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510729A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410534460.2
申请日:2014-10-11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江苏省电力公司南京供电公司
IPC: G01R3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压器过热故障诊断方法,该方法利用后验概率SVM计算无编码四比值和特征气体两种证据下各类故障的基本概率分配函数,而后根据证据理论定义,对于不同证据体的信度函数,计算多证据体联合作用下对各类故障的融合结果。在“一对一”多类SVM中利用逐对耦合算法引入概率估计模型,克服了传统SVM在处理多类问题时的硬判决输出限制后续数据处理的缺陷,有效地解决了SVM概率输出问题。本发明方法充分利用色谱数据和电气试验数据的冗余、互补信息,运用D-S证据理论,使基于多故障特征综合诊断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比基于单一故障特征的诊断有较大提高,有助于变压器故障类型的诊断,并对变压器维修策略的制定具有现实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2821389B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210193221.6
申请日:2012-06-12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江苏省电力公司南京供电公司 , 华北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4W16/14 , H04B17/38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D70/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变电站设备监测的认知无线电系统及相关方法,系统应用于变电站设备监测的通信环节中,根据监测数据的类型和优先级,对监测装置进行授权用户和认知用户的角色划分,系统包括基站、通信终端和认知节点三个部分,其中,认知节点对230MHz电力专用无线授权频段采用基于声望的三门限序贯检测算法进行协作频谱感知,获取授权频段空闲频谱信息并发送给通信终端进行处理,通信终端基于代价费用函数执行频谱决策,并对频谱资源进行分配,以利用空闲频段与基站通信。本发明提供的用于变电站设备监测的认知无线电系统及相关方法,能够提高电力专用频谱资源的利用率,有效缓解了电力无线监测终端接入时的频谱资源紧张的现状。
-
公开(公告)号:CN102821389A
公开(公告)日:2012-12-12
申请号:CN201210193221.6
申请日:2012-06-12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江苏省电力公司南京供电公司 , 华北电网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D70/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变电站设备监测的认知无线电系统及相关方法,系统应用于变电站设备监测的通信环节中,根据监测数据的类型和优先级,对监测装置进行授权用户和认知用户的角色划分,系统包括基站、通信终端和认知节点三个部分,其中,认知节点对230MHz电力专用无线授权频段采用基于声望的三门限序贯检测算法进行协作频谱感知,获取授权频段空闲频谱信息并发送给通信终端进行处理,通信终端基于代价费用函数执行频谱决策,并对频谱资源进行分配,以利用空闲频段与基站通信。本发明提供的用于变电站设备监测的认知无线电系统及相关方法,能够提高电力专用频谱资源的利用率,有效缓解了电力无线监测终端接入时的频谱资源紧张的现状。
-
公开(公告)号:CN105391510B
公开(公告)日:2018-09-14
申请号:CN201510686132.9
申请日:2015-10-21
Applicant: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 , 江苏省电力公司南京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江苏省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面向电力输电场景的4G专网小区干扰协调方法,所述方法包括:(1)4G专网网络架构中的基站对可用频率资源进行分集初始化;(2)所述基站获取与业务终端之间的通信信道的信道状况,分析干扰产生的原因和干扰的类型;(3)根据干扰类型,结合可用资源和业务需求的现状,选取对应的干扰协调方法。本发明所提的干扰协调方法中的频率子集划分采用了动态的划分方式,提高了频率利用率,保证通信信道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6209802A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610509451.7
申请日:2016-06-30
Applicant: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南京供电公司 , 南京邮电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L63/065 , H04L63/08 , H04L63/0869 , H04L63/108 , H04W4/70 , H04W12/04 , H04W12/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组策略的电力4G网络安全认证和密钥协商方法,包括;首先将大量的MTC设备分组,组首搜集组成员的认证请求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聚合;接着组首(Group Header)与移动管理实体(MME),用户归属地服务器(HSS)完成相互认证,通过时间戳来判断组首是否合法,同时用户归属地服务器生成组认证矢量(GAV);然后MME存储GAV,比较时间戳,进一步验证组首的合法性;最后,组首与组成员进行相互认证,认证完成后,组首将相应协商信息发送给组成员,组成员验证HSS的信息,并生成会话密钥SSK。该发明能够在大量终端设备同时访问核心网时,极大地减轻核心网的网络拥塞和负担,而且减少通信开销,还能够减少认证时延,有效抵抗常见攻击。
-
公开(公告)号:CN105896730A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610204438.0
申请日:2016-04-01
Applicant: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南京供电公司
IPC: H02J1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13/0086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适用于输电线路的分层混合通信系统的维护方法,采用电力光载无线通信技术与多跳无线通信技术相结合的分层多跳混合组网通信系统支撑输电线路电线路状态感知数据的传输,采用线性链路维护方法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其中系统包括中心基站BBU,远端单元RRU,无线多跳单元和无线终端;维护方法解决了链式通信网络的可靠性,防止网络单点失效带来的网络中断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5916176B
公开(公告)日:2021-09-03
申请号:CN201610244514.0
申请日:2016-04-18
Applicant: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南京供电公司 , 江苏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LTE系统的电力业务承载映射方法,所述方法根据终端设备类型以及业务的重要程度对业务进行承载映射,通过不同的承载类型来保证不同业务的QoS要求和优先级。该方法无需改变普通多媒体业务的承载方式,在满足了电力业务时延、速率、可靠性要求的同时,兼容普通的多媒体业务承载映射方式。
-
公开(公告)号:CN105704833A
公开(公告)日:2016-06-22
申请号:CN201610045058.7
申请日:2016-01-22
Applicant: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 ,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江苏省电力公司南京供电公司
IPC: H04W74/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W74/0833 , H04W74/08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面向智能电网的LTE随机接入方法,用户终端高层请求触发物理层随机接入过程;用户终端基于不同电力业务优先级计算随机接入信道的发射功率;用户终端根据计算的发射功率,选择前导随机序列,在用户终端高层指定的随机接入信道资源中发射单个前导序列;基站接收上行消息,并返回响应信息至用户终端。本发明提出的方法面向智能电网的多业务接入需求,解决了有限的接入资源和海量终端的随机接入需求之间的矛盾问题,实现不同电力业务的不同优先级接入,进而保证了电力业务服务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6571912A
公开(公告)日:2017-04-19
申请号:CN201610942225.8
申请日:2016-10-31
Applicant: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南京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南京邮电大学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公司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电力系统的两方认证方法,用于无线通信网络,包括:第一通信节点生成第一公私钥对作为其密钥对,并生成部分第二私钥;第二通信节点生成第二公钥,并根据所述部分第二私钥生成第二私钥,所述第二公私钥对作为所述第二通信节点的密钥对。由此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375401A
公开(公告)日:2017-02-01
申请号:CN201610772936.5
申请日:2016-08-30
Applicant: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 东南大学 ,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南京供电公司
IPC: H04L29/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L67/12
Abstract: 一种支持多流汇聚的电力多模异构融合装置,其包括通信模块和主控模块,所述通信模块包括:3G无线数据模块、4G无线数据模块、WIFI无线数据模块;所述主控模块包括:ARM芯片、NAND Flash芯片、SDRAM芯片、以太网控制芯片、PHY芯片、串口芯片、接口和电源;所述通信模块通过USB接口与所述主控模块相连。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支持3G/4G/WIFI通信模块的异构融合通信,根据不同网络场景,自适应选择最佳的通信链路,通过多流汇聚技术提升了通信传输速率,双链路聚合带宽可提升为单链路的1.5倍左右,满足视频流等大容量、高速率等业务的传输需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