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企业用电数据的环保响应量化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524032B

    公开(公告)日:2020-11-10

    申请号:CN202010330820.2

    申请日:2020-04-21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基于企业用电数据的环保响应量化方法及装置,其中,量化方法包括:S1:获取企业历史日功率曲线和企业历史日用电量曲线;S2:对企业历史日功率曲线和企业历史日用电量曲线进行预处理,得到企业历史正常生产功率曲线和企业历史正常生产用电量曲线;S3:计算企业历史正常生产功率的上下限和企业历史正常生产用电量的上下限,同时计算管控功率下降值;S4:计算企业环保响应时长和环保响应深度,完成企业环保响应量化。该方法采用企业用电数据实现对企业环保响应的监测,操作方便,维护成本低;同时,企业用电数据实时性强,准确度高;解决了现有技术无法通过企业用电数据对实际生产曲线进行环保管控量化计算的问题。

    变电站不同电压等级的电压量测数据归算方法及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600393A

    公开(公告)日:2020-08-28

    申请号:CN202010558154.8

    申请日:2020-06-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变电站不同电压等级的电压量测数据归算方法及识别方法,本发明根据计算历史电压量测数据中的不同间隔数据的加权平均值、不同电压等级的归算值;从待识别量测数据中计算出等效电压数据,实现将变电站任意电压等级的电压量测数据自动归算至同一电压等级;本发明识别方法利用多维电压历史数据,来自动计算多个间隔之间的距离相关系数矩阵,学习找出识别电压量测数据异常的门槛值;再利用待识别电压数据文件同样计算多个间隔之间的距离相关系数矩阵,结合利用电压历史数据自动学习到的识别电压量测数据异常的门槛值判断新的多维电压数据文件中的电压量测数据状态,实现对变电站电压互感器、二次传变回路、测控装置的电压量测传变状态识别。

    基于动力学系统的低频振荡模态识别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541255A

    公开(公告)日:2020-08-14

    申请号:CN202010529290.4

    申请日:2020-06-11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基于动力学系统的低频振荡模态识别方法及系统,属于电力系统技术领域,对同步相量测量装置采集到的电力系统的量测数据进行预处理;采用基于模糊C均值聚类的多阶随机子空间方法,得到电力系统的最小实现阶数和初始振荡参数辨识值;如果在初始振荡参数辨识值下,电力系统低频振荡的量测值与拟合值的残差平方和的均值大于预设阈值,则以最小实现阶数进行预设商梯度系统的定阶,以初始振荡参数辨识值为预设商梯度系统的输入,得到电力系统的最优振荡参数辨识值;否则,以初始振荡参数辨识值作为最优振荡参数辨识值;本公开通过对商梯度系统的退化稳定平衡流形的追踪,找到最优参数辨识值,能够更准确的找到最优参数辨识值,具有较高的抗噪性能和鲁棒性。

    基于污染排放企业用电特性的环保管控措施响应研判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523794A

    公开(公告)日:2020-08-11

    申请号:CN202010316586.8

    申请日:2020-04-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污染排放企业用电特性的环保管控措施响应研判方法,包括:步骤1:获取环保管控信息,所述环保管控信息包括环保管控企业清单及不同重污染预警级别下的管控措施;步骤2:根据步骤1获取的环保管控信息,构建环保管控企业在不同管控措施下的生产用电特性曲线;步骤3:获取管控时段电网企业采集的环保管控企业生产用电曲线;步骤4:根据步骤2、步骤3,对环保管控企业构建并计算基于时间和深度两个维度的综合环保管控指令响应研判指标;步骤5:采用阈值比较法,对步骤4计算出的环保管控指令响应指标小于设定阈值的重点嫌疑企业进行重污染天气下管控企业环保管控措施响应预警,并开展现场督查。

    一种无人机身份认证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855427A

    公开(公告)日:2020-02-28

    申请号:CN201911124420.X

    申请日:2019-11-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人机身份认证方法及系统,包括:步骤1:无人机进行自校验,自校验后无人机和地面站进行连接;步骤2:无人机和地面站通过DH算法进行身份鉴别;步骤3:无人机和地面站认证成功后,使用共享密钥进行安全通信;步骤4:无人机向地面站发送加密数据包,若地面站解密失败,则无人机与地面站自动断开连接;若地面站解密成功,则地面站向无人机发送控制命令,并使用共享密钥与无人机进行正常通信;本方法首先对无人机进行自校验,之后通过指定地面站向无人机发放安全证书再结合本地对称密钥生成共享密钥的过程,不仅能够保证无人机的点对点通信,同时防止了无人机数据监听,篡改,保证了无人机的安全性、可靠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