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956744A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311012203.8
申请日:2023-08-11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上海海能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27 , G06F30/23 , G06N3/006 , G06N3/0499 , G06N3/08 , G06F113/16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多回路沟槽电缆稳态温升预测方法,包括:S1,构建四回路沟槽电缆的二维物理模型,得到所需的样本数据集;S2,将数据集划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S3,将环境温度和四个回路的负载电流作为输入变量,四个回路缆芯最高温度作为输出变量,构建BP神经网络拓扑结构;S4,构建优化后的IPSO算法模型;S5,在训练集上使用IPSO算法模型确定BP神经网络的权值和阈值,获得最优参数下的BP神经网络;S6,利用S5得到的最优BP神经网络,在测试集上对四个回路缆芯的最高温度进行预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计算时间短、计算资源占用小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6738776A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10547593.2
申请日:2023-05-16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上海海能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23 , G06Q50/06 , G06F119/08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回路沟槽电缆暂态温升预测方法,该方法通过构建双回路沟槽电缆的暂态热路模型,并根据有限元仿真结果确定热耦合系数,进而实现双回路沟槽电缆暂态温升计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实现了快速、准确地预测缆芯的暂态温升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7034697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1011478.X
申请日:2023-08-11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上海海能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23 , G01R31/00 , H02J3/00 , H02J3/14 , G06F113/04 , G06F113/16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系统典型环节的双回路沟槽电缆动态增容计算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系统环节法计算给定阶跃负荷下双回路电缆的暂态温升曲线,其次绘制双回路沟槽电缆的过负荷电流‑运行时间曲线,最后在给定过负荷电流下可快速查得最大安全运行时间,以及在给定运行时间下可快速查得最大许用电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计算准确性较高、计算时间短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047238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0928442.6
申请日:2024-07-11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3 , G06F111/10 , G06F113/16 , G06F119/08 , G06F11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自模化理论计算隧道电缆对流热阻的方法及设备,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基于自模化理论在忽略热辐射的情况下比例缩放求取电缆中相外皮温升;基于忽略热辐射的电缆中相外皮温升数据进行数学建模,获得隧道电缆对流热阻的拟合表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快速获取隧道电缆对流热阻,降低计算复杂度,以及提高计算速度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5102418B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210693595.8
申请日:2022-06-17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 武汉大学
IPC: H02M7/5387 , H02M1/12 , H02M1/44 , H02M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深度负反馈的大功率线性测试电源,包括:直流电源,负载,全桥逆变模块,标准电流互感器,信号发生器,反馈补偿器,高速高比例放大器,变压器,其中,全桥逆变模块输入端连接直流电源,输出端连接负载,控制端连接变压器二次绕组,全桥逆变模块中的元器件均工作于线性区;标准电流互感器与负载串联,输出端与反馈补偿器输入端相连;反馈补偿器输出的负极与信号发生器的负极相连,正极与变压器一次绕组相连;信号发生器的正极依次连接高速高比例放大器和变压器一次绕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容量大、稳定性好、响应速度快、干扰小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8552096A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410412612.5
申请日:2024-04-08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7 , H02J3/00 , G06Q50/06 , G06F18/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信息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融合多源数据的配电网数字孪生模型映射方法及装置,包括:对设备实时量测数据中的量测数据值进行补全处理;基于设备ID将设备实时量测数据与设备管理数据进行对齐融合,得到设备融合数据;基于设备ID将所述设备融合数据与配电网数字孪生模型对应的设备描述数据结构进行关联。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将电气拓扑动态、静态数据与现有配电网数字孪生模型进行精准映射,实现其与电力业务的有效融合,提升配电网数字孪生模型的适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521749A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410525842.2
申请日:2024-04-29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信息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电力设备三维模型的多源多制式模型融合方法及装置,包括:获取变电站场景的三维模型和原始点云,并对所述变电站场景的三维模型和原始点云进行融合,得到融合模型;对融合模型中的电力设备模型进行点云分割;获取融合模型中分割出的电力设备模型,并对所述电力设备模型进行信息标注。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实现了对变电站场景全局和局部多层次、多尺度的模型数据展现。
-
公开(公告)号:CN117570326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1514715.4
申请日:2023-11-15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 以见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有连接线的BIM设备辅助装置,包括中管、套管、顶管和转动组件,套管两端设有连接部,中管和顶管通过连接部分别与套管的两端形成转动副,转动组件安装于顶管未连接套管的一端,BIM设备置于转动组件上;套管上设有插入孔,中管与套管连接的一端设有穿出孔,BIM设备的连接线从插入孔穿入,从穿出孔穿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可以在实现设备多方向转动的情况下防止其连接线缠绕影响作业安全;顶管外壁设置刻度,可以起到协助对齐的作用,确保了三维扫描器转动时的均匀性;通过固定架和平置板安装的电脑安装座,可以对外部连接的电脑进行固定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5656720A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11321447.X
申请日:2022-10-26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
IPC: G01R31/08 , G06F18/2433 , G06F17/16 , G06F17/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谱残差和随机矩阵理论的配网故障诊断方法及设备,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集不同维度的低压配网电压电流录波数据;分维度对所采集的低压配网电压电流录波数据计算谱残差,并获得显著性图谱;按配网拓扑信息对显著性图谱进行空间组合,构建时空数据集矩阵;基于随机矩阵理论,采用移动滑窗法在所述时空数据集矩阵上依次选取矩阵,判断是否存在异常值,实现配网故障诊断和定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准确性高、效率高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3949703A
公开(公告)日:2022-01-18
申请号:CN202111095840.7
申请日:2021-09-18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 星环信息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4L67/10 , H04L67/12 , H04L41/0803 , H04L41/0631 , H04L43/0823 , H04L41/084 , H04L41/0813 , H04L9/4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力人工智能的云边协同系统,该系统包括:边缘计算超盒:设置在边缘节点,基于硬件设备配合技术实现物联网设备与环境的数字化应用;安全智能分析云平台:用以在云端对边缘端进行统一管理,将数据信息发送至边缘端,即边缘节点,以实现一次开发多次部署的功能,并基于多租户管理技术实现对物理资源及使用权限的管理控制;安全管控边缘计算管理子系统:设置在边缘节点或边缘计算超盒上,用以对边缘端连接的物联网设备进行统一管理,接收并应用安全智能分析云平台发送的数据信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提高边缘设备的计算能力、缓解网络宽带压力及后台结构化对服务器的要求以及提高电力场景的落地效率和复制速度等优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