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432499A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310421460.0
申请日:2023-04-19
申请人: 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G06F30/23 , G01V1/30 , G06T7/13 , G06F111/10 , G06F119/02 , G06F119/1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图像识别技术的复杂地形地震动放大系数确定方法,该方法根据建筑结构坐落处的真实地形情况确定研究的地形范围,采用图像识别技术提取复杂地形的真实地形的轮廓信息,并在有限元分析中,建立的与建筑结构坐落处具有相同地形走势的仿真模型。通过对仿真模型的分析确定地震动放大系数。通过本方法进行地震动放大系数确定,无需简化复杂地形,可以根据实际地形精确获得不同场地的地震动放大系数,为结构的抗震设计提供依据。同时,由于本发明分析的对象是整个复杂地形,从而还可以通过提取该地形表面上所有节点的加速度时程曲线进行分析对比,寻找到在地震作用下地面运动最弱的位置,为建筑结构场地的选址提供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17972437B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410376201.5
申请日:2024-03-29
申请人: 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G06F18/214 , G06N3/04 , G06F18/241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针对复杂地形地质条件下的区域建筑震害预测方法及系统,该预测方法通过获取待测区域的数据,基于数据获取待测区域的抗震响应结果;对所述抗震响应结果进行修正得到修正结果;解决了因为传统地震预测系统在复杂地形地质条件下受到诸多限制,包括地质异质性、多尺度、地球物理参数不确定性等导致预测结果不准确的问题。另外由于在对山地结构震后破坏进行预测时,土与结构相互影响结构的抗震响应,因此为了预测结果更加准确,需要对预测结果进行修正,修正后的结果避免了土与结构相互作用的影响,使得预测结果更加准确。本发明的方法这将有助于提前预警、科学规划城市建设、改善灾害防范措施,为应对地震灾害提供更为有效的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8187365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457579.8
申请日:2024-04-16
申请人: 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E04C3/292 , G06F30/13 , E04B1/58 , G06F119/14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钢‑重组竹组合桁架,所述组合桁架包括钢弦杆、重组竹腹杆以及竖向连接件,所述重组竹腹杆包括竖腹杆和斜腹杆;所述竖向连接件设置在所述钢弦杆上,所述竖向连接件和重组竹腹杆预设有螺栓孔洞,所述竖向连接件与所述重组竹腹杆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竖腹杆和斜腹杆间的夹角为30°~60°。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出上述钢‑重组竹组合桁架的节点承载力计算方法。钢‑重组竹组合桁架充分利用钢材连接可靠、方便,重组竹顺纹方向力学性能优异的特点,既保证桁架受力合理高效,同时有效降低桁架结构的碳排放量。本发明配套提出的节点承载力计算方法为其在实际工程应用中的推广和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具有更高可行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653581A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410935070.X
申请日:2024-07-12
申请人: 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部分杆件角度可调节的重组竹框架刚性连接节点,其包括:主杆件,所述主杆件的侧表面固定连接有槽型钢连接件,所述槽型钢连接件的中部贯穿连接有第一钢板连接件,所述第一钢板连接件的侧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次杆件,所述槽型钢连接件的侧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钢板连接件,所述第二钢板连接件的侧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次杆件。通过以上部件,可以使连接更加稳固,更加方便连接。通过以上结构,通过钢连接件之间采用焊接连接,可降低安装精度,钢连接件与次杆件之间采用螺栓连接,根据需求可以安装各个角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345963A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410577048.2
申请日:2024-05-10
申请人: 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重组竹带悬臂梁段的自复位抗震节点及重组竹框架,属于工程竹结构构件制作技术领域,包括垂直布置的重组竹柱、重组竹梁,重组竹梁包括水平对接的重组竹悬臂梁、重组竹普通梁;所述重组竹悬臂梁对接端与重组竹普通梁对接端共同嵌设有钢填板连接件,钢填板连接件通过螺栓分别与重组竹悬臂梁、重组竹普通梁固定;所述重组竹悬臂梁、重组竹普通梁、重组竹柱通过共同贯穿设置的预应力钢绞线固定连接。本发明主要解决强震作用下易发生脆性破坏及震后难恢复的问题,且施工工艺简单,装配便利,在强震作用下节点工作性能可靠,耗能减震效果好,且在震后具有可恢复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972437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410376201.5
申请日:2024-03-29
申请人: 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G06F18/214 , G06N3/04 , G06F18/241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针对复杂地形地质条件下的区域建筑震害预测方法及系统,该预测方法通过获取待测区域的数据,基于数据获取待测区域的抗震响应结果;对所述抗震响应结果进行修正得到修正结果;解决了因为传统地震预测系统在复杂地形地质条件下受到诸多限制,包括地质异质性、多尺度、地球物理参数不确定性等导致预测结果不准确的问题。另外由于在对山地结构震后破坏进行预测时,土与结构相互影响结构的抗震响应,因此为了预测结果更加准确,需要对预测结果进行修正,修正后的结果避免了土与结构相互作用的影响,使得预测结果更加准确。本发明的方法这将有助于提前预警、科学规划城市建设、改善灾害防范措施,为应对地震灾害提供更为有效的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6791779A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310737371.7
申请日:2023-06-19
申请人: 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E04B1/98 , E04H9/02 , G06F30/13 , G06F30/20 , G06F119/14
摘要: 一种竖向空间桁架式搭接柱,包括:上层框架柱,与上承载体紧固设置;下层框架柱,与下承载体紧固设置;搭接体,搭接体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上层框架柱和下层框架柱,并通过设置在搭接体内,且位于上层框架柱和下层框架柱之间的桁架弦杆、桁架斜腹杆、桁架水平腹杆进行搭接转换,作为搭接体主应力的主拉应力和主压应力之受力特征简化为三角桁架模型。本发明不仅传力途径清晰、受力分析简单,将传统的搭接块弯剪扭复杂空间受力方式转化为简单的轴力方式,而且大幅减少刚度突变和应力集中,提高了结构安全度,大幅减少建筑材料用量,且施工便利,能够满足复杂多变的建筑空间,最大限度提高空间利用率,值得业界推广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7332640A
公开(公告)日:2024-01-02
申请号:CN202311266862.4
申请日:2023-09-28
申请人: 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G06F30/23 , G06T17/20 , G06F30/27 , G06N3/0464 , G06N3/084 , G06F18/241 , G06F30/13
摘要: 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的地震动放大系数预测方法及提示系统,包括:确定地形主要标签,按不同标签收集真实地形条件下地震加速度时程曲线,构建实测数据库,并利用仿真技术,变化地形参数,获得扩展数据,构建仿真数据库;建立BP神经网络模型,确定初始化模型,并基于数据库中样本数据执行神经网络训练,待模型精度满足要求后,保存训练结果;模型输出及数据预测,将待测地形的数据输入系统中,输出不同地形下的地震动放大系数,实现对地震动放大系数的预测。本发明不仅可以通过大量学习地震记录和地形地质参数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实现地震动放大系数的准确预测,为抗震设计提供可靠的依据,而且能够为山地区域的抗震设计提供理论支持和信息提示。
-
公开(公告)号:CN117027160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0838673.3
申请日:2023-07-07
申请人: 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摘要: 一种竖向空间桁架式搭接柱,包括:上层框架柱,与上承载体紧固设置;下层框架柱,与下承载体紧固设置;搭接体,搭接体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上层框架柱和下层框架柱,并通过设置在搭接体内,且位于上层框架柱和下层框架柱之间的桁架弦杆、桁架斜腹杆、桁架水平腹杆进行搭接转换,作为搭接体主应力的主拉应力和主压应力之受力特征简化为三角桁架模型。本发明不仅传力途径清晰、受力分析简单,将传统的搭接块弯剪扭复杂空间受力方式转化为简单的轴力方式,而且大幅减少刚度突变和应力集中,提高了结构安全度,大幅减少建筑材料用量,且施工便利,能够满足复杂多变的建筑空间,最大限度提高空间利用率,值得业界推广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6992539A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2310961508.7
申请日:2023-08-01
申请人: 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G06F30/13 , G06F30/23 , G06Q50/08 , G06F119/1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地震动地形效应的山地区域建筑选址方法及系统,涉及山地建筑选址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获取目标区域的地形参数;依据地形参数生成黑白高程图;构建基础模型,根据基础模型的精度划分网格,输出第一文本文件;根据黑白高程图的高程信息对第一文本文件的网格节点的坐标信息进行修正,生成真实地形的三维模型;计算三维模型边界的网格节点的刚度和阻尼系数,并根据每个网格节点的刚度和阻尼系数模拟地震波在三维模型的作用过程,得到三维模拟模型;输入任意种类的地震波对三维模拟模型进行分析,再提取所有网格节点的加速度、速度及位移时程曲线进行分析,确定出在目标区域内地表运动最弱的区域,作为山地建筑选址的参考区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