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232247A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410165317.4
申请日:2024-02-0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缆附件装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10千伏肘型电缆终端头快速拆卸辅助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在配电柜内使用工具对电缆头进行包覆,导致包覆电缆头的操作不便,且容易损坏其他零件的问题,包括支撑座,支撑座上开设有滑槽;支撑座上滑动安装有液压装置,液压装置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支撑板,支撑板远离液压装置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拉手,支撑板靠近液压装置的一侧固定设置有两组拉动杆;夹板结构设置在两组拉动杆上,通过夹板结构从拉手处远距离控制对电缆头的夹持;安装结构设置在支撑座上,通过安装结构将支撑座可调节的安装在配电柜上,本装置无需工作人员进入配电柜内使用工具对电缆头进行夹持,为肘型电缆头的拔出工作提供了便捷。
-
公开(公告)号:CN119660488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510036241.X
申请日:2025-01-09
Applicant: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北京首兴安成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缆收卷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缆自动收卷整理机及方法。电缆自动收卷整理机包括移动机构,移动机构包括移动底板,移动底板的底面固定连接有两组移动腿,每组移动腿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万向轮,移动机构的上方设置有稳定收卷机构;稳定收卷机构包括拉紧收卷单元,拉紧收卷单元位于移动机构的上方,此电缆自动收卷整理机,通过设置拉紧收卷单元,对需要收卷到该自动收卷整理机内的电缆拉紧,张紧该电缆使其紧固地收卷到收卷筒的外表面,而不需要人工对该电缆拉紧收卷,操作较为方便,而收卷后的电缆也方便对其从收卷筒的外表面取下,减少电缆从收卷筒外表面脱落的问题,方便使用该自动收卷整理机对电缆紧固收紧。
-
公开(公告)号:CN117574237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1573066.5
申请日:2023-11-23
Applicant: 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F18/241 , G06F18/214 , G06N3/0499 , G06N3/086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组件智能识别方法,包括确定已知的电力信息系统;采用混合采样的方式获取电力信息系统的数据信息并构建训练数据集;构建组件智能识别初始模型并训练得到组件智能识别模型;采用组件智能识别模型进行目标电力信息系统的组件智能识别。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实现所述基于神经网络的组件智能识别方法的系统。本发明采用混合式数据采集方法在保证数据采集准确率的基础上降低了数据采集的成本,然后采用创新的神经网络实现了组件的智能识别;因此本发明能够适用于大规模的场景,而且可靠性更高,精确性更好。
-
公开(公告)号:CN117150476A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311105200.9
申请日:2023-08-30
Applicant: 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针对电力系统的弱口令漏洞检测方法,包括获取电力系统的终端、服务器、数据库和应用的数据信息;进行终端和服务器弱口令的检测;进行数据库弱口令的检测;进行应用弱口令的检测;将检测过程进行实时显示完成针对电力系统的弱口令漏洞检测。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实现所述针对电力系统的弱口令漏洞检测方法的系统。本发明通过创新的检测方法的设计,不仅实现了针对电力系统的弱口令漏洞检测,而且能够针对终端、服务器端和应用程序进行检测,检测范围广,而且本发明检测过程快速可靠,安全性好且效率较高。
-
公开(公告)号:CN119276565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380823.1
申请日:2024-09-30
Applicant: 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4L9/40 , H04L41/142 , H04L67/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新型电力系统的业务安全判定方法,包括获取目标新型电力系统的业务数据信息;构建目标新型电力系统的业务安全判定指标;计算平台防护方面、接入防护方面和终端防护方面的评估值;综合计算得到目标新型电力系统的业务安全判定评估值并完成目标新型电力系统的业务安全判定。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实现所述用于新型电力系统的业务安全判定方法的系统。本发明通过构建目标新型电力系统的业务安全评估体系,并针对性的计算评估体系中各个评估指标的评估值,最终不仅实现了用于新型电力系统的业务安全的判定,而且本发明的可靠性更高,精确性更好,更加客观科学。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