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094002A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211585392.3
申请日:2022-12-09
IPC: H02J3/32 , H02J3/00 , H02J3/48 , H02J3/50 , H02J7/00 , G06F30/20 , G06F111/04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分布式电池储能系统的快速分层协调控制方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构建用于分布式电池储能系统的实时快速分层协调控制架构;S2、设计逻辑控制层级和物理控制层级,逻辑控制层级含有4个分层结构;S3、根据分布式电池储能系统的实时快速分层协调控制架构,提出基于分布式电池储能系统的快速分层协调控制策略,分布式电池储能系统基于控制策略向发生故障的电网注入补偿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构建控制架构,设计分层协调控制器框架中的物理控制层级以及逻辑控制层级,提出基于分布式电池储能系统提高跨区域电网电压及频率稳定的快速分层协调控制策略。
-
公开(公告)号:CN116094002B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211585392.3
申请日:2022-12-09
IPC: H02J3/32 , H02J3/00 , H02J3/48 , H02J3/50 , H02J7/00 , G06F30/20 , G06F111/04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分布式电池储能系统的快速分层协调控制方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构建用于分布式电池储能系统的实时快速分层协调控制架构;S2、设计逻辑控制层级和物理控制层级,逻辑控制层级含有4个分层结构;S3、根据分布式电池储能系统的实时快速分层协调控制架构,提出基于分布式电池储能系统的快速分层协调控制策略,分布式电池储能系统基于控制策略向发生故障的电网注入补偿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构建控制架构,设计分层协调控制器框架中的物理控制层级以及逻辑控制层级,提出基于分布式电池储能系统提高跨区域电网电压及频率稳定的快速分层协调控制策略。
-
公开(公告)号:CN111649207A
公开(公告)日:2020-09-11
申请号:CN202010480393.6
申请日:2020-05-30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管廊巡检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导轨(1)、巡检小车(2)和摄像组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巡检小车(2)包括骨架以及骨架上的外壳(21)、从动轮(22)和导向轮(23)、所述的从动轮(22)和导向轮(23)分别置于导轨(1)内侧和外侧,所述的骨架上还设有第一电机(25),所述的导轨(1)外侧设有齿形条(11),所述的第一电机(25)连接有第一从动齿轮(24),所述的第一从动齿轮(24)与齿形条(11)啮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平稳性好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6995745A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2310981082.1
申请日:2023-08-04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上海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李灏恩 , 黄阮明 , 戚宇辰 , 王诗皓 , 宋天立 , 姜雨萌 , 薛坤 , 阮映琴 , 陶佩军 , 孙骏 , 吴炜 , 蔡佳铭 , 顾辰方 , 叶诚明 , 陈亚丁 , 隋冰彦 , 王晓雯 , 程锦星 , 陆柳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系统发电功率的调度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系统计划功率、负荷功率和所述电力系统中各类机组的发电参数;基于所述系统计划功率、所述负荷功率和所述电力系统中各类机组的发电参数确定风电机组调节功率;基于风电机组功率变化率构建风电功率输出函数;所述风电机组功率变化率包括所述变桨机组的功率变化率和/或所述定桨机组的功率变化率;根据所述风电机组的启停时长和所述风电机组调节功率确定第一目标约束条件;基于所述第一目标约束条件对风电功率输出函数进行优化迭代,获得目标风电机组功率输出方案。利用该方法,有利于提高风电利用率、减少弃风、改善经济性,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
公开(公告)号:CN116093925A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211586327.2
申请日:2022-12-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能源并网换流器暂态稳定性判断方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构建新能源注入并网点电流和换流器端子电压交互作用机理方程组;S2、构建新能源阵列电气信号迭代方程与控制回路调制信号耦合作用方程,将用交流侧电流表示的新能源阵列电压源换流器直流侧电流表达方程代入直流链路电容动态方程,得到与直流链路电压动态特性耦合的交流侧变量;S3、基于交流侧变量和直流侧变量间的耦合关系,进行直流链路电压动态分析,最终得到暂态稳定性判断标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从计算效率高的直流链电压动态特性,得到暂态稳定性判断标准,判断新能源换流器的暂态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884232A
公开(公告)日:2020-11-03
申请号:CN202010540417.2
申请日:2020-06-15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MMC-STATCOM的无源性滑模变结构控制方法,对STATCOM装置进行控制,所述的STATCOM装置为与交流电网连接的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该方法包括:采用基于dq旋转坐标系的电压电流双闭环解耦控制策略,通过q轴分量进行无功调节,产生或吸收无功功率,并以此稳定接入点的交流母线电压;通过d轴分量进行有功调节,从电网交流母线吸收有功来补偿换流器的有功功率损耗,从而维持换流器直流侧电压的稳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使得控制系统对外部扰动及内部参数的变化具有很强的鲁棒性和抗干扰能力,从而改善控制质量。相比于传统双闭环PI,具有参数易调节、动态响应速度快、鲁棒性强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1641139A
公开(公告)日:2020-09-08
申请号:CN202010480413.X
申请日:2020-05-30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蓄冷型水冷箱式变电站,包括变电站箱体、变压器和蓄冷水冷系统,变压器设于变电站箱体内,蓄冷水冷系统包括控制器、温度传感器组件、水泵、蓄冷水箱、蓄冷换热器和箱内散热装置,箱内散热装置包括变压器散热片组和箱内散热器,变压器散热片组包括多个变压器散热片,箱内散热器设于变电站箱体内,蓄冷换热器、水泵、箱内散热装置通过管道连通形成回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利用蓄冷水箱、蓄冷换热器与箱内散热装置配合,将夜间室外冷量储存在蓄冷水箱内,利用蓄冷换热器将蓄冷水箱内的冷量通过箱内散热装置传输到箱式变电站内,实现箱式变电站的水冷散热,提高散热效果,降低散热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211995912U
公开(公告)日:2020-11-24
申请号:CN202020954280.0
申请日:2020-05-30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越障巡检机器人,包括依次连接的行走机构、升降机构和相机(16),所述的行走机构包括车架(2)、后轮(4)、中轮(5)和前轮(7),所述的后轮(4)、中轮(5)和前轮(7)分别对应通过安装架(3)、第一活动杆(6)和第二活动杆(8)安装在车架(2)上,所述的第一活动杆(6)和第二活动杆(8)同轴铰接在车架(2)上,所述的第一活动杆(6)和第二活动杆(8)同轴铰接在车架(2)上,所述的后轮(4)、中轮(5)和前轮(7)分别连接有第四电机(22)、第三电机(21)和第五电机(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平稳性好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212510356U
公开(公告)日:2021-02-09
申请号:CN202020954276.4
申请日:2020-05-30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廊巡检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导轨(1)、巡检小车(2)和摄像组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巡检小车(2)包括骨架以及骨架上的外壳(21)、从动轮(22)和导向轮(23)、所述的从动轮(22)和导向轮(23)分别置于导轨(1)内侧和外侧,所述的骨架上还设有第一电机(25),所述的导轨(1)外侧设有齿形条(11),所述的第一电机(25)连接有第一从动齿轮(24),所述的第一从动齿轮(24)与齿形条(11)啮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平稳性好等优点。(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12138193U
公开(公告)日:2020-12-11
申请号:CN202020954273.0
申请日:2020-05-30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水防尘的户外电气柜,包括电气柜体、防水散热柜顶、隔水增高柜底、传感器组件和柜身散热器,传感器组件固定于电气柜体内部,防水散热柜顶固定设于电气柜体的顶部,防水散热柜顶包括两个柜顶侧板、隔尘网、柜顶顶板、风机、多个前进风板和后进风板,顶板上开设有风机孔,风机固定于风机孔上,隔尘网罩设于所述风机上,柜门上开设有散热通风窗,柜身散热器包括散热网板和外散热器,外散热器通过散热通风窗与电气柜体的内部连通,外散热器上设有多个出风孔,隔水增高柜底固定设于电气柜体的底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防水防尘性能好,散热效果腔等优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