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184051A
公开(公告)日:2014-12-03
申请号:CN201410376751.3
申请日:2014-08-01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浙江浙电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H02B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220kV配电装置的布置结构。常规变电站的220kV侧主母线使用比较多的是管型硬母线及软导线,由于裸导线是布置于空气中,因此导线相间距离必须保证足够的安全距离,进而增加了配电装置的占地面积。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从GIL管型母线上分别垂直引出A、B、C三相套管,GIL管型母线的一侧设有三个处于同一直线上的隔离式断路器;所述的三个隔离式断路器与GIL管型母线平行布置,所述的三个隔离式断路器分别与GIL管型母线的A、B、C三相套管采用软导线连接。本发明一方面大大减少了配电装置的占地面积,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高可靠性、低故障率、维护量少的配电装置布置形式。
-
公开(公告)号:CN104184051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410376751.3
申请日:2014-08-01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浙江浙电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H02B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220kV配电装置的布置结构。常规变电站的220kV侧主母线使用比较多的是管型硬母线及软导线,由于裸导线是布置于空气中,因此导线相间距离必须保证足够的安全距离,进而增加了配电装置的占地面积。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从GIL管型母线上分别垂直引出A、B、C三相套管,GIL管型母线的一侧设有三个处于同一直线上的隔离式断路器;所述的三个隔离式断路器与GIL管型母线平行布置,所述的三个隔离式断路器分别与GIL管型母线的A、B、C三相套管采用软导线连接。本发明一方面大大减少了配电装置的占地面积,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高可靠性、低故障率、维护量少的配电装置布置形式。
-
公开(公告)号:CN104167664A
公开(公告)日:2014-11-26
申请号:CN201410332412.5
申请日:2014-07-11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浙江浙电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H02B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母线双断路器分段接线结构。现用的双母线接线结构,结构复杂,电气元件多,运行时操作不够灵活、方便。本发明包括第一段母线、第二段母线、第一主变压器和第二主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变压器的进线回路接入第一段母线中,第二主变压器的进线回路接入第二段母线中,所述的两段母线上各接有多个出线回路;所述的两段母线之间设有第三主变压器的进线回路,该第三主变压器的进线回路包括第三主变压器、两个断路器和多个隔离开关,第三主变压器通过两个断路器跨接于两段母线之间。
-
公开(公告)号:CN204793637U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申请号:CN201520437160.2
申请日:2015-06-24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浙江浙电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中网电气有限公司
IPC: H02B1/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高压并联电容器装置的模组,本模组的至少两个电容器单元间隔设于支架内,至少两个电容器单元的接线端子分别连接于支撑绝缘子,至少两个信号采集单元和数据处理模块设于支架内,至少两个信号采集单元分别采集至少两个电容器单元的电流信号,至少两个信号采集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数据处理模块的输入端,数据处理模块的输出端通过光缆连接至后台监控设备。本模组方便构成电容器装置,其现场接线简单,安装维护方便,并可对故障电容器单元及时发现,避免故障扩大,确保变电站正常、安全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204012919U
公开(公告)日:2014-12-10
申请号:CN201420140741.5
申请日:2014-03-26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浙江浙电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H02J1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723 , Y04S10/1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变电站网络结构。常规智能变电站的系统架构是在变电站的变电站层、间隔层和过程层分别建立独立的子网,每种网络均由不同的物理网络设备连接构建而成,使得一个变电站交换机数量非常庞大,大大增加了智能变电站的建设成本。本实用新型包括变电站层和设备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变电站层与设备层通过一智能数据网进行通讯连接,所述的智能数据网由GOOSE网、SV网、MMS网三个逻辑网络整合而成,各个逻辑网络之间相互隔离。本实用新型使全站只有一个网络,通过建立连接,整合资源配置开辟多个逻辑业务网络,满足每个自动化、保护装置的要求,实现针对不同业务的逻辑网络,实现了业务网络之间隔离。
-
公开(公告)号:CN203932698U
公开(公告)日:2014-11-05
申请号:CN201420384642.1
申请日:2014-07-11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浙江浙电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H02B1/2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单母线双断路器分段接线结构。现用的双母线接线结构,结构复杂,电气元件多,运行时操作不够灵活、方便。本实用新型包括第一段母线、第二段母线、第一主变压器和第二主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变压器的进线回路接入第一段母线中,第二主变压器的进线回路接入第二段母线中,所述的两段母线上各接有多个出线回路;所述的两段母线之间设有第三主变压器的进线回路,该第三主变压器的进线回路包括第三主变压器、两个断路器和多个隔离开关,第三主变压器通过两个断路器跨接于两段母线之间。
-
公开(公告)号:CN204067880U
公开(公告)日:2014-12-31
申请号:CN201420431398.X
申请日:2014-08-01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浙江浙电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浙江电力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IPC: H02B1/2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配电装置背靠背布置结构。目前户外变电站的高压配电装置多采用分相中型配电装置硬管母线配合剪刀式隔离开关方案,该方案的所有电气回路间隔均占用一个间隔宽度,造成变电站间隔数量很多,变电站的横向尺寸受其影响占地较大。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从GIL母线上分别垂直引出A、B、C三相套管,GIL母线的两侧各设有三个位于同一直线上的隔离式断路器;位于同一直线上的三个隔离式断路器与GIL母线平行布置,采用软导线分别与GIL母线的A、B、C三相套管连接。本实用新型有效减少了户外变电站横向间隔数量,较大地压缩了变电站横向占地尺寸。
-
公开(公告)号:CN203967529U
公开(公告)日:2014-11-26
申请号:CN201420432631.6
申请日:2014-08-01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浙江浙电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H02B1/2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220kV配电装置的布置结构。常规变电站的220kV侧主母线使用比较多的是管型硬母线及软导线,由于裸导线是布置于空气中,因此导线相间距离必须保证足够的安全距离,进而增加了配电装置的占地面积。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从GIL管型母线上分别垂直引出A、B、C三相套管,GIL管型母线的一侧设有三个处于同一直线上的隔离式断路器;所述的三个隔离式断路器与GIL管型母线平行布置,所述的三个隔离式断路器分别与GIL管型母线的A、B、C三相套管采用软导线连接。本实用新型一方面大大减少了配电装置的占地面积,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高可靠性、低故障率、维护量少的配电装置布置形式。
-
公开(公告)号:CN203967528U
公开(公告)日:2014-11-26
申请号:CN201420431257.8
申请日:2014-08-01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浙江浙电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浙江电力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IPC: H02B1/2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母线环抱式分段间隔。常规GIL封闭管型母线布置的变电站,当出线均采用架空出线,而且出线走廊紧张,需同名出线相邻布置,采用双层出线方式,两段母线套管之间的电气距离不满足规程、规范要求。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管座与第二套管座的垂直间距为5-7米,第一段母线的A、B、C三相线分别通过一分段隔离式断路器与第二段母线的A、B、C三相线连接;位于第二套管座处的第二段母线沿水平方向延伸再垂直向内延伸成“L”形,最后与第一段母线靠近且平行设置。本实用新型很好地解决了两段母线套管之间电气距离不满足规程、规范要求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3763221B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410005642.0
申请日:2014-01-07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绍兴供电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H04L12/93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智能电子设备领域,特指一种IED设备部署并行网络接口的改造方法:将接口改造部件部署在IED设备的空闲槽位上,所述接口改造部件由基板和接口模块两部分组成,基板和接口模块两部分之间设计有标准连接器,两部分可以分离,每一个部分都可以单独替换;针对各种类型的IED设备设计多种基板与其相适配,每一种基板对应一种IED设备;针对各种类型的交换机设计多种接口模块与其相适配,每一种接口模块对应一种交换机。采用上述方案后,无需改变终端设备的功能、形态、结构、外观,无需在现场增加额外的机架、机位和接口设备;大大简化了改造接口部件的开发,有利于网络改造的快速实现和快速部署。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