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电源入网情况下的反窃电管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361233A

    公开(公告)日:2015-02-18

    申请号:CN201410645256.8

    申请日:2014-11-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40/76 Y04S10/545

    Abstract: 分布式电源入网情况下的反窃电管理方法,包括四个步骤,步骤一、确定用户分布式电源入网下的自发电量,步骤二、确定用户安装分布式电源后每月用电量预测值,步骤三、确定用户安装分布式电源后每月实际用电量值,步骤四、对比预测值和实际用电值,判断是否窃电,根据步骤二和步骤三中得到的预测值和实际用电值进行横向对比,预测值>实际用电值,可判断用户有窃电嫌疑。本发明充分利用已掌握的计量数据、用电数据等,准确地筛选出窃电嫌疑用户。在当前线损率已无法有效帮助供电企业缩小窃电范围的前提下,用户用电量的隐蔽性不利于筛选出窃电嫌疑用户时,可以有效的筛选出窃电用户嫌疑,有效的挽回供电企业的损失。

    基于灰色关联度的电力客户信用综合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376502A

    公开(公告)日:2015-02-25

    申请号:CN201410642117.X

    申请日:2014-11-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灰色关联度的电力客户信用综合评价方法,属于电力分析领域。考虑大用户直购电违约电量比、新能源发电并网量的电力客户信用评价新指标,从电力客户的用电缴费信用、电力法规信用、电力合作信用、经营能力信用、社会交往信用、抵押信用保障、发展前景信用等七个方面构建了一套电力客户信用等级评价指标体系。综合层次分析法、熵权法和神经网络法三种不同属性的评价方法,采用组合权重,通过最小化各“单一评价权重”与“组合权重”的偏差确定线性组合系数,充分提炼评价对象的潜在信息,避免单一评价方法的片面性。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易于操作、效率高、所需数据少的特点。

    一种数字化台区线损态势感知与窃电稽查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649703A

    公开(公告)日:2020-01-03

    申请号:CN201910450789.3

    申请日:2019-08-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字化台区线损态势感知与窃电稽查的方法,包括计量箱、分支箱、JP柜、集中器和第一数字终端,该数字化台区线损态势感知与窃电稽查的方法,无需改动现有台区、线路、分支箱、计量箱以及电能表的安装架构,仅需改造升级原有采集设备和窃电预警模块即可实现台-箱-户档案识别,台区拓扑结构绘制、节点停窃电预警、线路老化预警、电能表失准报警等功能;终端层设备无需做较多改动拓展即可实现“一机多用”,开发成本较小,实施成本低。

    一种操动机构及使用该操动机构的机车

    公开(公告)号:CN104979108B

    公开(公告)日:2019-06-11

    申请号:CN201510371147.6

    申请日:2015-06-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操动机构及使用该操动机构的机车。操动机构的磁体为永磁体,永磁体用于合闸到位时通过单独的永磁力或通过永磁力与分闸腔内气压压力的合力作用在活塞上、以使活塞保持紧贴在主缸体的合闸端上。这样在操动机构合闸到位后,永磁体会单独的通过永磁力或通过永磁力和分闸腔中气压压力的合力作用在活塞上,使得操动杆在活塞的带动下保持在合闸状态,与现有技术中操动杆保持合闸状态还需要借助于电磁铁所提高的电磁力的结构相比,本发明中操动机构在处于合闸状态时无需借助于电磁铁,从而避免了电磁铁的电磁线圈持续供电所带来的合闸保持力不稳定、电磁线圈容易烧坏的问题,使得操动机构的合闸保持状态稳定。

    转轴转动限位机构及使用该机构的轴系和三工位电气开关

    公开(公告)号:CN105047469B

    公开(公告)日:2019-01-25

    申请号:CN201510461794.6

    申请日:2015-07-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转轴转动限位机构及使用该机构的轴系和三工位电气开关,转轴转动限位机构包括支架,支架上设有顺时针挡杆和逆时针挡杆,顺时针挡杆和逆时针挡杆在其往复动作行程上具有挡止位和避让位,转轴转动限位机构包括驱动机构和复位弹性作用力,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作用力大于复位弹性作用力时,相应挡杆在驱动机构驱动力作用下由相应避让位向相应挡止位移动,在复位弹性作用力大于驱动机构的驱动作用力时,相应挡杆在复位弹性作用力的作用下由相应挡止位向相应避让位移动。通过驱动机构和复位弹性作用力的配合实现顺时针挡杆和逆时针挡杆在挡止位和避让位之间的切换,通过机械传动的方式有效实现对待限位转轴的转动限位,操作准确可靠。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