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600031B
公开(公告)日:2020-08-18
申请号:CN201610952593.0
申请日:2016-11-02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 , 合肥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压输电耐张线夹剩余寿命预测方法,采取的步骤包括:获取耐张线夹实际运行环境参数;腐蚀速率实验,确定电阻增长率‑腐蚀时间关系函数;温升试验测定散热系数;建立实验室耐张线夹腐蚀时间‑温度模型;确定服役腐蚀时间与实验室腐蚀时间关系;计算环境修正系数A确定环境因子K;计算临界击穿温度;确定线夹剩余寿命。有益的技术效果:采用本方法,可解决老旧耐张线夹剩余寿命无法评估的问题。本发明是基于热击穿原理建立,量化了耐张线夹失效条件,使得耐张失效的判断更具有科学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251490A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510752845.0
申请日:2015-11-06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安徽大学
IPC: B01J23/745 , B01J35/10 , B01J37/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水热法制备α-Fe2O3纳米管阵列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制备β-FeOOH纳米棒阵列:将覆盖有氟掺杂二氧化锡FTO的玻璃基片倾斜置于FeCl3和NaNO3的混合溶液中,并以100℃水热12小时,从而获得生长在所述玻璃基片上的β-FeOOH纳米棒阵列;制备α-Fe2O3纳米管阵列:将β-FeOOH纳米棒阵列在氮气中退火6小时,从而制得α-Fe2O3纳米管阵列。本发明不仅制备效率高、生产周期短、生产成本低,而且设备要求低、操作简单、环保无污染,适合进行大规模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5092380A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510564361.3
申请日:2015-09-08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圆线同心绞架空导线综合性能测试装置,包括卧式拉力试验机和导体直流电阻试验装置。卧式拉力试验机包括主机、桁架、横梁和钳口接头,桁架的一侧设有导轨,横梁固定在桁架,且垂直于导轨;钳口接头包括横梁钳口接头和近端钳口接头,横梁钳口接头固定在横梁中部,近端钳口接头固定连接着主机的活塞;导体直流电阻试验装置包括电桥主机和两根电桥测试臂;电桥测试臂的一端设有导线夹,另一端设有U形滑块;导线夹内设有连接电桥主机的电极;两根电桥测试臂通过U形滑块与导轨的滑动配合呈悬臂状设于桁架上。本发明一次取样,即可完成架空导线的直流电导率和力学性能测量,节约线材的同时,检验结果更加精确。
-
公开(公告)号:CN105251490B
公开(公告)日:2017-10-13
申请号:CN201510752845.0
申请日:2015-11-06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安徽大学
IPC: B01J23/745 , B01J35/10 , B01J37/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水热法制备α‑Fe2O3纳米管阵列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制备β‑FeOOH纳米棒阵列:将覆盖有氟掺杂二氧化锡FTO的玻璃基片倾斜置于FeCl3和NaNO3的混合溶液中,并以100℃水热12小时,从而获得生长在所述玻璃基片上的β‑FeOOH纳米棒阵列;制备α‑Fe2O3纳米管阵列:将β‑FeOOH纳米棒阵列在氮气中退火6小时,从而制得α‑Fe2O3纳米管阵列。本发明不仅制备效率高、生产周期短、生产成本低,而且设备要求低、操作简单、环保无污染,适合进行大规模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3954686A
公开(公告)日:2014-07-30
申请号:CN201410110351.8
申请日:2014-03-24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天津市科远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IPC: G01N29/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瓷支柱绝缘子机械状态在线监测系统,包括吸附在绝缘子底部法兰上的激发器和信号采集器,无线激振采集模块的输出端与激发器的输入端相连,信号采集器的输出端与无线激振采集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无线激振采集模块与无线中继模块无线通讯,无线中继模块与中心接收站无线通讯,中心接收站通过串口与后台计算机相连。本发明还公开了瓷支柱绝缘子机械状态在线监测系统的监测方法。本发明通过对瓷支柱绝缘子的机械参数进行采集、分析及控制,不仅能做到实时监测,同时可观察每只瓷支柱绝缘子的机械性能发展曲线,当绝缘子出现损伤或机械强度下降到预警值以下时,能够及时被本系统捕捉,及时报警通知工作人员,从而避免事故的发生。
-
公开(公告)号:CN105181443A
公开(公告)日:2015-12-23
申请号:CN201510418925.2
申请日:2015-07-15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1N3/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卧式拉力试验机的圆线同心绞架空导线用夹。包括一对规格一致的夹持机构,每对夹持机构包括一对夹块和一对夹具外壳;一对夹块由两块钳口对应的夹持块配合组成,两块夹持块上分别开设有用于夹持圆线同心绞架空导线的槽状的钳口,一对夹块的钳口端为夹持端,对应的另一端为定位端;一对夹具外壳由两块对应配合的固定体组成,两块固定体上分别设有夹块槽;一对夹块对应位于一对夹具外壳的夹块槽内,且一对夹块的夹持端位于一对夹具外壳的外部,夹块槽外周的一对夹具外壳之间通过螺纹连接件固定连接。使用时,一对夹持机构分别夹持着架空导线的两端,加力时实现自锁闭;通过更换不同尺寸的夹块,适用于截面积不同的架空导线。
-
公开(公告)号:CN106600031A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申请号:CN201610952593.0
申请日:2016-11-02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 , 合肥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压输电耐张线夹剩余寿命预测方法,采取的步骤包括:获取耐张线夹实际运行环境参数;腐蚀速率实验,确定电阻增长率‑腐蚀时间关系函数;温升试验测定散热系数;建立实验室耐张线夹腐蚀时间‑温度模型;确定服役腐蚀时间与实验室腐蚀时间关系;计算环境修正系数A确定环境因子K;计算临界击穿温度;确定线夹剩余寿命。有益的技术效果:采用本方法,可解决老旧耐张线夹剩余寿命无法评估的问题。本发明是基于热击穿原理建立,量化了耐张线夹失效条件,使得耐张失效的判断更具有科学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018567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10493559.1
申请日:2016-06-28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1N29/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9/30 , G01N2291/26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钎焊型铜铝过渡设备线夹超声波检测的对比试块组,包括4块试块;所述试块均包括铝板层和铜板层两个部分;在铝板层的顶面连接有铜板层;在其中2块试块的铝板层上均设有两个贯穿孔,依次称为第一圆孔和第二圆孔;在另外2块试块的铜板层上均设有两个贯穿孔,依次称为第三圆孔和第四圆孔。有益的技术效果:本发明能够满足各型号钎焊型铜铝过渡设备线夹的检测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5803432A
公开(公告)日:2016-07-27
申请号:CN201610145677.3
申请日:2016-03-15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合肥工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3C18/36 , C23C18/1844 , C23C28/021 , C25D3/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Ni?P合金层为界面阻挡层的Cu/Al复合板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是将Al材放置在30?50℃的碱性水溶液浸渍1?3 min;然后在酸性出光溶液中处理10?15 s;取出后立即放置于70?90℃化学镀Ni?P溶液中处理25?35 min;最后在酸性镀Cu溶液中快速电镀Cu,每个步骤之间均用水清洗2?4次,本发明不仅可实现复杂形状Al材表面电镀包覆厚Cu层,界面结合强度高、环保、毒害少、工艺简单,且可长期高温运行状态下抑制Cu/Al界面原子扩散及反应,保持Cu/Al复合板电力金具界面结构及性能的稳定,实现在输变电线路中长期服役的目标。
-
公开(公告)号:CN105803432B
公开(公告)日:2018-04-06
申请号:CN201610145677.3
申请日:2016-03-15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合肥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Ni‑P合金层为界面阻挡层的Cu/Al复合板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是将Al材放置在30‑50℃的碱性水溶液浸渍1‑3 min;然后在酸性出光溶液中处理10‑15 s;取出后立即放置于70‑90℃化学镀Ni‑P溶液中处理25‑35 min;最后在酸性镀Cu溶液中快速电镀Cu,每个步骤之间均用水清洗2‑4次,本发明不仅可实现复杂形状Al材表面电镀包覆厚Cu层,界面结合强度高、环保、毒害少、工艺简单,且可长期高温运行状态下抑制Cu/Al界面原子扩散及反应,保持Cu/Al复合板电力金具界面结构及性能的稳定,实现在输变电线路中长期服役的目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