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阻片耐受能量测试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6520102A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310465998.1

    申请日:2023-04-26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阻片耐受能量测试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在执行所述方法时,先选取多个电阻片分别获得多个电阻片的初始值;其中,初始值包括参考电压、残压和初始能量值,然后基于设定的能量值对多个电阻片分别进行冲击电流试验得到第i组冲击电流试验结果,循环迭代直至第n组冲击电流试验结果不满足迭代条件,则将第n‑1组或第n组冲击电流试验的能量值作为电阻片的极限能量耐受值。通过循环迭代的方式基于不同的试验结果来开展不同轮次的试验操作,达到了获得不同的波形和和持续时间下避雷器电阻片极限能量耐受值的效果。如此,可以获得各种冲击电流波形与电阻片耐受能量的关系,为电阻片的选择和工程应用提供支撑。

    一种绝缘盖板组件和避雷器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677013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935591.1

    申请日:2024-12-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绝缘盖板组件和避雷器,包括绝缘盖板、压环和第一密封件,绝缘盖板包括接线板、芯体安装座和绝缘板,接线板的第一端设置在绝缘板内,第二端由绝缘板的周向侧壁外露于绝缘板,绝缘板的第一侧设置有第一防水密封槽,芯体安装座用于与避雷器芯体电连接,且其第一端设置在绝缘板内,并与接线板的第一端电连接,第二端外露于绝缘板的第一侧,并穿过第一防水密封槽;压环与芯体安装座的第二端连接;第一密封件设置在第一防水密封槽内,并被压紧在绝缘板和压环之间。本发明通过对绝缘板与芯体安装座连接位置处的密封结构设计将避雷器内腔与易出现漏气的芯体安装座位置进行物理隔离,保证避雷器密封的完整性,大大提高了产品质量。

    一种避雷器绝缘底座以及避雷器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198666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381413.4

    申请日:2023-10-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避雷器绝缘底座以及避雷器,该避雷器绝缘底座包括盖板及压力释放板,盖板用于在避雷器的下端法兰结构内与下端法兰结构密封可拆卸连接,盖板设置低压引出结构及压力释放孔,低压引出结构用于将避雷器的芯体组件的低压端与地线连接,压力释放板设置于盖板远离避雷的外套的一侧表面,压力释放板与盖板密封配合以封堵压力释放孔;上述避雷器绝缘底座可内置于避雷器下端法兰结构内,在安装时将下端法兰结构安装于安装基础,有助于降低避雷器高度,减轻避雷器重量,提升避雷器抗弯强度,同时避雷器绝缘底座的绝缘性能受环境变化的影响小,绝缘强度高,并且通过将绝缘底座与压力释放装置集成于一体,可简化避雷器结构,降低避雷器成本。

    一种避雷器、电极固定结构及避雷器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783709A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210385575.4

    申请日:2022-04-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避雷器用电极固定结构,包括绝缘筒、设置于绝缘筒两端的电极以及包覆于所述绝缘筒外部的外绝缘伞套,电极具有插入绝缘筒的端部孔内,且与绝缘筒过盈配合的电极凸台部,电极凸台部与所述绝缘筒的内壁之间设置有胶层。本发明通过将电极的电极凸台部与绝缘筒通过过盈配合,并将电极凸台部的外周面涂胶使得在电极凸台部与绝缘筒的内壁之间形成胶层,使得本发明能够使电极被紧固在绝缘筒上,对绝缘筒内环境形成良好的密封性能保护,防止潮气入侵造成绝缘筒内绝缘失效或电阻片被破坏。而且过盈配合的组装难度远小于传统的螺纹结构,生产时间更短,生产效率更高,更利于自动化生产。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避雷器和避雷器制备方法。

    一种安装装置以及避雷器安装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9726549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950918.2

    申请日:2024-12-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安装装置以及避雷器安装结构,安装装置包括导电连接板及低压接线构件,导电连接板设置于避雷器与绝缘支柱之间,导电连接板上设置用于与监测器的低压端连接的第一连接件,低压接线构件与导电连接板绝缘地设置于导电连接板,低压接线构件设置用于与监测器的高压端连接的第二连接件。上述具有导电连接板的安装装置可代替现有的绝缘底座设置于避雷器与绝缘支柱之间,不仅简化结构,减少零部件的使用,降低制造成本,同时方便了避雷器、绝缘支柱以及监测器的组装体的安装和维护,提高整体抗弯强度,而且对于空间有限的应用场景,具有更大的优势,并且可实现监测器的反向接线,更为灵活,可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