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冻土地区型钢支架覆板装配式基础

    公开(公告)号:CN113417313B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110818268.6

    申请日:2021-07-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设施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冻土地区的型钢支架覆板装配式基础。该基础包括底板板条和底板连接横梁,多根所述底板板条平行排列设置,所述底板连接横梁垂直连接于底板板条上,所述底板连接横梁设置有型钢支架,所述型钢支架包括至少3根主材,且各主材形成锥形结构,所述型钢支架的主材底部分散连接于底板连接横梁上,所述型钢支架的主材顶部汇聚并连接有用于连接铁塔塔脚板的连接座板,所述型钢支架外周设置有覆板形成四周封闭的锥形结构,所述型钢支架和覆板的表面摩擦系数均小于混凝土的表面摩擦系数。采用该基础能降低冻土对基础产生的冻胀力,施工周期短且受力性能更佳。

    输电铁塔错心节点的强度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339704A

    公开(公告)日:2020-06-26

    申请号:CN202010130774.1

    申请日:2020-02-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工程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输电铁塔错心节点的强度设计方法,该错心节点包括横隔面主材和斜材,所述横隔面主材包括同轴设置的杆件a1和杆件a2,所述斜材至少包括偏心杆件b1和偏心杆件b2;该错心节点中的各个杆件的应力按如下公式计算:本发明的输电铁塔错心节点的强度设计方法,利用杆件的线刚度分配弯矩法考虑偏心距对整个节点的影响,将偏心杆件对节点的偏心弯矩分配给节点处所有的杆件,进而达到准确计算各个杆件的强度的目的。与现有技术相比,不仅强度计算更准确,避免了安全系数不够或安全系数过高的情况,而且提高了设计效率,便于应用和推广。

    适用于输电线路工程的梁-板组合式基础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680710A

    公开(公告)日:2019-04-26

    申请号:CN201910150729.X

    申请日:2019-02-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D27/42 E02D1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输电线路工程的梁-板组合式基础,包括底部支撑层、横梁框架、以及立柱,所述底部支撑层包括多根相互平行的板条,所述横梁框架包括多个横梁层,每个横梁层包括多根相互平行的横梁,相邻两横梁层的横梁相互垂直且可拆卸连接,最下方横梁层的横梁垂直于板条并与板条可拆卸连接,立柱与最上方的横梁层可拆卸连接。本发明易于加工生产,同时易于现场安装,各结构构件通用性高。还公开了一种施工方法,包括基坑开挖、基坑整平、基础吊装以及基坑回填的步骤,施工效率较高,施工质量好。

    确定20mm重冰区输电导线最大冰跳高度和横摆距离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091031A

    公开(公告)日:2014-10-08

    申请号:CN201410355583.X

    申请日:2014-07-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确定20mm重冰区输电导线最大冰跳高度和横摆距离的方法,确定20mm重冰区输电导线最大冰跳高度和横摆距离的方法,导线最大冰跳高度H由以下公式确定:H=24(-ω2+2ω+γ+η)δ,其中,δ—覆冰前后的弧垂差;ω—脱冰率;η—档距修正系数,η=(L-500)/100×0.06,L—档距;γ—与导线型号相关的系数;导线最大横摆距离B由以下公式确定:B=(V/10)2×(μl+τ);其中,V—脱冰同时风速;l—水平档距;μ—与导线型号相关的系数;τ—与导线型号和绝缘子串型相关的系数。采用本发明的确定20mm重冰区输电导线最大冰跳高度和横摆距离的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计算出输电导线最大冰跳高度和横摆距离,且与实验值相比,误差小,能满足工程应用的需要,为20mm重冰区输电线路的铁塔塔头设计奠定了基础。

    输电铁塔错心节点的强度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339704B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010130774.1

    申请日:2020-02-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工程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输电铁塔错心节点的强度设计方法,该错心节点包括横隔面主材和斜材,所述横隔面主材包括同轴设置的杆件a1和杆件a2,所述斜材至少包括偏心杆件b1和偏心杆件b2;该错心节点中的各个杆件的应力按如下公式计算:本发明的输电铁塔错心节点的强度设计方法,利用杆件的线刚度分配弯矩法考虑偏心距对整个节点的影响,将偏心杆件对节点的偏心弯矩分配给节点处所有的杆件,进而达到准确计算各个杆件的强度的目的。与现有技术相比,不仅强度计算更准确,避免了安全系数不够或安全系数过高的情况,而且提高了设计效率,便于应用和推广。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