综合能源系统和信息系统的统一模型,得到统一模型的混合熵的表达式。实现综合能源系统和信息系统的统一建模,可以把信息系统与综合能源系统的相互影响因素考虑在内,从而能够对信息系统与综合能源系统进行更全面的分析,促进对信息系统与综合能源系统的优化,提升对于综合能源系统控制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529373B
公开(公告)日:2022-04-26
申请号:CN202011346757.8
申请日:2020-11-26
Applicant: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回直流同时故障下电网频率稳定性评估方法,属于电力系统技术领域。根据多回路直流电网同时故障下的表征数据,分别计算电网短期频率响应特性参数A1、直流系统故障影响系数A2、交流系统稳定系数A3以及环境风险系数A4,通过上述系数,计算电网频率稳定性评估系数A,根据电网频率稳定性评估系数A评估多回路直流电网同时故障下的电网频率稳定性。该评估方法用于在多回路直流电网同时故障时,综合评估电网频率稳定性,有效提高在多回直流同时故障时对电网频率稳定性判断的准确性,帮助调度部门在多回直流同时故障的情况下,进行相应电能调度的安排,降低经济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2526262A
公开(公告)日:2021-03-19
申请号:CN202011346709.9
申请日:2020-11-26
Applicant: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比例新能源接入的直流送端电网稳定性判断方法,属于电力系统技术领域。根据稳定性影响特征参数,分别计算有功功率变化因子A1、无功功率变化因子A2、直流送端电网电压稳定系数Dm,n(t)及可再生能源波动性系数B,然后计算直流送端电网稳定性判断系数Fn,根据直流送端电网稳定性判断系数Fn,判断高比例新能源接入的直流送端电网稳定性,提高高比例新能源接入的直流电网稳定性的判断精准度,使得计算后的数值更加达到真实值,为决策是否需调整电网规划方案提供依据,并为下一步对不具备适应能力的情况选取有效的建设改造方案奠定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0362862B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1910499042.7
申请日:2019-06-11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网信息物理系统物理层优化仿真方法和系统,包括:采集电网的运行参数;基于运行参对预先建立的电网信息物理系统物理层仿真模型进行初始化;基于初始化后的电网信息物理系统物理层仿真模型,采用时变相量方法进行仿真;电网信息物理系统物理层仿真模型包括采用均值模型技术建立的电力电子接口设备交直流变换器模型。该方法和系统针对模型复杂的电力电子接口设备交直流变换器,提出均值模型方法来简化模型,优化了物理层建模方法,还采用时变相量仿真方法进行大规模输配电混合网络时变相量仿真,大幅提升了物理侧仿真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131446A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211612026.2
申请日:2022-12-02
Applicant: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天津大学 ,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
IPC: H02J13/00 , H02J3/00 , G06Q10/067 , G06Q50/06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力系统与电力信息系统的恢复方法及装置,属于电力信息物理系统协调恢复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当前电力系统与电力信息系统的状态信息;根据所述状态信息确定耦合影响约束条件、故障恢复约束条件和电力系统潮流约束条件;根据所述耦合影响约束条件、故障恢复约束条件和电力系统潮流约束条件,构建双系统协调恢复模型;通过深度强化学习方法求解所述双系统协调恢复模型,得到线路恢复的先后次序;根据线路恢复的所述先后次序恢复电力系统与电力信息系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