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199182A
公开(公告)日:2021-01-08
申请号:CN202011198058.3
申请日:2020-10-30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信网络管理系统。其中,该通信网络管理系统包括:第一服务器集群,用于获取通信网络的第一类型数据;第二服务器集群,与第一服务器集群通信连接,用于获取通信网络的第二类型数据,并对第一类型数据和/或第二类型数据进行数据处理,以提供数据服务;终端设备,与第二服务器集群通信连接,用于基于数据服务对通信网络进行管理;其中,第一服务器集群与第二服务器集群部署在不同的区域内,第二服务器集群与终端设备署在同一的区域内。本发明解决了相关技术中无法有效实现电力通信网络的运维分析、风险评估以及预警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9587124B
公开(公告)日:2021-08-03
申请号:CN201811393591.8
申请日:2018-11-21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网络的处理方法、装置和系统。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电力网络中安全设备的防护策略;对防护策略进行分析,得到分析结果,其中,分析结果用于表征防护策略是否有效;在分析结果为防护策略无效的情况下,对防护策略进行处理,其中,处理包括如下一种或多种:删除、合并。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的电力网络中安全设备无法满足安全防护要求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191455B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1910464761.5
申请日:2019-05-30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公司
IPC: H04W4/90 , H04L65/1016 , H04B1/3827 , H04B1/3822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应急通信系统,便携站,车载站,其中,该应急通信系统包括的车载站和/或便携站,配置有IMS系统,二者用于采集突发事件现场的信息,并通过互联网协议地址多媒体子系统IMS系统传输所述信息至中心站,中心站接收所述车载站和/或所述便携站传输的信息,完成应急处理。采用上述方案,为应急处理一线的车载站或者便携站配置IMS系统,通过IMS系统进行数据传输,既加快了信息传输速率,也增加了信息传输样式,为快速处理突发事件提供了技术保障,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应急通信系统中数据的传输效率有限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188147A
公开(公告)日:2021-01-05
申请号:CN202011193944.7
申请日:2020-10-30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应急指挥系统及应急处理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接收突发事件的信息,并通过应急指挥系统进行展示;通过应急指挥系统接收应急指令,其中,应急指令的形式包括下列至少之一:音频,视频,数据;应急指挥系统由电源系统提供电源;其中,应急指挥系统包括音频交互系统,视频交互系统,计算机操作系统;音频交互系统用于展示和接收音频形式的应急指令,视频交互系统用于展示和接收视频形式的应急指令,计算机操作系统用于展示和接收数据形式的应急指令。本发明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应急指挥系统无法满足突发事件的处理需求,导致电力应急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191455A
公开(公告)日:2019-08-30
申请号:CN201910464761.5
申请日:2019-05-30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公司
IPC: H04W4/90 , H04L29/06 , H04B1/3827 , H04B1/3822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应急通信系统,便携站,车载站,其中,该应急通信系统包括的车载站和/或便携站,配置有IMS系统,二者用于采集突发事件现场的信息,并通过互联网协议地址多媒体子系统IMS系统传输所述信息至中心站,中心站接收所述车载站和/或所述便携站传输的信息,完成应急处理。采用上述方案,为应急处理一线的车载站或者便携站配置IMS系统,通过IMS系统进行数据传输,既加快了信息传输速率,也增加了信息传输样式,为快速处理突发事件提供了技术保障,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应急通信系统中数据的传输效率有限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9587124A
公开(公告)日:2019-04-05
申请号:CN201811393591.8
申请日:2018-11-21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网络的处理方法、装置和系统。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电力网络中安全设备的防护策略;对防护策略进行分析,得到分析结果,其中,分析结果用于表征防护策略是否有效;在分析结果为防护策略无效的情况下,对防护策略进行处理,其中,处理包括如下一种或多种:删除、合并。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的电力网络中安全设备无法满足安全防护要求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9359893A
公开(公告)日:2019-02-19
申请号:CN201811394296.4
申请日:2018-11-21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移动作业平台的风险评估方法及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移动作业平台的评估要素,其中,评估要素包括:移动作业平台的资产、威胁和脆弱性;对移动作业平台的网络链路进行分析,得到分析结果;基于评估要素和分析结果,对移动作业平台进行风险评估,得到评估结果。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移动作业平台的风险评估方法的可靠性差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702263A
公开(公告)日:2020-01-17
申请号:CN201911027398.7
申请日:2019-10-24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公司 , 北京邮电大学 , 北京工业大学 ,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K11/32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大芯径多模光纤的测温装置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扫频光源,用于为所述装置提供中心波长为1550nm的线性扫频光;第一光纤耦合器,用于将所述线性扫频光分为第一扫频光信号和第二扫频光信号;辅助干涉模块,接收所述第一扫频光信号,以生成时钟信号;主干涉模块,接收所述第二扫频光信号,以生成拍频干涉信号;数据采集模块,接收所述时钟信号和所述拍频干涉信号,并输出至数据处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基于所述数据采集模块所接收的信号,生成所述大芯径多模光纤的温度数据。从而简单快捷地实现对大芯径多模光纤温度的测量,大大提升了测量效率,降低了测量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0702263B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1911027398.7
申请日:2019-10-24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公司 , 北京邮电大学 , 北京工业大学 ,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K11/32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大芯径多模光纤的测温装置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扫频光源,用于为所述装置提供中心波长为1550nm的线性扫频光;第一光纤耦合器,用于将所述线性扫频光分为第一扫频光信号和第二扫频光信号;辅助干涉模块,接收所述第一扫频光信号,以生成时钟信号;主干涉模块,接收所述第二扫频光信号,以生成拍频干涉信号;数据采集模块,接收所述时钟信号和所述拍频干涉信号,并输出至数据处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基于所述数据采集模块所接收的信号,生成所述大芯径多模光纤的温度数据。从而简单快捷地实现对大芯径多模光纤温度的测量,大大提升了测量效率,降低了测量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1122005A
公开(公告)日:2020-05-08
申请号:CN202010008643.6
申请日:2020-01-06
Applicant: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公司 ,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吴鹏 , 喻强 , 王玮 , 赵永良 , 张增华 , 虞跃 , 张刚 , 郭经红 , 姚继明 , 郭云飞 , 刘川 , 陶静 , 黄在朝 , 张浩 , 刘世栋 , 卜宪德 , 杨林慧 , 周文婷 , 崔力民 , 王鑫 , 孙少华 , 姚永波 , 李智年 , 唐玉萍 , 胡长悦 , 刘永胜 , 宋广磊 , 郭磊 , 刘生成 , 李亚平 , 张玮
IPC: G01K11/32 , G01L1/24 , G01D21/02 , H04B10/07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融合光纤光栅传感器的光纤监测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可调谐激光器、处理模块、融合探测模块和设置于光纤上的多个光纤光栅传感器,将可调谐激光器与光纤光栅传感器融合,不仅能够实现对光纤的衰减和断点的监测,还通过光纤光栅传感器实现温度、应力等物理量的监测,占用光纤资源小,同时大大降低了装置的复杂度和成本;本发明可以实现温度、应力的交叉解耦,避免多参量量测时的交叉敏感问题导致的电力光缆网状态的误判,同时实现了不同探测光波长时的统一处理。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