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441437A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610898523.1
申请日:2016-10-14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上海电缆研究所
IPC: G01D21/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D2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功能便携式土壤环境参数的综合测量装置,用以在现场快速完成土壤环境参数的检测、自动测量和长期定点测量,该综合测量装置包括:控制与信号处理模块,用以接收测量数据并进行数据处理;土壤环境参数检测组件:用以获取土壤环境的土壤温度、土壤pH值和空气温湿度数据并将其发送给控制与信号处理模块;电源模块:包括电压源和电流源,用以分别为控制与信号处理模块和土壤环境参数检测组件供电和信号传输;显示模块:与控制与信号处理模块连接,用以显示测量数据;存储模块:与控制与信号处理模块连接,用以存储测量数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易于携带、使用方便、测量参数多、测量快速、准确度高、应用广泛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7368641A
公开(公告)日:2017-11-21
申请号:CN201710560995.0
申请日:2017-07-11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5018 , H02G9/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电缆运行热环境的城市管廊式电缆隧道通风设计方法,包括:1)建立电缆温度场数学模型;2)计算分析电缆的温度场和载流量;3)设计电缆隧道通风系统;所述步骤1)具体包括:步骤S11:建立电缆沟几何模型;步骤S12:获取电缆参数;步骤S13:基于所述步骤S11和S12建立电缆温度场数学模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逻辑结构清晰、实用合理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7064754A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申请号:CN201710192732.9
申请日:2017-03-28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31/1263 , G01R31/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变脉冲电压引发环氧树脂绝缘材料电树枝的装置,该装置包括电树枝实验平台和高压脉冲电源组件,所述的电树枝实验平台包括恒温箱、液氮罐和载物台,所述的液氮罐通过管道与恒温箱内部连通,所述的载物台上固定试样,所述的高压脉冲电源组件一端接地,另一端穿过恒温箱顶部插入到试样中,所述的试样与载物台之间设有一层接地的铝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数据采集准确、有利于绝缘可靠性评估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2760246A
公开(公告)日:2012-10-31
申请号:CN201110107449.4
申请日:2011-04-27
Applicant: 上海市电力公司 , 上海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高压电缆设计选型数据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计算机选择两个电缆截面数据;2)计算模块进行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参数计算处理,确定各类成本结构数据;3)处理器对计算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如果判断为是则进行灵敏度分析,否则返回步骤2);4)处理器判断是否收到用户确认优选方案排序的信号,如果判断为是则打印报表,完成高压电缆设计选型数据处理,否则返回步骤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能解决各类成本的平衡问题,还能节省能源、改善环境,且可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提高电网可靠性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6054103A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310079486.1
申请日:2023-01-20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继电保护与多次重合闸闭锁的配网故障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根据变电站出口断路器的过流保护定值,对柱上断路器的定值进行设定,包括电流定值和时间定值,靠近变电站侧的电流定值越大、时间定值越长;步骤2,根据开关动作时间,对配电线路断路器的定值按照级差进行设定,过流I段、II段、III段的电流定值由电源侧往负荷侧依次减少,时间定值依次增加。本发明能够实现继电保护就地隔离和发生故障后的自恢复。
-
公开(公告)号:CN105391274B
公开(公告)日:2018-08-07
申请号:CN201510746927.4
申请日:2015-11-06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Inventor: 俞凌枫 , 周翔 , 陈岗 , 解蕾 , 金琪 , 张弛 , 张杰 , 杨振睿 , 王凯 , 李佳文 , 王斌 , 何正宇 , 叶志刚 , 石英超 , 冯文俊 , 胡海敏 , 俞瑾华 , 王若华 , 周伟 , 仲隽伟 , 邵峥达
IPC: H02M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种直流输电串并联转换器用控制系统中的驱动电路,包括PMOS管Q3、NMOS管Q4和变压器T1,PMOS管Q3的基极和NMOS管Q4的基极连电阻R25,变压器T1包括输入线圈L1和输出线圈L2;NMOS管Q4的源极连输入线圈L1的同名端;NMOS管Q4的漏极接输入线圈L1的非同名端;输出线圈L2的同名端连二极管D3的正极,非同名端连二极管D7的正极;二极管D3的负极连二极管D4的正极、二极管D7的负极和NMOS管Q5的基极,NMOS管Q5的漏极连输出线圈L2的非同名端和NMOS管Q6的漏极,二极管D4的负极连肖特基二极管D5的负极和NMOS管Q6的源极,肖特基二极管D5连电阻R26,电阻R26与NMOS管Q6的漏极之间设有电阻R28和肖特基二极管D6。
-
公开(公告)号:CN105139592B
公开(公告)日:2017-07-25
申请号:CN201510628759.9
申请日:2015-09-29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上海电力实业有限公司 , 上海申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IPC: G08B21/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继电保护领域的一种室外电流致热型设备温度负荷报警方法,获取设备视在功率历史曲线和以及设备温度历史曲线,选取第一时间段并从设备视在功率历史曲线和以及设备温度历史曲线上与第一时间段所对应的连续曲线段并计算所述设备的第一平均温度T1和第一平均视在功率S1;选取第二时间段并从设备视在功率历史曲线和以及设备温度历史曲线上与第二时间段所对应的连续曲线段,并计算所述设备的第二平均视在功率S2和所述设备的第二平均温度T2;再计算所述设备的温度系数β,计算公式为:β=(T2‑T1)0.44/(S2‑S1);计算所述设备的预警功率S的公式为:S=(T‑Tev‑T2)0.44/β+S2;T为所述设备的最大允许温度,Tev为所述设备所在地的月平均温度;所述设备的温度大于所述设备的最大允许温度T,或者所述设备的视在功率大于所述设备的预警功率发出警报。
-
公开(公告)号:CN119666067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810696.4
申请日:2024-12-10
IPC: G01D21/02 , G06F18/24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热两参量双维度的防爆壳电缆接头监测方法及系统,属于电力电缆技术领域。具体方法包括:使用温度电场一体式探头测量空间维度和时间维度下的温度信号和电场信号;对空间维度和时间维度下的温度信号和电场信号进行数据处理,将处理后的数据与设定阈值进行比较,输出判断的结果;构建支持向量机故障模型,将空间维度和时间维度下的温度信号和电场信号输入支持向量机故障模型,输出补充判断的结果;根据异常判断的结果和故障判断的结果进行预警,实现电热两参量双维度的防爆壳电缆接头监测。本发明通过所采集的温度和空间电场特征信息进行不同维度下的故障预警,时间与空间维度相互补充,实现了早期故障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6990702A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2310969175.2
申请日:2023-08-02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IPC: G01R31/387 , G06F30/20 , G01R31/385 , G01R31/00 , G08B2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绕包机器人的模块式功能检测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其中检测方法包括:获取绕包机器人的电池模块自检验证信息,作为第一自检验证数据;获取绕包机器人的驱动模块自检验证信息,作为第二自检验证数据;获取绕包机器人的通信模块自检验证信息,作为第三自检验证数据;获取绕包机器人的绕包控制模块自检验证信息,作为第四自检验证数据;将验证数据汇集,生成自检验证信息集,并在数字孪生模型中对应位置显示各个模型对应的自检功能验证结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自检、功能测试和数字孪生模型的综合应用,可以提高电缆绕包机器人的工作稳定性,确保绕包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6844786A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310966779.1
申请日:2023-08-02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绕包机器人的绕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基于电缆直径和绕包轴直径计算绕包层数;基于所述绕包层数设定绕包机器人的绕包节距;基于所述绕包节距确定绕包机器人的绕包转速;基于所述绕包转速计算在电缆上施加的预设张力;基于所述绕包层数、绕包节距、绕包转速和预设张力控制绕包机器人绕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能够有效地提高绕包质量和绕包速度等优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