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07925209U
公开(公告)日:2018-09-28
申请号:CN201820090381.0
申请日:2018-01-19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荆州供电公司 , 湖北紫电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干式变压器的楔形拉板,属于干式变压器拉板技术领域。它由上夹件、下夹件和拉板构成,上夹件和下夹件上分别间隔开设有三个楔形开口安装孔,上夹件与下夹件通过拉板两端的卡头卡入其开设的楔形开口安装孔内进行连接固定;所述的楔形开口安装孔展开时上半部为楔形结构,下半部为凹形结构。本实用新型通过楔形结构使拉板与夹件上开设的楔形开口安装孔直接配合连接,取消了原有的拉板轴,简化了结构和加工工艺,且拉板的楔形斜面与夹件开孔的楔形斜面通过面与面的接触来承重,比原有圆形拉板轴结构的点与点接触有更好的承重效果,增强了承重力,并且通过夹件上“舌头”结构的抵挡定位,使得拉板与夹件紧密结合,不会随意移动。
-
公开(公告)号:CN109633656B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1910095350.3
申请日:2019-01-31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荆州供电公司
IPC: G01S15/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非接触式架空线缆测高杆,属电力电缆维检设备技术领域。它由测量主机、伸缩式撑杆等构成,T形底座上安装的伸缩式撑杆上部装有测量主机;测量主机由主控模块、超声波测距模块、无线接收模块、感应电检测模块、显示模块、语音播报模块和电源模块组成;主控模块控制信号端与超声波测距模块连接、其输入信号端与无线接收模块连接、其近电检测输入端与感应电检测模块输出端连接、其显示信号端与显示模块连接、其输出控制端与语音播报模块连接。无需接触即可准确测量、显示和播报高度,使用安全方便,避免触电危险,测高误差小。解决了现有接触测高存在触电风险,及改变架空线缆弧垂,测高误差大,且超高线缆测高操作困难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9633656A
公开(公告)日:2019-04-16
申请号:CN201910095350.3
申请日:2019-01-31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荆州供电公司
IPC: G01S15/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S15/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非接触式架空线缆测高杆,属电力电缆维检设备技术领域。它由测量主机、伸缩式撑杆等构成,T形底座上安装的伸缩式撑杆上部装有测量主机;测量主机由主控模块、超声波测距模块、无线接收模块、感应电检测模块、显示模块、语音播报模块和电源模块组成;主控模块控制信号端与超声波测距模块连接、其输入信号端与无线接收模块连接、其近电检测输入端与感应电检测模块输出端连接、其显示信号端与显示模块连接、其输出控制端与语音播报模块连接。无需接触即可准确测量、显示和播报高度,使用安全方便,避免触电危险,测高误差小。解决了现有接触测高存在触电风险,及改变架空线缆弧垂,测高误差大,且超高线缆测高操作困难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09486297U
公开(公告)日:2019-10-11
申请号:CN201920169577.3
申请日:2019-01-31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荆州供电公司
IPC: G01S15/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非接触式架空线缆测高杆,属电力电缆维检设备技术领域。它由测量主机、伸缩式撑杆等构成,T形底座上安装的伸缩式撑杆上部装有测量主机;测量主机由主控模块、超声波测距模块、无线接收模块、感应电检测模块、显示模块、语音播报模块和电源模块组成;主控模块控制信号端与超声波测距模块连接、其输入信号端与无线接收模块连接、其近电检测输入端与感应电检测模块输出端连接、其显示信号端与显示模块连接、其输出控制端与语音播报模块连接。无需接触即可准确测量、显示和播报高度,使用安全方便,避免触电危险,测高误差小。解决了现有接触测高存在触电风险,及改变架空线缆弧垂,测高误差大,且超高线缆测高操作困难的问题。(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8433648U
公开(公告)日:2019-01-25
申请号:CN201820755918.0
申请日:2018-05-21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荆州供电公司
Inventor: 付陈章 , 毛文雄 , 陈鹏 , 匡兵 , 唐启兵 , 王佳 , 田凯 , 马力 , 李成 , 吴小年 , 叶帅 , 王伟 , 李璇 , 雷才崇 , 刘萍 , 陈娟 , 刘欢 , 汪虎 , 余毅 , 蔡金普 , 向劲松 , 樊华 , 吴昌明 , 余庆 , 严然耀 , 彭正荣 , 郭为 , 黄伟 , 徐金高 , 荣幸 , 周秋菊 , 李红芳 , 杨涛 , 邵慧 , 石博
IPC: H02B1/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压开关柜的高温高压气流泄压装置,属高压开关柜泄压设备技术领域。它由开关室背板、三角形限位导向板、塑料绑扎带、弹簧铰链等构成,开关室背板左右两条边对称制的三角形限位导向板的斜边上制限位挡片,开关室背板上部制作的绑扎带连接卡上装接有塑料绑扎带,开关室背板通过塑料绑扎带与高压开关柜中部的横向支撑角钢A装接;开关室背板通过其底边对称安装的弹簧铰链与高压开关柜下部的横向支撑角钢B装接。以原开关室背板为基础,打开和闭合灵活方便,可快速释放高温高压气流,确保检修者人身安全,改造价格低廉,通风散热效果好。解决了现有焊装或螺栓固装百叶窗无法释放高温高压气流,难以保证检修者及设备安全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08433669U
公开(公告)日:2019-01-25
申请号:CN201820756126.5
申请日:2018-05-21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荆州供电公司
Inventor: 陈鹏 , 毛文雄 , 匡兵 , 唐启兵 , 付陈章 , 王佳 , 田凯 , 马力 , 李成 , 吴小年 , 叶帅 , 王伟 , 李璇 , 雷才崇 , 刘萍 , 陈娟 , 刘欢 , 汪虎 , 余毅 , 向劲松 , 樊华 , 吴昌明 , 余庆 , 严然耀 , 彭正荣 , 郭为 , 黄伟 , 徐金高 , 荣幸 , 周秋菊 , 李红芳 , 杨涛 , 邵慧 , 石博 , 蔡金普 , 卓晨颖
IPC: H02B3/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变电站融冰吹风枪,属变电站维护工具技术领域。它由可伸缩绝缘送风筒、电吹风装置、小型风扇等构成,可伸缩绝缘送风筒由绝缘送风筒A和绝缘送风筒B组成,电吹风装置由绝缘外壳、电热丝、风机风扇组成;电吹风装置左侧出风口与绝缘送风筒B装接,电吹风装置绝缘外壳底部安装的绝缘把手上装有电源开关;绝缘送风筒A内部装有小型风扇,绝缘送风筒B外底部右端装有绝缘弯把手。适合保持安全距离除冰,避免损坏电气设备,使用安全,除冰彻底,省时省力,操作方便。解决了现有技术通过敲击、钩挂方式近距离除冰,无法保持与电气设备的安全距离,且耗费人员多,费时费力,安全隐患大,除冰不彻底,易对电气设备造成损坏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6646030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611021224.6
申请日:2016-11-15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华中分部 , 北京科东电力控制系统有限责任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31/00 , G01R31/025 , G01R31/0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多数据源及专家规则库的电网故障诊断方法及装置,能够提高故障诊断的准确性,降低故障误报率。该方法包括:S1、接收D5000系统中各个告警源发送的信号;S2、根据所述信号确定出可疑设备,若判断获知所述可疑设备的信号满足预设的故障诊断专家规则库中可疑设备所属分类的诊断规则,则确定出所述可疑设备为故障设备,并向所述D5000系统中的综合智能分析与告警模块推送告警,其中,所述故障诊断专家规则库中的每条诊断规则针对电网中的一类设备配置,包括能够表征该类设备发生故障的一组条件,所述告警包括所述故障设备标识以及故障描述;S3、所述综合智能分析与告警模块根据所述告警进行报警。
-
公开(公告)号:CN106203742B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1610653773.9
申请日:2016-08-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节能回报率的电网设备节能评价及选型方法,确定电网设备所在的目标电网的边界;定义电网设备的节能评价指标;基于运行模拟计算目标电网的能耗;确定电网设备节能效益评价及选型依据,对电网设备进行节能评价及选型。本发明提出的方法低碳减排、节能增效;准确且有效的选择出节能型高的电网设备,减少了用于电网后的能耗及环境污染,有效保证了电网可靠且环保的运行,推进了电网的低碳化发展建设。
-
公开(公告)号:CN106503466B
公开(公告)日:2022-03-18
申请号:CN201610964270.3
申请日:2016-1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锅炉与太阳能联合供热系统的设备容量配置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用户年累计采暖需求量;构建所述电锅炉与太阳能联合供热系统的目标函数及其约束条件;确定所述目标函数的最优解,即所述电锅炉与太阳能联合供热系统中各类供热设备的最优配置容量;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基于属于优化算法之一的遗传算法作为一种可用于复杂系统优化计算的全局搜索的优化方法,对设备容量配置进行逐代优化,最终得到费用年值最低的容量组合,从而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同时还能够实现较高的经济效益、环保效益,且对于工程实践有着重要意义与参考价值。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