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873674A
公开(公告)日:2020-03-10
申请号:CN201811020787.2
申请日:2018-09-0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 ,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化学品登记中心
IPC: G01N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测定固体物质饱和蒸气压的装置,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测试准确度低的问题。本发明通过采用一种测定固体物质饱和蒸气压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低温模块、高温模块、测试管、压力传感器,测试管座孔设置在低温模块和高温模块上,测试时压力传感器插在测试管上,然后测试管连通压力传感器一块插在测试管座孔里,低温模块、高温模块和压力传感器都连接着测试软件,软件控制低温模块和高温模块的温度,同时实时监测压力传感器的压力的技术方案较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可用于测定固体物质饱和蒸气压中。
-
公开(公告)号:CN109668998A
公开(公告)日:2019-04-23
申请号:CN201710967285.X
申请日:2017-10-17
Applicant: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化学品登记中心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
IPC: G01N31/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体燃烧速率测试装置,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尚无气体燃烧速率测试装置的问题。本发明通过采用一种气体燃烧速率测试装置,主要包括测试管、混合容器、点火系统以及气体处理系统,混合容器与供气罐相接,容器底部设有磁力搅拌,容器顶部设有压力测试量装置和真空泵,容器外壳设有加热层,吹扫气体管线一端与混合容器相连,另一端与测试管的管入口相连,管入口通过淬火屏与测试管相连,淬火屏安装在测试管的两端,测试管出口通过淬火屏与聚氯乙烯管相连,聚氯乙烯管另一端与气体膨胀罐相连,测试管的出口与大气相通或与气体处理系统连接,测试管尾端安装点火系统以及阻尼孔的技术方案较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可用于气体燃烧速率测试中。
-
公开(公告)号:CN109668933A
公开(公告)日:2019-04-23
申请号:CN201710967278.X
申请日:2017-10-17
Applicant: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化学品登记中心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
IPC: G01N25/5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化学品抗爆性测试装置和方法,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化学品在运输过程中是否具有抗爆性,是否能够以其试验的形式提交运输的问题。本发明通过采用一种化学品抗爆性测试装置,由钢管、座板、起爆系统以及至少7个铅柱组成,其中起爆系统由木质圆盘、塑料炸药、压制的助爆药球团、木杆、塑料炸药木质压膜、分离销、容纳分离销的孔、以及电雷管和非金属外皮的点火索组成的技术方案较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可用于化学品抗爆性测试中。
-
公开(公告)号:CN109668927A
公开(公告)日:2019-04-23
申请号:CN201710967259.7
申请日:2017-10-17
Applicant: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化学品登记中心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
IPC: G01N25/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测定粉尘云最低着火温度的试验装置及方法,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观察现象较难、存在安全隐患、实验过程操作步骤复杂的问题。本发明通过采用一种测定粉尘云最低着火温度的试验装置,通过粉尘云最低着火温度的试验装置进行粉尘云最低着火温度测定试验,所述粉尘云最低着火温度的试验装置包括炉体、电加热带、耐高温玻璃窗、光敏传感器、热电偶、防火保温层、数据采集控制器、控制电脑,炉体一端为圆锥形,另一端设有耐高温玻璃窗,圆锥形一端内有锥形储尘管,炉体外层依次为电加热带、防火保温层,炉体内部设有光敏传感器、热电偶及方法的技术方案较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可用于粉尘云最低着火温度的测试中。
-
公开(公告)号:CN107643315A
公开(公告)日:2018-01-30
申请号:CN201611077231.8
申请日:2016-11-30
Applicant: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化学品登记中心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
IPC: G01N25/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化学品75℃热稳定性测试试验装置及测试方法,其测试装置包括测试端和加热单元,测试端是由金属块制成的芯体,加热单元位于芯体内并对芯体加热,所述芯体的外围还设置有绝缘材料;在芯体上设置有多个测量槽,每个测量槽内用于放置装有化学品的玻璃管和装有参考物质的玻璃管,在玻璃管与测量槽之间填充有绝缘材料,在每个玻璃管内或其侧壁设置有用于记录温度的热电偶。本发明试验装置在测试灵敏度与现有技术相同的情况下,进一步降低了测试过程中的危险性,而且可以多组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10873778A
公开(公告)日:2020-03-10
申请号:CN201811020143.3
申请日:2018-09-0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 ,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化学品登记中心
IPC: G01N31/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测试液体物质燃烧速率的试验装置及其用途,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测试结果不准确、自动化程度低的问题。本发明通过采用一种自动测试液体物质燃烧速率的试验装置,包括点火控制器、加热装置,点火控制器上设有点火器,点火器一端与点火控制器相连,另一端连接点火头;加热装置上设有样品槽、数控温度表和燃烧时间记录器,样品槽的两端装有火焰传感器及其用途的技术方案较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可用于测试液体物质燃烧速率试验中。
-
公开(公告)号:CN107643241B
公开(公告)日:2019-09-03
申请号:CN201611077493.4
申请日:2016-11-30
Applicant: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化学品登记中心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
IPC: G01N15/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A型爆破炸药渗透试验装置,其包括试验容器、可插入所述试验容器的活塞以及与所述活塞配合并提供试验时A型爆破炸药所需压强的压块;所述试验容器包括容器底座和筒体,其中,筒体的底部密封设置在容器底座上,筒体的顶部开口;在筒体的侧壁上由下向上依次设有若干组油孔,且相邻两组油孔的间隔距离相等;每组油孔内的油孔数量为多个,且同组的多个油孔均匀布置在筒体侧壁的一个圆周方向上;活塞的形状和大小与所述筒体相适配,活塞具有尖状顶端;所述压块呈倒置的杯状,在压块底壁上开设有与尖状顶端相配合的顶槽,压块放置在活塞上;在压块侧壁上开设有若干个油孔观察孔。本发明可以很好的对A型爆破炸药进行危险性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07643241A
公开(公告)日:2018-01-30
申请号:CN201611077493.4
申请日:2016-11-30
Applicant: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化学品登记中心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
IPC: G01N15/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A型爆破炸药渗透试验装置,其包括试验容器、可插入所述试验容器的活塞以及与所述活塞配合并提供试验时A型爆破炸药所需压强的压块;所述试验容器包括容器底座和筒体,其中,筒体的底部密封设置在容器底座上,筒体的顶部开口;在筒体的侧壁上由下向上依次设有若干组油孔,且相邻两组油孔的间隔距离相等;每组油孔内的油孔数量为多个,且同组的多个油孔均匀布置在筒体侧壁的一个圆周方向上;活塞的形状和大小与所述筒体相适配,活塞具有尖状顶端;所述压块呈倒置的杯状,在压块底壁上开设有与尖状顶端相配合的顶槽,压块放置在活塞上;在压块侧壁上开设有若干个油孔观察孔。本发明可以很好的对A型爆破炸药进行危险性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07219309A
公开(公告)日:2017-09-29
申请号:CN201610164047.0
申请日:2016-03-22
Applicant: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化学品登记中心
IPC: G01N30/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0/02 , G01N2030/0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发性聚苯乙烯危险性评估方法,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尚无可发性聚苯乙烯危险性评估方法的问题。本发明通过采用一种可发性聚苯乙烯危险性评估方法,将待测样品放置于测量瓶中,并密封,样品数量为达到测量瓶体积的30‑40%;将装有样品的测量瓶置于恒温水浴中,设置温度为60‑65℃,恒温6~8小时,然后将测量瓶从恒温水浴中取出,使用气相色谱仪分析瓶中气体的组分、各组分的浓度以及每个测量瓶中总蒸气浓度,如果试验的混合物蒸气浓度均小于等于混合蒸气的爆炸下限的20%,则不属于可发性聚苯乙烯,反之则为可发性聚苯乙烯的技术方案较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可用于可发性聚苯乙烯危险性评估中。
-
公开(公告)号:CN105203592A
公开(公告)日:2015-12-30
申请号:CN201510658961.6
申请日:2015-10-13
Applicant: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化学品登记中心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
IPC: G01N25/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化学品等温储存试验方法,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尚无化学品等温储存试验方法的问题。本发明通过采用一种化学品等温储存试验方法,用电脑连续记录试样容器到铝块的热流与惰性物质容器到铝块的热流之间的差别引起的电压差随时间变化的情况,电脑终端根据多次测量的单位重量最大发热率以及试验温度计算自加速分解温度的技术方案较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可用于化学品等温储存试验中。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