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833397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310017614.X
申请日:2023-01-06
Applicant: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承德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2J13/00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变电站断路器的自动合闸控制方法、测控设备及存储介质,其中,方法包括:响应于输入测控设备的自动合闸指令,判断各断路器的设备状态是否满足预设合闸状态规则,在各断路器的运行状态均满足预设合闸状态规则的情况下,对每个断路器:判断第一相邻隔离开关和第二相邻隔离开关是否均处于闭合状态,若是,则将该断路器的运行状态确定为待合闸状态,在各断路器的运行状态均为待合闸状态的情况下,根据各断路器的合闸顺序标识组,确定单电源变电站内各断路器的合闸顺序,并生成包括合闸顺序的合闸指令,基于合闸指令控制各断路器按照合闸顺序自动合闸。本发明缩短了送电时间,提高了送电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833159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310016746.0
申请日:2023-01-06
Applicant: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承德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风电利用能力的系统,包括:第一母线、第二母线、以及用于连接第一母线和第二母线的第一断路器;与第一母线电连接的第一SVG装置,以及与第二母线电连接的第二SVG装置;与第一母线和与第二母线电连接的多个风力发电机;检测装置用于检测第一母线、第二母线、第一SVG装置和第二SVG装置的状态,以控制第一断路器处于断开状态或处于闭合状态。该系统通过检测装置自动进行实时检测,在一条母线上的SVG装置跳闸后,使第一断路器处于闭合状态,用另一条母线上的SVG装置同时带两条母线上的风力发电机,不需要退出本条母线上的风力发电机,进而避免风力资源不能被有效利用的情况发生。
-
公开(公告)号:CN218893607U
公开(公告)日:2023-04-21
申请号:CN202223377966.6
申请日:2022-12-15
Applicant: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承德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导电膏粘贴带。将预设厚度的导电膏层设置于上保护层与下保护层之间,进而上保护层和下保护层在导电膏的作用下,粘贴在导电膏的上下两面,由于导电膏厚度一定,因此,在需要对电缆端子涂导电膏时,只需要将上保护层揭开,然后将导电膏层铺设在电缆端子上,最后将下保护层揭开即可,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公开的导电膏粘贴带,由于不需要对导电膏进行涂抹,因此,工作人员能够快速将导电膏铺设在电缆端子上,且导电膏也更加均匀,有效避免导电膏涂抹不均匀所导致的电缆端子的接触面接触紧密程度不同的问题出现,进而避免电缆端子的接触面接触紧密程度不同所导致的设备出现过热等安全隐患。
-
公开(公告)号:CN119944836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411997273.8
申请日:2024-12-31
Applicant: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张家口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双 , 王满帅 , 常晓慧 , 王利东 , 宋薇婷 , 米春泉 , 王川 , 赵泽渊 , 王立国 , 王坤 , 李梁 , 曹坤 , 贾仕涵 , 徐建航 , 谢博 , 钟硕 , 金言 , 刘晓晨 , 张蕾 , 王阳 , 程晓悦 , 王莹琨 , 陈泽 , 张新宇 , 袁子贺 , 卜泽伟 , 王梓 , 付启 , 张宝英 , 李云 , 王继飞 , 杨跃强 , 孟兵 , 张沛 , 任思远 , 孟庆臣 , 邸恩然 , 张韬 , 董玉琳 , 王博 , 张家玮 , 杨晟 , 刘景财 , 孟庆伟 , 李文峰
IPC: H02J3/46 , H02J3/00 , H02J3/14 , H02J3/32 , G06Q10/0631 , G06Q10/04 , G06Q50/06 , G06F30/27 , G06N3/006 , G06F111/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考虑新能源出力不确定性的电力系统智能调度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1)数据采集与处理;(2)利用复合预测模型预测新能源出力;(3)利用多目标优化模型并结合约束条件计算目标函数值;(4)生成调度策略。本发明的预测精确度高,适应多种场景,实现对复杂电力系统资源的高效配置。
-
公开(公告)号:CN119582156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598904.9
申请日:2024-11-11
Applicant: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光伏发电预测领域,尤其是一种结合健康因子的分布式光伏出力特性预测方法、系统及设备。确定分布式光伏系统,所述分布式光伏系统包括多个光伏组件;分别计算各光伏组件的健康因子;获取目标预测时段内的各光伏组件的目标环境数据,对各光伏组件的标称发电功率进行预测,得到各光伏组件的标称出力预测值;将各光伏组件的健康因子与对应的标称出力预测值进行匹配,对标称出力预测值进行修正,得到各光伏组件的修正出力预测值;汇总各光伏组件的修正出力预测值,得到所述分布式光伏系统的光伏出力预测值。本发明通过引入健康因子表征光伏组件的实际健康情况,并将其与标称出力预测值相结合,提高了分布式光伏系统出力预测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515628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452391.0
申请日:2024-10-17
Applicant: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洋 , 边疆 , 项添春 , 王军锋 , 林雨琛 , 张雅惠 , 张倩倩 , 鮑艾 , 刘宁 , 张来 , 韩悦 , 李浩然 , 高毅 , 王森 , 王旭东 , 班全 , 李娜 , 王坤 , 路菲 , 甘智勇 , 艾邓鑫 , 罗帅
IPC: G06Q50/26 , G06Q10/063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在线监测数据的燃煤发电行业减污降碳协同度的评估方法及系统,所涉及污染物为典型大气污染物,碳排放特指二氧化碳排放。该方法包括SO2、颗粒物以及NOx等单项大气污染物数据获取以及预处理子系统、燃煤发电行业单项大气污染物与碳排放减排协同度核算子系统、燃煤发电行业减污降碳指数综合核算子系统三个部分。本发明通过将区域内具有典型代表性燃煤发电企业级别数据处理整合,用以评估区域范围内燃煤发电行业减污降碳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5284917B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210870129.2
申请日:2022-07-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充电口内外封盖的自动开闭控制装置,包括地轨、配电基座、自动升降柱、外门顶推单元及内门夹持单元,其中地轨布设在充电车位旁的地面上,地轨上部滑动导向支撑配电基座;配基座的顶部垂向固设自动升降柱,该自动升降柱上部的升降段外壁上转动套装外门顶推单元及内门夹持单元;外门顶推单元为电动汽车充电口的外封盖提供水平翻转闭合的顶推动力;内门夹持单元为电动汽车充电口的内封盖提供夹持拖拽闭合动力。该自动开闭控制装置,可实现现有市面上绝大部分电动汽车充电口内外封盖的自动开闭控制,缩短充电位的无效占用时间,使得电动车充电更为智能和便捷。
-
公开(公告)号:CN119224056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342733.3
申请日:2024-09-25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广东药科大学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巩泉泉 , 杨柳倩 , 窦丹丹 , 王坤 , 张国英 , 尹建光 , 陈青松 , 张润坤 , 张广州 , 唐辉 , 李梦奇 , 张用 , 臧玉魏 , 崔相宇 , 张宇初 , 侯琛 , 侯肖邦 , 魏清泉 , 胡杨林 , 张永 , 李乐丰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纳米催化发光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纳米气敏薄膜传感元件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预先配置纳米薄膜材料溶液和电极基板;其中,所述纳米薄膜材料溶液的原料包括纳米薄膜材料和无水乙醇,所述纳米薄膜材料包括纳米硫化钼或纳米氧化铈;吸取所述纳米薄膜材料溶液,滴涂于所述电极基板上,并进行室温下静置晾干;将晾干后的电极基板置于真空环境下进行加热处理,在加热处理完成后进行自然冷却至室温,并置于干燥阴凉处继续陈化预定天数即可。本发明实现了催化发光气敏元件的制作,解决了传统技术中缺少催化发光气敏元件制作工艺的问题,同时提高了传感元件制作的重现性,解决了催化发光气敏元件制作批次间重现性差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982134A
公开(公告)日:2024-11-19
申请号:CN202410965565.7
申请日:2024-07-18
Applicant: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边疆 , 王洋 , 项添春 , 罗帅 , 刘宁 , 孔祥玉 , 王昱博 , 刘高华 , 张来 , 韩悦 , 李浩然 , 高毅 , 王森 , 王旭东 , 班全 , 李娜 , 王坤 , 路菲 , 甘智勇 , 艾邓鑫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碳排放流的电力系统全环节碳排放责任核算方法,对电力数据完整性检查及格式检查;进行电力系统潮流计算,确定电力系统的拓扑结构,建立节点导纳矩阵并进行迭代计算求解,得到各元件的功率和电流;构建碳排放流模型计算参量;获取潮流计算结果,将数据构建为碳排放流计算模型数据矩阵,基于潮流计算结果的数据矩阵,建立节点有功通量矩阵,实现电力系统节点碳势求解,基于节点碳势实现碳排放流追踪,得出线路碳流率、负荷碳流率计算结果,实现电力系统全环节碳排放责任核算。本发明方法改变了现有基于能源消耗换算的方法,有助于发电、输电、用电各环节中发电侧、用户碳排放责任的准确核算。
-
公开(公告)号:CN118939920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1165338.2
申请日:2024-08-23
Applicant: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内蒙古超特高压分公司 , 北京天和本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Inventor: 石海鹏 , 赵海 , 高贺 , 陈旭 , 王坤 , 姜楠 , 周立超 , 燕思潼 , 王秀丰 , 戴晨 , 史文馨 , 张哲 , 张倩然 , 陈雅琦 , 刘连光 , 姜广鑫 , 包森布尔 , 杨义勇 , 马传亮 , 刘文琳 , 赵静
IPC: G06F17/11 , G06Q10/063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直流接地极近区电位计算方法、设备、介质及产品,涉及接地极近区地电位计算领域,方法包括获取以新建场站为中心的预设范围的各个已建场站的地电位数据;利用各个已建场站的地电位数据,基于kriging统计法,构建计算新建场站的地电位数据的拟合函数;根据所述拟合函数计算各个已建场站的地电位数据的加权系数;根据各个已建场站的地电位数据和各个已建场站的地电位数据的加权系数,预测新建场站的地电位数据。本发明提高了直流接地极近区电位计算的准确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