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闸管与IGBT串联系统的性能测试设备及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471278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590849.9

    申请日:2024-11-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晶闸管与IGBT串联系统的性能测试设备及测试方法,其中,测试设备包括:组合波发生器,输出端连接至串联系统,其中,串联系统包括串联连接的晶闸管和IGBT模组;分压器,与串联系统并联;电流传感器与串联系统串联;示波器,输入端分别与分压器的输出端,以及电流传感器的输出端连接;IGBT触发器,输入端连接分压器的输出端,输出端连接IGBT模组的信号输入端控制IGBT模组的通断;组合波发生器被配置为:当IGBT模组断开时产生并向串联系统发送冲击电压信号,当IGBT模组导通时产生并向串联系统发送冲击电流信号。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可以缩小体积以及简化后续信号处理等优点。

    一种含可控换相换流器的高压直流输电系统仿真建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937574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410102974.4

    申请日:2024-01-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可控换相换流器的高压直流输电系统仿真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根据建模目标进行高压直流输电一次系统建模,具体为高压直流输电系统一次主要设备的建模;步骤S2,以晶闸管、IGBT及其触发控制为核心,根据可控换相换流器CLCC的运行原理和换流过程,结合换相过程中的脉冲触发时序,采用自定义方式构建可控换相换流器CLCC模块;步骤S3,搭建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控制模块;步骤S4,根据换流站的实际工程参数,进行额定电压、额定电流和额定功率下的稳态工况仿真验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为系统调试和实际运行提供快速准确的技术支持、保障系统安全稳定和填充含CLCC的高压直流输电系统仿真建模空白等优点。

    仿真计算与在线监测的换流变风险寿命评估方法,设备及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9647098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700086.9

    申请日:2024-11-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仿真计算与在线监测的换流变风险寿命评估方法,设备及介质,通过融合仿真计算,得到内部运行参数,包括运行寿命、负载率、热点温升、绝缘安全裕度、绝缘失效风险等级和振动增强因子。将内部运行参数与通过温升实验、电气试验和油色谱分析得到待测换流变的在线监测参数结合,多方面量化温度、绝缘电场分布、机械振动的各类参数。通过层次法得到主观权重,使用熵权法得到客观权重,综合主客观赋权,得到主客观融合赋权综合权重,综合分析各类特征参量对换流变运行风险的影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准确性高、全面评估和安全性高等优点。

    一种换流变压器固体绝缘含水量的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666231B

    公开(公告)日:2022-11-29

    申请号:CN202011288380.5

    申请日:2020-11-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换流变压器固体绝缘含水量的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待测换流变压器的结构参数、绝缘油电导率、不同含水量固体绝缘的复介电常数;计算待测换流变压器的FDS模型曲线;基于FDS法测量待测换流变压器固体绝缘的频域介电谱曲线;选择与频域介电谱曲线误差最小的FDS模型曲线,该模型曲线的固体绝缘含水量即为测试结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使用FDS法测量换流变压器的固体绝缘含水量,先计算待测换流变压器的FDS模型曲线,再测量得到待测换流变压器的频域介电谱曲线,找到与频域介电谱曲线最接近的FDS模型曲线,从而确定待测换流变压器的固体绝缘含水量,满足换流变压器的现场诊断需求,不破坏换流变压器绝缘结构,精度较高。

    一种工程实用的电力系统动态等值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539737A

    公开(公告)日:2018-09-14

    申请号:CN201810437287.2

    申请日:2018-05-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程实用的电力系统动态等值优化方法,包括:步骤S1:将电力系统划分为内部系统、外部系统和缓冲层;步骤S2:为内部系统中各子系统选择等值模型,并确定模型参数;步骤S3:确定外部系统中各子系统的等值模型和模型参数;步骤S4:评估等值结果,输出评估结果;步骤S5:根据评估结果优化等值模型和参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在常规同调等值步骤中,采用设立简化缓冲层和核心机组的方法,在保证工程精度的前提下,减少等值难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