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04030589U
公开(公告)日:2014-12-17
申请号:CN201420270454.6
申请日:2014-05-26
Applicant: 四川大学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技术研究中心
IPC: H02J1/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广域测量系统的交直流电压信号混合加权型低压限流装置,其特点是将广域测量系统所采集到的直流系统受端附近区域内关键节点处的交流电压信号与直流电压信号按照不同权重进行加权计算,然后将得到交直流电压混合加权信号作为低压限流单元的输入,从而使得直流功率的恢复不仅依赖于直流电压,而且考虑到了受端交流系统关键节点处电压恢复的情况。该种低压限流装置不仅能克服AC-VDCOL对直流故障不敏感的缺点,而且克服了DC-VDCOL不能根据受端交流系统电压恢复状况而调整直流功率的缺点,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交直流系统间的不良相互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7247287B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1710495577.8
申请日:2017-06-26
Applicant: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 四川大学
IPC: G01V1/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压支撑式微震传感器装置,其构成包括微震传感器、设置在微震传感器两端的外连结构、液压支撑机构和为液压支撑提供液压油的液压系统,所述微震传感器的构成包括微震探头和抱持微震探头的抱持部件,所述抱持部件为能使所抱持的微震探头下侧表面与其安置于内的监测孔壁面接触耦合;所述液压支撑机构为两副,分别设置在抱持部件背侧面中分线两端,微震探头下侧表面和支撑板在液压支撑机构作用下与监测孔内壁有效耦合,以监测岩体的震动。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微震传感器与监测孔壁面接触耦合性差和安装方便性差等问题,提高了微震传感器的监测准确性,微震传感器装置可以回收重复使用,降低了微震监测系统的工程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6728642B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310999967.4
申请日:2023-08-10
Applicant: 江苏海阳锦纶新材料有限公司 , 四川大学 , 海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弹性尼龙切片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弹性尼龙切片的连续聚合生产工艺及装置。包括有固定架,固定架固接有反应罐,反应罐设置有控制终端,反应罐的上部连通有进料管,进料管外接有与控制终端电连接的抽料泵,反应罐内通过连接杆固接有固定壳,固定壳内设置有与控制终端电连接的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接有螺纹杆,反应罐内转动连接有位于固定壳下方的旋转件,旋转件通过连接杆固接有连接筒,连接筒内滑动连接有与螺纹杆限位配合的弹簧销。本发明通过螺纹杆的螺纹槽与弹簧销的配合,使旋转件及其上零件往复上下移动,缩短反应罐内原料被抽真空的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6728642A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10999967.4
申请日:2023-08-10
Applicant: 江苏海阳锦纶新材料有限公司 , 四川大学 , 海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弹性尼龙切片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弹性尼龙切片的连续聚合生产工艺及装置。包括有固定架,固定架固接有反应罐,反应罐设置有控制终端,反应罐的上部连通有进料管,进料管外接有与控制终端电连接的抽料泵,反应罐内通过连接杆固接有固定壳,固定壳内设置有与控制终端电连接的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接有螺纹杆,反应罐内转动连接有位于固定壳下方的旋转件,旋转件通过连接杆固接有连接筒,连接筒内滑动连接有与螺纹杆限位配合的弹簧销。本发明通过螺纹杆的螺纹槽与弹簧销的配合,使旋转件及其上零件往复上下移动,缩短反应罐内原料被抽真空的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2510691A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申请号:CN202011335178.3
申请日:2020-11-24
Applicant: 四川大学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步长优化的交直流混合潮流解耦迭代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多端口电力电子变压器拓扑约束、功率平衡约束、综合损耗以及控制特性,建立多端口电力电子变压器的潮流计算模型;将多端口电力电子变压器的综合损耗等效为交流端口损耗与直流端口损耗之和,并建立多端口电力电子变压器的损耗模型;对交替迭代法和统一迭代法进行融合,得到基于步长优化的交直流混合潮流解耦迭代算法,通过得到的基于步长优化的交直流混合潮流解耦迭代算法解算上述两个步骤建立的电力电子变压器潮流计算模型,实现交直流解耦。本发明适应了PET控制模式的切换和多端口PET端口功率平衡之间的耦合,能够实现交直流解耦。
-
公开(公告)号:CN102830022B
公开(公告)日:2014-11-12
申请号:CN201210312581.3
申请日:2012-08-29
Applicant: 四川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岩石力学性能试验机,其加载机架为多面环形整体式机架,机架环形内壁的底壁为安放岩石试件的平面,机架环形内壁顶壁设置有垂直向下指向岩石试件的第一作动器,机架环形内壁一侧壁面设置有水平向内指向岩石试件的第二作动器,在与设置第二作动器一侧壁面相对的另一侧壁面上设置有可移走的、一端作用于岩石试件另一端作用于机架内壁面、反作用与第二作动器的作用构成一对剪切载荷的被动加载支撑杆。本发明提供的多功能岩石力学性能试验机,可于同一台试验机上进行不同力学性能的测试,实现了一机多用的目的,且加载机架结构设计巧妙合理,大大提高了加载机架的刚度。
-
公开(公告)号:CN102126713B
公开(公告)日:2012-10-03
申请号:CN201110049734.5
申请日:2011-03-01
Applicant: 四川大学
IPC: C01B25/3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生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高纯磷酸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二价铁盐和碳酸盐为原料,反应生成中间产物碳酸亚铁沉淀,碳酸亚铁容易过滤,其中的杂质离子易于洗涤,滤液回收硫酸铵,碳酸亚铁沉淀用磷酸溶解后加入氧化剂进行氧化,调节溶液pH值,加热保温一定时间,得到磷酸铁沉淀,过滤、烘干沉淀后,得到高纯正磷酸铁,把所得正磷酸铁与锂源、碳源混合煅烧,即得到电化学性能优良的磷酸亚铁锂正极材料。由于该方法有效地降低了磷酸铁中的杂质含量,缩短了工艺时间,减少了能耗和降低了原料成本和消耗,滤液容易回收,使生产成本十分低廉,有利于规模化工业大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2126713A
公开(公告)日:2011-07-20
申请号:CN201110049734.5
申请日:2011-03-01
Applicant: 四川大学
IPC: C01B25/3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生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高纯磷酸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二价铁盐和碳酸盐为原料,反应生成中间产物碳酸亚铁沉淀,碳酸亚铁容易过滤,其中的杂质离子易于洗涤,滤液回收硫酸铵,碳酸亚铁沉淀用磷酸溶解后加入氧化剂进行氧化,调节溶液pH值,加热保温一定时间,得到磷酸铁沉淀,过滤、烘干沉淀后,得到高纯正磷酸铁,把所得正磷酸铁与锂源、碳源混合煅烧,即得到电化学性能优良的磷酸亚铁锂正极材料。由于该方法有效地降低了磷酸铁中的杂质含量,缩短了工艺时间,减少了能耗和降低了原料成本和消耗,滤液容易回收,使生产成本十分低廉,有利于规模化工业大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3013874B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110218048.X
申请日:2021-02-22
Applicant: 四川大学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交直流混合配电网技术领域,目的是提供一种计及分布式储能的交直流混合配电网负荷恢复方法,具体涉及在交直流配电网故障后恢复电力系统中的应用,以负荷中断时长和缺额电量最小为目标,计及交直流潮流约束、VSC换流站约束、支路传输容量约束、电压约束等约束条件,建立了多目标交直流配电网付账恢复模型。并提出了一种嵌入贪婪搜索机制的改进NSGA‑II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所提算法具有求解效率高,求解稳定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2079678B
公开(公告)日:2021-12-21
申请号:CN202010982401.7
申请日:2020-09-17
Applicant: 四川大学
IPC: C07B41/02 , C07B41/08 , C07C51/15 , C07C57/58 , C07C213/00 , C07C215/30 , C07C217/70 , C07C227/02 , C07C229/36 , C07C227/10 , C07C229/34 , C07C227/16 , C07C229/38 , C07C231/12 , C07C233/47 , C07C233/63 , C07C237/30 , C07C233/87 , C07C235/52 , C07C253/30 , C07C255/58 , C07C255/57 , C07C315/04 , C07C317/32 , C07D213/36 , C07D333/38 , C07F9/5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烯烃远程官能团化构建羧酸或醇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烯烃化合物、光催化剂、碱、自由基前体混合;在氮气氛围中溶解所得固相混合物,并在冷冻脱气后充入二氧化碳,然后搅拌2~10min;或向所得固相混合物中加入醛或酮,在氮气氛围中溶解后,进行冷冻脱气并充入氮气,再搅拌2~10min;(2)然后在室温条件下,采用蓝光照射反应2~30h;反应结束后先用乙酸乙酯稀释,再用盐酸淬灭,然后用乙酸乙酯萃取,旋蒸浓缩后纯化即可得到羧酸或醇。本发明的合成方法对于活化烯烃和非活化烯烃类底物,均表现出良好的反应性,目标产物收率高。
-
-
-
-
-
-
-
-
-