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813376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411827012.1
申请日:2024-12-12
Applicant: 国家能源集团谏壁发电厂 , 国家能源集团江苏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能源集团新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火电机组自动化控制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用于火电机组宽负荷运行的自动巡航系统,包括多维采集模块、巡航分析模块和智能控制模块。该系统通过多维采集模块分别采集数据集,预防诊断单元根据数据集判断火电机组宽负荷工况的安全性,并生成对应的指令,实现了火电机组在15%‑100%Pe范围内全程快速变负荷自动控制,并确保了火电机组运行状态下的关键参数均包含于安全运行范围内,巡航分析模块接收到不同的指令后,根据运行数据集、负荷数据集和标准数据集,计算生成不同的巡航数据组Xhsj和供需指数Gxzs,快速响应负荷波动自动巡航精准度高,智能控制模块决策使用不同阶段的调峰调频方案,调峰调频能力强安全性更高。
-
公开(公告)号:CN119701592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829072.7
申请日:2024-12-12
Applicant: 国家能源集团谏壁发电厂 , 国家能源集团江苏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能源集团新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能源与环保技术领域,且公开了基于能源协同优化技术的锅炉环保岛系统,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分析模块、优化决策模块、命令执行模块和反馈调整模块,系统内部的数据分析模块使用公式计算数据分析模块采集的数据集,计算得到锅炉排放污染指数Qrl与脱硝后空气污染指数Mej,再结合这两种数据结果计算得到综合环保系数Uqm,优化决策模块根据综合环保系数Uqm,来优化系统,命令执行模块转化数据结果并执行操作命令,反馈调整模块接收信息后,再次连接数据分析模块,以形成闭环控制,通过不断循环该系统流程,使得该系统解决了传统锅炉产生的空气污染物对环境造成污染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605642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828277.7
申请日:2024-06-25
Applicant: 国家能源集团新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IPC: G05D23/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不确定估计与补偿的主汽温控制方法及装置,属于火电厂主汽温控制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基于构建的MSDMC和MUDE复合控制结构对主汽温对象进行控制,使得主汽温稳定在设定值的允许范围内。MUDE控制器为一种改进的不确定与扰动估计器,通过MUDE控制器对不可测扰动和未知模型动态进行实时估计与补偿,MSDMC控制器通过可测扰动前馈实现干扰抑制,并通过基于局部模型网络的多模型阶梯式动态矩阵控制方法克服了高阶动态扰动响应迟滞的问题,由此,基于MSDMC与MUDE控制器的控制策略,解决了传统主汽温控制系统的大滞后、大惯性和多扰动问题,并确保了主汽温控制系统的快速性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683468A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310447701.9
申请日:2023-04-24
Applicant: 国家能源集团新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燃煤机组变负荷运行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属于燃煤机组负荷调节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基于当前运行负荷、冷却工质最大流量和冷却工质最小流量,得到最大输出功率和最小输出功率;基于当前运行负荷、目标输出功率和冷却工质温度,得到目标冷却工质流量;基于当前运行负荷、目标输出功率、最大输出功率、最小输出功率、冷却工质最大流量、冷却工质最小流量、目标冷却工质流量和当前冷却工质流量,得到燃煤机组变负荷运行的控制策略。本发明通过调节冷却工质量来实现燃煤机组的变负荷运行,使得燃煤机组的变负荷控制变得更加简便和高效。
-
公开(公告)号:CN115059931A
公开(公告)日:2022-09-16
申请号:CN202210454350.X
申请日:2022-04-27
Applicant: 国家能源集团新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电电力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 , 国能国华(北京)电力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单列配置锅炉的风烟系统以及单列配置锅炉的风烟控制方法,属于锅炉风烟系统技术领域。单列配置锅炉的风烟系统包括共享风机、第一共享风道、第二共享风道以及第三共享风道;第一共享风道架设于送风机两端,与送风机风道并联;第二共享风道架设于引风机两端,与引风机风道并联;第三共享风道架设于一次风机两端,与一次风机风道并联;第一共享风道、第二共享风道以及第三共享风道分别经过共享风机;在送风机、引风机或一次风机跳闸时,共享风机代替送风机、引风机或一次风机工作,保证整个风烟系统的运行,提高单列配置锅炉风烟系统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448930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0515249.X
申请日:2024-04-26
Applicant: 国家能源集团新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2S50/10 , G06Q10/0639 , G06Q50/06 , G06N3/006 , G06F17/18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参数辨识的光伏电站组件在线健康评价方法及装置,涉及光伏监测控制技术领域,方法包括:采集目标光伏组件在各采样时刻的实测背板温度、实测工作电压、实测工作电流、实测环境辐照度;获取目标光伏组件的组件参数,构建目标光伏组件的第一I‑V曲线,通过预设的拟合函数确定各采样时刻的实测环境辐照度所对应的短路电流,基于各采样时刻的短路电流、实测背板温度及目标光伏组件的组件参数,通过预设的修正模型将第一I‑V曲线转换为预设标准下的第一I‑V修正曲线,目标光伏组件的组件参数通过粒子群算法及测试光伏组件对预先构建的光伏组件电流模型进行寻优得到;构建第一I‑V修正曲线的第一目标数据点集以及对应标准I‑V修正曲线的第二目标数据点集;确定第一目标数据点集与第二目标数据点集之间的灰色关联度,通过预设的健康评价模型确定在灰色关联度下,目标光伏组件的健康指数。本申请实现了光伏组件健康状态的定量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19209474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190305.3
申请日:2024-08-28
Applicant: 国家能源集团新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燃煤电厂负荷调度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属于电站符合调度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通过获取电网用电负荷和燃煤电厂发电量,按预设比例分配电量。识别出分配电量低于基准负荷的第一电网和高于实际负荷的第二电网,计算第一电网的待补偿电量和第二电网的待遗弃电量。若第一电网待补偿电量小于第二电网待遗弃电量,则用后者补偿前者,剩余差值作为待存储电量,存入储能系统。本发明通过优化燃煤电厂发电量分配、电网负荷平衡、降低传输损耗、提高经济效益以及增强系统灵活性,有效促进了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提升了电力系统的整体运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539867A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410515254.0
申请日:2024-04-26
Applicant: 国家能源集团新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光伏电站组件在线健康评价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涉及光伏监测控制技术领域,方法包括:采集目标光伏组件在各采样时刻的实测背板温度、实测工作电压、实测工作电流,以及获取各采样时刻的实测环境辐照度,构建第一I‑V曲线,通过预设的拟合函数确定各采样时刻的实测环境辐照度所对应的短路电流,基于各采样时刻的短路电流及实测背板温度,通过修正模型将第一I‑V曲线转换为预设标准下的第一I‑V修正曲线;构建第一I‑V修正曲线的第一目标数据点集以及标准I‑V修正曲线的第二目标数据点集;确定两个数据点集之间的灰色关联度,通过健康评价模型确定在灰色关联度下,目标光伏组件的健康指数。本申请能够实现光伏组件健康状态的定量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18172007A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410028803.1
申请日:2024-01-08
Applicant: 国家能源集团新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Q10/10 , G06Q10/087 , G06Q50/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实验室智能管理系统及方法,属于实验室管理技术领域。所述实验室智能管理系统,包括智能入库模块,用于通过机器人接收受检元件,对接收的受检元件进行拆解、分类以及编号,得到编号的受检元件;检测需求信息录入模块,用于在编号的受检元件中录入对应的检测需求信息,并将检测需求信息与受检元件的编号进行关联;智能检测模块,用于读取受检元件的编号,根据检测需求信息与受检元件的编号的关联关系获得该受检元件的检测需求信息,根据该受检元件的检测需求信息对该受检元件进行检测。智能检测模块通过读取受检元件的编号为受检元件提供检测环境,实现了实验室全流程的自动检测与自动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7762115A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311491804.1
申请日:2023-11-09
Applicant: 国家能源集团新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IPC: G05B23/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控制系统品质评价方法及系统,属于性能评价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采集目标控制系统的干扰信号和输出信号作为输入数据,并对输入数据进行预处理;基于预处理后的输入数据,进行最优模型构建;对构建的最优模型进行求解,获得目标控制系统的最小方差性能指标;基于预处理后的输入数据,计算皮尔逊相关系数;根据最小方差性能指标和皮尔逊相关系数,进行目标控制系统品质评价,得到品质评价结果。该方法及系统采用最小方差性能指标和皮尔逊相关系数相结合的策略,准确反映干扰信号数据和输出信号数据之间的相关性,进而对目标控制系统进行品质评价,实现了有效识别和准确评估控制系统性能的目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