弯曲剪切型偏心支撑耗能梁、弯曲剪切型偏心支撑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8532755B

    公开(公告)日:2021-02-09

    申请号:CN201810174230.8

    申请日:2018-0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弯曲剪切型偏心支撑耗能梁、弯曲剪切型偏心支撑结构,属于钢框架支撑结构技术领域。该耗能梁包括:上翼缘,下翼缘,腹板,以及第一加劲肋;上翼缘与下翼缘平行设置;腹板与第一加劲肋垂直设置;且腹板以及第一加劲肋同时连接上翼缘的底面和下翼缘的顶面。其中,在腹板上设置有至少两个通孔,至少两个通孔沿腹板的长度方向分布且不贯通;上翼缘窄于非耗能梁的上翼缘,下翼缘窄于非耗能梁的下翼缘。通过在腹板上设置互不连通的两个通孔,使得耗能梁两端发生弯曲塑性变形后,腹板中部可继续发生剪切塑性变形。因此耗能梁既可通过弯曲塑性变形耗散地震能量,又可通过剪切塑性变形耗散地震能量,改善耗能效果,提高抗震性能。

    用于火力发电的烟道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8534162B

    公开(公告)日:2020-06-16

    申请号:CN201810166871.9

    申请日:2018-02-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火力发电的烟道装置,属于钢结构领域。所述用于火力发电的烟道装置利用多个支撑面板连接形成烟道装置的四个烟道壁,在每个烟道壁的外壁面上,沿着烟气的流动方向以第一预设距离间隔设置并固定有多个钢架框条,相邻外壁面上的钢架框条相连,相邻的两个钢架框条之间,沿着烟气的流动方向的垂直方向以第二预设距离间隔设置并固定有多个钢梁,相邻的两个钢梁之间,沿着烟气的流动方向以第三预设距离间隔设置并固定有多个肋形板,通过钢梁和肋形板取代部分钢架框条,可以实现钢架框条使用数量和对应的内撑杆使用数量的减少,减小了烟气流动阻力,减少了烟道装置内部需要防腐的面积,节约了运行维护成本。

    烟道结构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8534160B

    公开(公告)日:2020-06-16

    申请号:CN201810166741.5

    申请日:2018-02-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烟道结构,属于钢结构领域。所述烟道结构通过多个支撑面板连接形成烟道结构的四个烟道壁,在每个烟道壁的外壁面上,沿着烟气的流动方向以第一预设距离间隔设置并固定有多个钢架框条,相邻外壁面上的钢架框条相连,相邻的两个钢架框条之间沿着烟气的流动方向以第二预设距离间隔设置并固定有多个第一板条,沿着烟气的流动方向的垂直方向以第三预设距离间隔设置并固定有多个第二板条,烟道结构内设置有多个内撑杆,每个内撑杆的端部抵靠位置对应的外壁面处相应固定有钢架框条,通过第一板条和第二板条取代部分钢架框条,可以实现钢架框条使用数量和对应的内撑杆使用数量的减少,节约了运行维护成本,减小了烟气的流动阻力。

    竖向耗能梁偏心支撑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755952A

    公开(公告)日:2018-11-06

    申请号:CN201810316548.5

    申请日:2018-04-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竖向耗能梁偏心支撑,涉及钢框架支撑结构技术领域。该偏心支撑包括:非耗能梁、两个耗能梁、支撑梁、以及框架柱;两个耗能梁间隔预设距离并列设置,且垂直于非耗能梁的长度方向,耗能梁的上端面连接非耗能梁的底面;支撑梁位于两个耗能梁的外部,支撑梁的上端分别连接两个耗能梁的下端部;框架柱连接非耗能梁,以及支撑梁未连接耗能梁的端部。本发明提供的竖向耗能梁偏心支撑,通过设置两个间隔预设距离的耗能梁,增加了整体偏心支撑的结构灵活性,可根据实际应用期望来调整两个耗能梁的间距,进而优化支撑梁的布局,以避免支撑梁影响到其他作业的顺利进行。由于设置了两个耗能梁,也可提高偏心支撑的耗能能力,增强抗震性能。

    输煤栈桥节点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611960A

    公开(公告)日:2018-10-02

    申请号:CN201810309244.6

    申请日:2018-04-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输煤栈桥节点,属于钢结构领域。所述输煤栈桥节点利用第一钢辊、第二钢辊、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通过将第一挡板围设在栈桥支腿的底板的下部,第二挡板围设在转运站钢梁的顶板的上部,使得第二钢辊放置在第二挡板所围成的区域内,第一钢辊布设在第二钢辊上,底板盖设在第一钢辊上,第一钢辊被围设在第一挡板所围成的区域内,实现第一钢辊在第二钢辊上任意方向的移动,利用第一钢辊和第二钢辊取代了现有技术中长条孔与螺栓的配合,使得底板在顶板上实现任意方向的滑动,进而使得栈桥支腿在转运站钢梁上实现任意方向的滑动,避免了地震发生时栈桥与转运站之间的互相牵制,消除栈桥与转运站之间连接的安全隐患,提高了结构的安全性。

    烟道结构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534160A

    公开(公告)日:2018-09-14

    申请号:CN201810166741.5

    申请日:2018-02-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烟道结构,属于钢结构领域。所述烟道结构通过多个支撑面板连接形成烟道结构的四个烟道壁,在每个烟道壁的外壁面上,沿着烟气的流动方向以第一预设距离间隔设置并固定有多个钢架框条,相邻外壁面上的钢架框条相连,相邻的两个钢架框条之间沿着烟气的流动方向以第二预设距离间隔设置并固定有多个第一板条,沿着烟气的流动方向的垂直方向以第三预设距离间隔设置并固定有多个第二板条,烟道结构内设置有多个内撑杆,每个内撑杆的端部抵靠位置对应的外壁面处相应固定有钢架框条,通过第一板条和第二板条取代部分钢架框条,可以实现钢架框条使用数量和对应的内撑杆使用数量的减少,节约了运行维护成本,减小了烟气的流动阻力。

    剪切型偏心支撑耗能梁、剪切型偏心支撑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8532756A

    公开(公告)日:2018-09-14

    申请号:CN201810174320.7

    申请日:2018-0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剪切型偏心支撑耗能梁、剪切型偏心支撑结构,属于钢框架支撑结构技术领域。该耗能梁包括:上翼缘,下翼缘,腹板,以及,第一加劲肋;上翼缘与下翼缘平行设置;腹板与第一加劲肋垂直设置;且腹板以及第一加劲肋同时连接上翼缘的底面和下翼缘的顶面;其中在腹板上设置有通孔,通孔至多贯通至上翼缘的底面或下翼缘的顶面。本发明通过设置不贯通腹板高度方向的通孔,减少了腹板可有效承载剪切作用力的高度,降低整体偏心支撑结构的用钢量。故欲降低偏心支撑结构的用钢量不再受限于现有技术规程规范中对腹板高度和厚度的限定。因此通过本发明提供的耗能梁能够实现比相关技术中更低的偏心支撑结构用钢量,进一步降低工程造价。

    一种梁柱铰接节点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222252A

    公开(公告)日:2018-06-29

    申请号:CN201711468963.4

    申请日:2017-12-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梁柱铰接节点,属于钢结构领域。所述梁柱铰接节点通过第一固定组件和第二固定组件固定在钢柱上,由于第二角板和第二板体设置在靠近钢梁的第一翼缘或第二翼缘的腹板的两侧,第二角板与第二板体夹持钢梁的腹板,使得钢梁不能实现绕着以与第一翼缘、第二翼缘以及腹板平行的方向为轴线进行转动;由于第二固定组件的夹持固定,第一通孔、第三通孔和第二通孔的孔径均大于第一螺栓的螺杆的杆径,使得钢梁在受到外力时,可以以第二固定组件为支撑点,实现钢梁绕着与第一翼缘和第二翼缘平行、与腹板垂直的方向为轴线进行转动,结构更符合理想状态下的铰接节点的结构,提高了结构的安全性,消除了结构上的安全隐患。

    一种钢梁铰接节点
    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8252411B

    公开(公告)日:2020-08-04

    申请号:CN201711469331.X

    申请日:2017-12-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梁铰接节点,属于钢结构领域。所述钢梁铰接节点通过将固定组件和固定牛腿固定在钢柱上,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对称设置在靠近钢梁的第一翼缘的腹板的两侧,将钢梁的腹板固定在第一板体与第二板体之间,使得钢梁不能实现绕着以与第一翼缘、第二翼缘以及腹板平行的方向为轴线进行转动;由于钢梁的第二翼缘固定在顶板上,第一通孔、第三通孔和第二通孔的孔径均大于所述第一螺栓的螺杆的杆径,使得钢梁在受到外界的力时,可以以固定牛腿为支撑点,实现钢梁绕着与第一翼缘和第二翼缘平行、与腹板垂直的方向为轴线进行转动,结构更符合理想状态下的铰接节点的结构,提高了结构的安全性,消除了结构上的安全隐患。

    输煤栈桥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643023A

    公开(公告)日:2018-10-12

    申请号:CN201810316700.X

    申请日:2018-04-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输煤栈桥,属于钢结构与混凝土技术领域。该输煤栈桥包括:桁架和支撑在桁架下方的多个支架;桁架包括子桁架,子桁架的两端设置有支腿;支架包括:第一梁、第二梁、以及两个支架柱;第一梁和第二梁上下设置,且分别与两个支架柱固定连接;两个子桁架相邻的两个支腿分别固定在同一个支架中两个支架柱的顶端。通过将支腿直接放置在支架柱的顶端,使得支腿的载荷将直接传递给支架柱,不再需要通过第一梁传递载荷。此时,支架柱仅受到压应力,其与第一梁的连接节点处不再承受弯矩。进而降低了支架柱的力学强度要求,进而减少钢筋和混凝土的用量,实现更低的工程造价。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