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电站配电装置钢架柱脚保护帽

    公开(公告)号:CN103410176B

    公开(公告)日:2015-07-15

    申请号:CN201310305520.9

    申请日:2013-07-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电站配电装置钢架柱脚保护帽。目前变电站配电装置钢架柱脚部分钢结构如不做保护容易被土壤中的地表水腐蚀,常规保护帽的做法为素混凝土现浇形式,现场施工比较困难。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变电站配电装置钢架柱脚保护帽,包括塑料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帽体由两个半帽体左右密封对接而成,帽体上端面的中心处形成一用于密封连接的定位孔,每个半帽体的上端面形成半个所述的定位孔,其中的一个半帽体的上端面上开有一用于往帽体内腔注入黄油的黄油加注口,黄油加注口处连接一密封件。本发明的柱脚保护帽各部分可由现场模具化加工、现场安装完成,拆装方便;具有较好的整体性与水密性。

    一种变电站配电装置钢架柱脚保护帽

    公开(公告)号:CN103410176A

    公开(公告)日:2013-11-27

    申请号:CN201310305520.9

    申请日:2013-07-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电站配电装置钢架柱脚保护帽。目前变电站配电装置钢架柱脚部分钢结构如不做保护容易被土壤中的地表水腐蚀,常规保护帽的做法为素混凝土现浇形式,现场施工比较困难。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变电站配电装置钢架柱脚保护帽,包括塑料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帽体由两个半帽体左右密封对接而成,帽体上端面的中心处形成一用于密封连接的定位孔,每个半帽体的上端面形成半个所述的定位孔,其中的一个半帽体的上端面上开有一用于往帽体内腔注入黄油的黄油加注口,黄油加注口处连接一密封件。本发明的柱脚保护帽各部分可由现场模具化加工、现场安装完成,拆装方便;具有较好的整体性与水密性。

    一种变电站配电装置钢架柱脚保护帽

    公开(公告)号:CN203346918U

    公开(公告)日:2013-12-18

    申请号:CN201320433170.X

    申请日:2013-07-1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变电站配电装置钢架柱脚保护帽。目前变电站配电装置钢架柱脚部分钢结构如不做保护容易被土壤中的地表水腐蚀,常规保护帽的做法为素混凝土现浇形式,现场施工比较困难。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变电站配电装置钢架柱脚保护帽,包括塑料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帽体由两个半帽体左右密封对接而成,帽体上端面的中心处形成一用于密封连接的定位孔,每个半帽体的上端面形成半个所述的定位孔,其中的一个半帽体的上端面上开有一用于往帽体内腔注入黄油的黄油加注口,黄油加注口处连接一密封件。本实用新型的柱脚保护帽各部分可由现场模具化加工、现场安装完成,拆装方便;具有较好的整体性与水密性。

    一种带保护帽的地脚螺栓

    公开(公告)号:CN206958066U

    公开(公告)日:2018-02-02

    申请号:CN201720760802.1

    申请日:2017-06-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保护帽的地脚螺栓,螺栓底托套在地脚螺栓本体上,钢制保护帽的下部与螺栓底托套密封连接;内保护套包括螺栓上保护套、螺母保护套和螺栓下保护套,螺栓上保护套沿中心轴线开有上螺纹孔,螺栓上保护套与钢制保护帽可拆卸连接,螺母保护套沿中心轴线开有与螺母相适配的通孔,螺母保护套设置钢制保护帽内,螺栓下保护套设置在螺母保护套的通孔内。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在未浇铸的时候,由内保护套来防止地脚螺栓生锈,而由钢制保护帽和螺栓底托组成密封,用以保护地脚螺栓不受撞击,防止地脚螺栓生锈;在浇铸完成后,可以将螺栓下保护套取出,而螺栓底托和钢制保护帽继续形成密闭空间对安装螺母的地脚螺栓进行保护。

    防风沙电缆沟
    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6850391U

    公开(公告)日:2018-01-05

    申请号:CN201720761154.1

    申请日:2017-06-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防风沙电缆沟,包括沟道、上层盖板和下层盖板,沟道设有凸出的支撑条,上层盖板架设在沟道顶部,下层盖板架设在支撑条上,沟道的顶部比地面高5~20cm;上层盖板与下层盖板之间设有柔性连接件,沟道的顶面开有一圈密封沟,上层盖板的底面密封块,下层盖板侧壁设有密封橡胶;两块上层盖板之间通过上扣条和下扣条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形成双层防护,下层盖板采用下沉式设置,减少四周沙石的侵入,一次性完成两个盖板的开启操作,加强了上层盖板之间的联系,同时在相邻上层盖板之间也能形成较好的密封效果。

    一种隔离开关
    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7217382U

    公开(公告)日:2018-04-10

    申请号:CN201721310748.7

    申请日:2017-10-1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隔离开关,包括三根支架、动触头和静触头,每个动触头上连接有一根控制动触头转动的绝缘杆,三根绝缘杆的底端均连接在主刀传动连杆上;主驱动杆位于主刀控制箱内的部分套有套筒,套筒的上下分别设有两个锥齿轮,驱动电机连有锥齿轮,手动驱动盘也连有锥齿轮,套筒的上下锥齿轮之间的间距小于驱动电机和手动驱动盘也锥齿轮之间的间距,套筒与主驱动杆之间设有固定装置。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一根主驱动杆即可控制三个动触头同时运动,套筒的两个锥齿轮同时只与驱动电机或者手动驱动盘啮合,可以有效避免此时手动驱动盘也一起转动而对旁边的操作人员造成安全隐患,有效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操作简单方便。(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具有多重固定结构的避雷针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06878313U

    公开(公告)日:2018-01-12

    申请号:CN201720879902.6

    申请日:2017-07-1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多重固定结构的避雷针结构,包括接地立柱及设于接地立柱上的避雷针,避雷针包括避雷针本体及设于避雷针本体顶端的针尖,避雷针本体的下端设有上法兰,接地立柱的上端设有与上法兰配合的下法兰,上法兰的底部设有插接柱,接地立柱的上端设有套接孔,下法兰上设有供插接柱插入套接孔内的通孔,插接柱与套接孔的插接深度为D,30cm≤D≤120cm,上法兰与下法兰通过螺栓连接固定以使接地立柱与避雷针本体连接成一体。这样通过上法兰与下法兰之间的一次固定,再通过插接柱与套接孔之间的二次固定,形成多重固定结构,使得避雷针与接地立柱之间的固定更加牢固、可靠,从而更好的防止避雷针倒塌的情况发生,提升避雷针的耐用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