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配用电柔性控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3475032B

    公开(公告)日:2016-03-23

    申请号:CN201310467166.X

    申请日:2013-10-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63 Y02E40/30 Y02E40/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配用电柔性控制系统,包括变压器、三相整流器、至少一个单相逆变器和至少一个三相逆变器。三相整流器将变压器产生的三相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输出给逆变器,由单相逆变器将直流电转换为频率和幅值均可调的单相交流电,以及由三相逆变器将直流电转换为频率和幅值均可调的三相交流电。本发明提供的智能配用电柔性控制系统采用对三相交流电整流后逆变的方法,避免了大量的单相用电设备直接接入供电电网而造成的三相不平衡问题,减小了对输配电设备及用电设备的损害,提高了供电的可靠性、经济性和电能质量。并且本发明提供的智能配用电柔性控制系统模块分工明确,易于设计、建设、运行和维护,方便系统扩容升级。

    一种智能配用电柔性控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3475032A

    公开(公告)日:2013-12-25

    申请号:CN201310467166.X

    申请日:2013-10-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63 Y02E40/30 Y02E40/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配用电柔性控制系统,包括变压器、三相整流器、至少一个单相逆变器和至少一个三相逆变器。三相整流器将变压器产生的三相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输出给逆变器,由单相逆变器将直流电转换为频率和幅值均可调的单相交流电,以及由三相逆变器将直流电转换为频率和幅值均可调的三相交流电。本发明提供的智能配用电柔性控制系统采用对三相交流电整流后逆变的方法,避免了大量的单相用电设备直接接入供电电网而造成的三相不平衡问题,减小了对输配电设备及用电设备的损害,提高了供电的可靠性、经济性和电能质量。并且本发明提供的智能配用电柔性控制系统模块分工明确,易于设计、建设、运行和维护,方便系统扩容升级。

    能够提高安装稳固性的放线支架

    公开(公告)号:CN203624691U

    公开(公告)日:2014-06-04

    申请号:CN201320791694.6

    申请日:2013-12-05

    Inventor: 李永康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能够提高安装稳固性的放线支架,定位板的顶端面为圆周面,定位板上设置有定位柱,定位柱垂直固定在定位板上,定位柱的外壁上套合有安装环,安装环的底端与定位板的顶端存在间隙,安装环能够绕着定位柱转动;安装环的外壁上设置有若干条支撑板,支撑板的底端设置有滚轮,滚轮的底端与定位板接触,支撑板上设置有连接环,定位柱穿过连接环,连接环的底端同时与支撑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支撑板的顶端固定有销轴,销轴设置在连接环的内圈中,销轴顶端设置在连接环的顶面上方。该放线支架结构简单,利用自身的结构能够绕着定位柱转动,带动安装的线圈能够转动,解决了现有线圈在放线时由于不方便转动导致线缆容易卡住,影响放线效率的问题。

    电缆弯折设备
    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3589576U

    公开(公告)日:2014-05-07

    申请号:CN201320805982.2

    申请日:2013-12-10

    Inventor: 李永康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电缆折弯设备,包括固定头(1)和旋转杆(2),所述的固定头(1)包括抱箍(3)和固定板(4),旋转杆(2)包括旋转板(10)和手柄(11),旋转板(10)的上侧设置有中心栓(6)和第一辅助栓(7),固定板(4)上设置有一个第二辅助栓(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可以一个人操作进行电缆的弯折,节省了大量的人力,而且本装置弯折的速度也快,这样也加快了工作效率;本装置与电缆的接触的中心栓、第一辅助栓和第二辅助栓上都设置圆周槽,用于卡合电缆,避免了电缆在受力中脱落,保护了工作人员;本装置受力点可以旋动,如中心栓和第二辅助栓,这样保护了电缆。

    一种接线器
    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3589230U

    公开(公告)日:2014-05-07

    申请号:CN201320803105.1

    申请日:2013-12-10

    Inventor: 李永康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接线器,包括固定柱,固定柱的顶端和底端开设有锥形固定孔,锥形固定孔的内表面均开设有多个凹槽;还包括弹簧A和夹紧片,弹簧A的一端与凹槽的槽底连接,弹簧A的另一端与夹紧片连接,每个凹槽对应一个夹紧片;还包括锥形绕线柱,锥形绕线柱的外表面开设有横截面为半圆形的螺旋凹槽,锥形绕线柱置于锥形固定孔中。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电缆端部的受力面积大,不需要过大的压紧力即可保证电缆与锥形绕线柱之间存在住够的摩擦力,有效避免了电缆端部的损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