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356972B
公开(公告)日:2018-06-01
申请号:CN201510800315.9
申请日:2015-11-19
Applicant: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北京智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4L1/00 , H04L25/03 , G06K19/07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功耗RFID标签PIE解码方法,具体解码方法为:⑴对符号位序列进行解码,首先构造用于比较和判决的时间长度标准值,对PIE编码的前导码部分作一系列处理,用系统时钟周期对TARI和RTcal进行计数,该计数值除3处理结果记为NP;⑵其次,对后续PIE符号的长度进行计数,如果RTcal后面的符号长度大于2倍的NP,则判决为TRcal,如果符号长度大于等于NP,则判决为逻辑“1”,如果符号长度小于NP,则判决为逻辑“0”;后续符号长度为连续的一段高电平与一段低电平的长度,如果高电平长度大于4倍的NP,则判断PIE编码结束。本发明用于达到降低系统时钟频率,从而显著地减少功耗,提高接收灵敏度。
-
公开(公告)号:CN105356972A
公开(公告)日:2016-02-24
申请号:CN201510800315.9
申请日:2015-11-19
Applicant: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北京智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4L1/00 , H04L25/03 , G06K19/07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L25/03286 , G06K19/077 , H04L1/0018 , H04L1/004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功耗RFID标签PIE解码方法,具体解码方法为:⑴对符号位序列进行解码,首先构造用于比较和判决的时间长度标准值,对PIE编码的前导码部分作一系列处理,用系统时钟周期对TARI和RTcal进行计数,该计数值除3处理结果记为NP;⑵其次,对后续PIE符号的长度进行计数,如果RTcal后面的符号长度大于2倍的NP,则判决为TRcal,如果符号长度大于等于NP,则判决为逻辑“1”,如果符号长度小于NP,则判决为逻辑“0”;后续符号长度为连续的一段高电平与一段低电平的长度,如果高电平长度大于4倍的NP,则判断PIE编码结束。本发明用于达到降低系统时钟频率,从而显著地减少功耗,提高接收灵敏度。
-
公开(公告)号:CN107404416A
公开(公告)日:2017-11-28
申请号:CN201710518649.6
申请日:2017-06-30
Applicant: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L43/045 , G06F17/30241 , H04L41/0631 , H04L41/12 , H04L43/0811 , H04L43/0817
Abstract: 本发明针对电力信息采集中采集终端运行工况监测困难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GIS的可视化检测方法。在电力信息采集中,为了保证现场终端存储的数据能够及时采集,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需要及时的了解采集终端的运行工况,对于发生故障的采集终端需要在第一时间及时处理。本发明基于GIS的空间地理数据,结合营配贯通现场采集的专变变压器、公变变压器的物理坐标数据,将采集终端实际位置在地图上直观的展示出来,能够在地图上实时监控采集终端的运行状态并进行地理区域汇总。该方法可应用于用电采集信息系统,能够及时的掌握现场采集终端的运行状态,补充并完善了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在监控现场运行终端的技术手段。
-
公开(公告)号:CN107316130A
公开(公告)日:2017-11-03
申请号:CN201710430041.8
申请日:2017-06-09
Applicant: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Q10/0639 , G01R35/00 , G06F17/30241 , G06K9/6272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聚类分析的计量采集终端故障诊断和可视化定位方法,属于采集终端故障定位技术领域。本方法在广泛抽取过滤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数据基础上,对计量终端的采集数据和历史档案信息采用聚类分析归类,形成采集终端故障诊断分类结果,筛选出终端故障信息点。根据采集终端故障信息点的地理坐标,运用地理空间信息数据进行故障定位,在GIS地图上实现终端故障信息点跟踪和可视化展示,从而实现对采集终端的实时数据监测、故障诊断和可视化定位。
-
公开(公告)号:CN107180524B
公开(公告)日:2019-11-01
申请号:CN201710338207.3
申请日:2017-05-15
Abstract: 本发明针对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日常最容易发生的网络故障,提出了一种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网络监测方法,通过对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整体网络架构进行拓扑分析,将用电信息采集主站服务器、网络设备、通信前置机等全部设备的拓扑图建立起来;借助ping\tracert等网络工具对网络拓扑图内的末端终端进行监测;通过定期心跳报文等方式对现场运行的用电信息采集终端进行运行情况监测,充分监测到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每一个角落,做到出现故障快速定位。
-
公开(公告)号:CN106570587A
公开(公告)日:2017-04-19
申请号:CN201610967804.8
申请日:2016-11-0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Q10/047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能计量装置的配送车辆路径优化方法,本发明方法结合省级计量中心实际,将电能计量装置的配送车辆路径优化问题转为含中心库的旅行包(TSP)组合优化问题,以配送路径最短、经济最优为目标,构建基于离散粒子群算法的电能计量装置配送车辆路径规划模型,并运用自逃逸方法来实现全局寻优,得出最佳的单回线路的配送车辆路径,从而实现电能计量装置的智能化配送,不仅有效地避免了传统人工安排配送路径的弊端,且有力地支撑了公司业扩报装服务业务开展。
-
公开(公告)号:CN105469009A
公开(公告)日:2016-04-06
申请号:CN201510794188.6
申请日:2015-11-18
IPC: G06K7/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K7/009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射频门的RFID性能评测方法,具体包括:⑴基础信息建模;⑵选择测试模型;⑶性能测试;①单标签应用性能测试;②电表方向性测试;测试电力单相表与天线呈不同角度时所表现出来的性能;③群环境下单标签测试;④群环境下群标签测试。本发明在传统单标签性能评估的基础上,提出了针对群标签、射频门场景应用中的评估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5469009B
公开(公告)日:2017-12-12
申请号:CN201510794188.6
申请日:2015-11-18
IPC: G06K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射频门的RFID性能评测方法,具体包括:⑴基础信息建模;⑵选择测试模型;⑶性能测试;①单标签应用性能测试;②电表方向性测试;测试电力单相表与天线呈不同角度时所表现出来的性能;③群环境下单标签测试;④群环境下群标签测试。本发明在传统单标签性能评估的基础上,提出了针对群标签、射频门场景应用中的评估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6875057A
公开(公告)日:2017-06-20
申请号:CN201710085066.9
申请日:2017-02-17
Inventor: 李中成 , 顾强 , 李刚 , 陈磊 , 杨霖 , 徐杰 , 吕伟嘉 , 许迪 , 张兆杰 , 卢静雅 , 刘浩宇 , 赵勇 , 刘凯 , 刘雪 , 陈鑫 , 葛嘉晖 , 宫婷 , 李博 , 刘翼 , 张毅斌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条件概率调整的业扩项目电能计量装置短期需求预测方法,属于计量装置需求预测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以业扩项目电能计量装置的需求预测为对象,首先结合营销业务系统中往年历史数据,运用时间序列分解模型进行总体需求预测,并综合考虑业扩在途中“计量需求确定”到“需求实际产生”等关键业务节点的工程进度数据,并依据条件概率分布理论建立在途项目条件概率调整模型,对得到的初步预测结果进行实时性动态调整,从而得到更为精确的需求预测结果。基于条件概率调整的业扩项目电能计量装置短期需求预测方法能够根据近期工程项目需求数据变化,及时滚动调整、优化完善原有的需求预测结果,为采购到货、检定生产、仓储配送提供较为准确的需求计划。
-
公开(公告)号:CN106874598A
公开(公告)日:2017-06-20
申请号:CN201710085075.8
申请日:2017-02-17
Inventor: 陈磊 , 赵勇 , 顾强 , 李刚 , 卞文良 , 杨霖 , 刘凯 , 刘雪 , 陈鑫 , 李中成 , 吕伟嘉 , 许迪 , 张兆杰 , 卢静雅 , 刘浩宇 , 葛嘉晖 , 刘茜茜 , 于菲 , 杨海峰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能计量装置直配模式下的仓储配送网络优化设计方法,本发明方法从大型城市电能计量中心现有物流网络的实际背景出发,对计量装置仓储配送网络进行总体设计,将从计量中心向站所直接配送这一模式加入到现有三级配送网络中来,以提升计量装置物流网络整体效率为目标,同时考虑检验能力约束和差异化配送模式选择等实际因素,建立物流网络设计模型,对区域库的选址、辐射范围以及周转站的差异化配送方案进行决策,得到合理的电网“多级+跨级直配”仓储配送网络体系。避免了传统的配送网络的诸多弊端,达到了仓储配送网络整体服务水平的提升和网络总体成本的最优,为电力系统计量装置物流一体化运作的科学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