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118616A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311377974.7
申请日:2023-10-24
Applicant: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 天津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4L9/08 , H04L41/0663 , H02J1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配电网的量子密钥分发网络构建方法及装置,包括:在满足时间同步约束的情况下,利用每个配电室的特征信息进行聚类,将配电网划分为多个子配电网;对于每一子配电网,将位于聚类中心的配电室作为典型配电室;当典型配电室不存在故障时,将典型配电室的中继器分别和对应的其余配电室的中继器相连;当典型配电室出现故障时,根据故障类型确认对应的备用配电室,将备用配电室的中继器分别和对应的其余配电室的中继器相连,将典型配电室或者备用配电室作为配电网的量子密钥分发网络的中继节点;对于配电网内的每一配电室的每一中继器,将小于预设距离阈值的中继器相连。本发明实施例能够保障智能配电网安全、稳定地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6743379B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311009694.0
申请日:2023-08-11
Applicant: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 天津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力网络数据的加密传输方案确定方法,包括:通过信宿端验证其所有传输路径对应的量子密钥的真伪;在确定信宿端接收到真量子密钥时,确定所有接收到的量子密钥是否被非信源信宿端监听;当确定所有量子密钥在预设时间段内均未被监听时,则接受所述真量子密钥并进行加密传输;当确定存在量子密钥被监听时,则放弃本次传输。本发明在信宿端接收到真量子密钥并确定所有量子密钥在预设时间段内均未被监听时,采用真量子密钥进行加密传输;而当存在量子密钥被监听到时放弃传输,可以通过各伪量子密钥进行混淆,降低真量子密钥被直接监听的概率,从而减小监听者获得真量子密钥的一部分信息所带来的隐患。
-
公开(公告)号:CN116743379A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11009694.0
申请日:2023-08-11
Applicant: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 天津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力网络数据的加密传输方案确定方法,包括:通过信宿端验证其所有传输路径对应的量子密钥的真伪;在确定信宿端接收到真量子密钥时,确定所有接收到的量子密钥是否被非信源信宿端监听;当确定所有量子密钥在预设时间段内均未被监听时,则接受所述真量子密钥并进行加密传输;当确定存在量子密钥被监听时,则放弃本次传输。本发明在信宿端接收到真量子密钥并确定所有量子密钥在预设时间段内均未被监听时,采用真量子密钥进行加密传输;而当存在量子密钥被监听到时放弃传输,可以通过各伪量子密钥进行混淆,降低真量子密钥被直接监听的概率,从而减小监听者获得真量子密钥的一部分信息所带来的隐患。
-
-
公开(公告)号:CN117422221A
公开(公告)日:2024-01-19
申请号:CN202311180820.9
申请日:2023-09-13
Applicant: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天津大学
IPC: G06Q10/0631 , H02J3/00 , G06Q10/04 , G06Q50/06 , G06N3/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促进绿色电力消纳的工业园区综合能源系统需求侧调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建立园区供需双侧能量枢纽的耦合模型;步骤2、以运营商成本和绿色能源消纳能力为综合性目标,建立其优化目标函数和相关约束条件;步骤3、基于步骤2综合考虑用户侧的响应特性,以用户效益函数最大与满意度为目标建立基于连续响应场景下的综合响应优化模型,形成多维度需求响应优化策略;步骤4、将调度因子以及激励价格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优化后的粒子群算法确定最优目标参数,进而完成工业园区综合能源系统需求侧调度。本发明能够准确反应综合能源系统中多种能源之间相互耦合关系,精细化需求响应建模,促进绿色电力消纳。
-
公开(公告)号:CN119809364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411644995.5
申请日:2024-11-18
Applicant: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7 , G06Q50/06 , G06Q10/06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面向电网多元调控需求的调节能力滚动预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分析电网多元调控需求和剖析园区综合能源系统动态特性,提取园区综合能源系统参与电网动态调控的关键指标;步骤2、实时监测园区负荷波动和电网调控需求变化;步骤3、基于数据驱动鲁棒优化技术对园区综合能源系统调节能力进行预测;步骤4、根据园区负荷动态变化和调节能力预测结果,验证模型精度并分析预测误差;步骤5、根据步骤4中对预测模型的误差分析,采取滚动预测策略,降低预测误差,优化预测模型,完成针对园区综合能源系统调节能力的预测。本发明能够实现对园区综合能源系统调节能力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19155743B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669720.7
申请日:2024-11-21
Applicant: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4W28/084 , H04W28/08 , H04W28/082 , H04W12/033 , H04W12/1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载波通信与无线通信的加密方法、装置、系统及设备,可以应用于配电网技术和通信安全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从终端设备的初始任务中,确定应卸载至目标边缘设备的第一任务和第二任务;基于不同的加密算法加密第一任务和第二任务,得到终端设备的第一任务密文和第二任务密文;基于无线信道限制条件,将多个终端设备各自的第一任务密文进行分配,得到每个终端设备在传输时隙中的目标任务密文;控制终端设备在目标时隙通过无线信道向目标边缘设备传输目标任务密文,终端设备在没有被分配目标任务密文的空闲时隙处于通信休眠状态;以及控制终端设备通过载波信道向目标边缘设备传输第二任务密文。
-
公开(公告)号:CN119182539A
公开(公告)日:2024-12-24
申请号:CN202411681693.5
申请日:2024-11-22
Applicant: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太赫兹波检测信号的数据加密方法、解密方法及装置,涉及电气工程领域、信息安全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量测设备的太赫兹波检测信号,以及与太赫兹波检测信号相对应的目标时间戳,其中,太赫兹波检测信号是基于太赫兹波对目标量测设备的目标颗粒分布标签进行检测得到的,目标颗粒分布标签设置多个随机分布的颗粒物;基于设备标识密钥对消息明文执行加密操作,得到设备指纹密文;基于目标时间戳处理设备标识密钥,得到设备标识密钥辅助信息;基于可逆的数据混淆函数对设备标识密钥辅助信息、设备指纹密文和随机矩阵摘要进行数据混淆,得到消息密文;以及向信息需求端发送消息密文。
-
公开(公告)号:CN119155126A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11649268.8
申请日:2024-11-19
Applicant: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4L9/40 , H04L1/1607 , H04L1/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用于对边端设备节点进行信任度评估的方法、装置及系统,涉及电力工程技术领域、电力系统通信安全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与多个边端设备节点中的第一设备节点和第二设备节点相关的数据包传输信息,根据第t基础重传数据包数量和第t‑1完成重传数据包数量,确定第t重传数据包比率,第t重传数据包比率表征第一设备节点与第二设备节点之间的重传任务变化情况;基于第t重传数据包比率进行信任度评估,得到第t目标时段的设备节点信任度;以及基于至少一个目标时段的设备节点信任度,从多个边端设备节点中确定影响通信安全的风险设备节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150711A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11649022.0
申请日:2024-11-19
Applicant: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F30/27 , G06F30/12 , G06N3/006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仿真平台的综合能源需求响应方法、装置及设备,可以应用于数据处理和能源利用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响应于接收到来自人机交互界面的针对目标系统的综合能源需求,获取目标系统中各设备的设备运行参数和能源需求响应转移参数;基于能源供给与能源消耗的平衡关系和目标系统的各设备之间的运行约束关系,利用仿真平台对设备运行参数、能源需求响应转移参数和综合能源需求进行处理,得到初始设备运行策略;以及按照初始设备运行策略控制目标系统的各设备的运行状态,以在综合考虑了设备功耗,用户信任度,碳排放,环境污染等多维度因素的情况下,使得目标系统在综合能耗最小的情况下,向用户侧提供满足综合能源需求的能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